近期不少港人喜欢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消费,这可反映大湾区一体化的成功。由于往返交通方便,消费群众自然会向性价比高的地方进发。在疫情时期,很多人说因为没有自由行的往来,香港失去了很多经济活力,但复常通关之后又说港人的购买力被吸走。笔者认为,港人是时候扪心自问,如何做好一点竞争力才对。特区政府提出振兴夜市,其实只是一个命题,背后是怎样令香港回复奋斗精神、创意、高效率。
在今年《楼市十大忠告》文章中,笔者曾提出:“必须提醒投资者,中国式的复常不等于阁下期望的模样,无论价格水平还是企业伦理也好,投资者也必须重新学习才能在后市掌握到变化。”事实上,在疫情引发的经济困难恢复后,同样会淘汰一些未能配合市场变化的企业和生意的。
笔者认为市场应视大湾区一体化是一次机会。香港购买力能够被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吸引上去,同样亦代表了我们有条件将消费能力吸引下来。
香港的产品价钱不够便宜,所以无法和大湾区的内地城市竞争?笔者认为价格不够便宜可以追求更高性价比,香港在很多零售类别仍有优势,例如名牌手袋、名錶、名酒等。
如果说香港人工不够便宜,我们应该鼓励创业,创业者本身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人力资源。香港创业要面对太多繁复行政手续,如果香港要重振创业精神,我们必须要在创业上将一些规例拆墙松绑,令到可维持基本原则之下找到一个平衡点去增加竞争力和创意。
香港可吸引高消费客群
香港是一个举行国际会议及嘉年华有优势的地方,我们亦有邮轮码头可以带来一批批高消费客群,这些大量消费群的项目,加上夜市配合是有振兴生意的作用。当然夜市也可以地区化,既然有地区需要小贩,怎样去将一些合适的行人地带划为小贩的特别区,这在外国一些城市,例如福冈的屋台,其实都可以反映其生命力。
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只要发挥其特色配合市场调节,更重要是再提倡奋斗精神,香港仍然是充满生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