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们翻阅历史,会发现一些重大的转折点。在那里,祖国的命运发生了巨变,一个朝代的覆灭,一个新朝代的崛起,都在一瞬间完成。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总会不禁想问,主导历史的人们,在当时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以史为鉴,如果我们身处其中,又会有怎样的选择?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读史者去探索。
而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金国的覆灭,以及南宋朝廷的选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背后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一、金国的覆灭:一个帝国的毁灭只在一瞬
公元1232年冬,潼关。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潼关这一处要塞,足以俯视关中平原,拒敌于外。此时此刻,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浩劫就要降临到这个土地。
在潼关城楼上,金国的守将完颜合达远眺北方,只见漫天黄沙,蒙古大军的蹄声由远及近。这一次,蒙古大军竟然直接绕过潼关,直取汴京。合达心知大势已去,放弃了潼关,带兵南返,与金哀宗会合。
而在汴京城内,金哀宗刚刚即位为帝,正是手足无措之时。他刚刚平定了臣子的叛乱,还来不及整顿朝政,就迎来了蒙古大军的步步紧逼。
“臣以为,还是应该南迁稳妥。”左丞相完颜洪保建议道。
“那样岂不是白白放弃汴京?让敌人侵吞河南?”金哀宗犹豫道。
“陛下,目前我军寡不敌众,没能力固守汴京。不如暂时南迁,整顿军马,以求自保。”完颜洪保分析道。
金哀宗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南迁。当晚,朝廷随驾南下开封府。而在次日,蒙古大军果然攻占了汴京城。
“汴京城破无疑,陛下何不向宋朝求和?双方联手对付蒙古,才是上策。”右丞相崔立建议道。
“但我们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宋朝未必会答应帮助我们。”金哀宗回答。
“宋朝自会做出判断,我们应该示好,不然只会北伐南掠,左右为敌。”崔立分析道。
金哀宗还在踌躇,崔立已经派人前去向宋朝示好。而此时,蒙古大军已经攻占了汴京,汴京城内烟火不绝,到处是哀嚎和惨叫。汴京百姓惨遭杀戮,死伤无数。汴京已成为人间地狱。
在蒙古人看来,汴京只是一个肥美的目标。他们抢夺走了汴京城内的财富,掠走了朝廷官员和百姓的妻女。这其中,最悲惨的是金国朝廷的后宫嫔妃们。她们本是受万人侍奉的贵妃们,转眼沦为阶下囚,被毫不怜悯的凌辱。她们的哭声,在被烧毁的宫殿中回荡。
而在蒙古大军来犯之际,金哀宗仓皇出逃,前去投奔了宋朝。一时间,金国江山已无,皇帝也只剩下一条性命。金国,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帝国,随着汴京的沦陷,正式宣告灭亡。
二、宋朝的选择:联蒙灭金的无奈之举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临安城,南宋朝廷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金国求救,是否应该出兵支援?”宰相赵彦逾问道。
“天灭金党,正是我军复仇的大好时机,岂能放过?”左谏议大夫陈宜中激动地说。
“但是蒙古强盛,金国覆灭后,我军的压力也会加大。”右丞相叶梦熊分析道。
“就算如此,也不能白白放走报仇雪耻的机会!”陈宜中坚持道。在座的多数大臣也表示赞同。
面对朝臣的压力,赵彦逾也心动了。的确,蒙古的野心不可限量,但眼前灭金的大好机会,实在难以放弃。
“既然大家都这样主张,朕从其议。”宋理宗最终点头。
于是,南宋朝廷决定,联合蒙古,一举歼灭金国残余势力。对南宋来说,这无疑是雪耻灭仇的大好良机。他们已经忘却了当初金国所造成的惨痛教训。
很快,南宋军队会合蒙古大军,向金哀宗攻去。金哀宗此时已经退守到了蔡州,孤立无援。
“大王,我军不敌,不如主动献城投降,或许还可以保全性命。”左都护慕容永固建议道。
“我大金江山,岂能轻易拱手让人?”金哀宗愤然。
“目前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不如退为进,保全实力,等待机会。”慕容永固劝说。
金哀宗还在犹豫,蔡州城头已经传来宋蒙联军的攻城战鼓声。金哀宗心如死灰,再无斗志。
最终,在宋蒙联军的攻击下,蔡州城池沦陷。金哀宗在仓皇中被杀。至此,这个曾经的强盛帝国,就此灭亡。
作为旁观者的百姓,对这场惨烈的覆灭也是叹息不已。
“我记得小时候,金人曾经兵锋所点,所向披靡。没想到如今沦落到这步田地。”一个老年村民叹了口气说道。
“哎,祸国殃民,这就是金人的下场。”另一个青年也感慨道。
而在南宋朝廷,大多数人都为歼灭金国感到欣喜。他们觉得这是北伐的大好良机,可以收复中原故土。然而,对此深思熟虑的人,内心其实也很清醒。
“大人,灭金虽可雪耻,但蒙古强大,恐怕将是大患。”左司郎中李知孝忧心忡忡地对赵彦逾说。
“朕明白你的忧虑,但当前的形势已无其他选择。”赵彦逾叹道,“朕也不过是顺应大势,而非真心希望如此。”
结语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会问,南宋朝廷的选择,对或错?如果站在当时的位置,我们又会如何抉择?
其实,历史从来没有定数,每一个选择都充满变量。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反思历史,汲取教训,而不是机械照搬。每一代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独特的处境。我们不能轻易批判当年的选择,而应当保持同理和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的本质。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历史也是如此,它永远在前进,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眼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以史为鉴,不做历史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