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中有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关系的处理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君不正,臣投外国,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发展史,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不断加强皇权的影响力,到了明代更达到了巅峰时期,自朱元璋开始对于大臣权力的种种制约使得君臣冲突进一步恶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明朝的覆灭。
《礼记》中记载“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明朝于前代相比,对于大臣的约束与限制越来越强,君臣之间逐渐演变成势如水火的关系,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皇帝对于官员阶层的彻底改革是分不开的,以下将通过研究明代统治者在形成新的君臣关系中采取的措施,发现明代君臣冲突愈演愈烈的具体原因。
大刀阔斧的开国奠基
明朝的君臣关系之所以与前代相比更加紧张与对立,与朱元璋在建国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处理政务上的勤奋是历代君王之最,与之对应的就是朝中官员的人人自危,很多随朱元璋共同建立明朝的开国功臣都不得善终。
1.勤政与暴政并存
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得上是历代开国君王中最低的一位,为糊口曾先后做过和尚、乞丐,对于官员本身自幼就持有怀疑与敌视的态度。登基后他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在位三十一年间未曾怠慢过一天,所有政务文件的处理都亲力亲为,可以说是封建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
勤与俭往往是需要被放到一起来说明的,除了每日多达几百件的公文处理之外,朱元璋对自己的节俭也是十分严苛的,不仅下令建造的宫室以坚固耐用避免华丽为主,在衣食方面的用度也是正身率下的。用缝缝补补的小块丝绸拼凑出来的被单,每日以蔬菜豆腐为早餐,车轿全部以铜带金的做法,定下了明朝统治者作风简朴、廉洁的主基调。
侓人先侓己,朱元璋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直接反应到对于官员更加残酷的压榨上,明朝官员的俸禄与待遇相比前代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职权的范畴也受到了大幅度压缩。与宋代“不杀文人”的传统恰恰相反,明朝的官员稍有不慎就要面临杀头的危险,朱元璋在位时期的“洪武四大案”使得了七万多官员及其家眷遭到屠杀,这种大规模对官员队伍进行的清洗行动在整个明朝来看也是屡见不鲜的。
2.废丞相,设内阁
《韩非子》中有一句话:“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个巴掌拍不响,统治者的一己之力是不能将一个庞大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的,身为百官之长的丞相就应运而生了。
丞相制度自秦朝起正式确立,作为朝廷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力官员,具有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国家大事的职能。在朱元璋眼中,丞相的存在成为对皇权的极大威胁,但丞相之位历经千年始终存在也并非皇帝一声令下就能将其斩草除根的。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变革在朱元璋的内心里逐渐酝酿。
在以左为尊的明朝,共存在了两任左丞相,负责掌管中书省统率六部。明朝的首位左丞相是跟随朱元璋开国征战多年的李善长,第二位左丞相胡惟庸也是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担任丞相之位。位高权重的胡惟庸一时间在朝中飞扬跋扈、无法无天,朱元璋的默不作声进一步增长了胡惟庸本就膨胀至极的嚣张气焰,他大量在朝中安插亲信,试图将朝廷变成自己的一言堂,熟不知他所作的一切成为了压死丞相这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胡惟庸在朝中独断专行、私理重案、欺上瞒下的举动早就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但他还在等一个契机,一个彻底废除丞相制度的时机。洪武十二年,越南地区前来朝贡被胡惟庸隐瞒,随后被告发,明太祖朱元璋与丞相的矛盾正式走上台前,随后的几年里右丞相汪广洋被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在其后也难逃一劫,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罪名不断扩大、涉及到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前丞相李善长最后也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在此过程中,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将丞相与中书省彻底消灭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新的制度会取代旧的制度,废除丞相之后每天堆积如山的公文令日理万机的朱元璋也有些不堪重负,内阁制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内阁大学士位低而权重,专门协助皇帝批阅奏折,并将皇帝的旨意进行书写。大大加快了统治者批阅公文的效率,有实权但官阶低的内阁学士职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丞相与皇帝的矛盾与对立的局面。
3.掌军权,御驾亲征
朱元璋将兵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兵部只负责颁布命令、都督府只负责培养和训练士兵,杜绝了他们起兵谋反的可能。此外,他在位期间还进行了多达八次的御驾亲征,对元朝的残余势力进行不竭余力的讨伐,一方面使其对于军权的掌握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在全国人的心中树立一个英武爱民、骁勇善战的君王形象,对于皇权的稳固起到一定帮助。
4..弃行省,治贪污
朱元璋年幼时曾有过被贪官污吏敲诈的经历,因此对地方官员的贪污现象是嫉恶如仇的。贪污数目达到六十两格杀勿论,很多跟随朱元璋多年的重臣要员也成为了朱元璋杀一儆百的对象,对于贪官的酷刑也称得上历代之最。他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设立三司作为代替严查官员腐败的问题。“明初四大案”中的“空印案”“郭桓案”都直接与贪污问题有关,朱元璋当政期间有十几万官员因贪腐被诛杀。
大批官员的生命在朱元璋的诏令下被视如草芥般屠杀,但贪污腐败的现象依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屡禁不止。在朱元璋对于大臣话语权的竭力弱化的同时,君臣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日渐激化,成为影响明朝兴衰的不可调和的因素之一。
如火如荼的继往开来
有了明太祖在前开路,之后统治者的前仆后继就更加顺理成章地展开了。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变化对君臣关系的冲突起到或多或少的加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官员力量
由太师、太傅、太保组成的三公本是位高权重的象征,但在明仁宗时期逐渐沦为“有名无实”的虚衔,国家官员的权力中心开始逐渐向内阁方向转移。
内阁学士设立之初本是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存在,权力虽高但官品很低。在洪武年间之后,内阁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中央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张居正担任首辅大学士时期,内阁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中的各项决策。这种情况是统治者不愿看到的,因此重用宦官群体使其在朝中与内阁进行势均力敌的对抗成为统治者的选择。
2.令官员闻风丧胆的厂卫机构
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皇帝直接管理的监察机构,“皇权特许,先斩后奏”可以说是对其权力的具体描述。锦衣卫在朱元璋时期就已出现,此时的权力范围影响较小,以护卫、逮捕、审讯为主。朱元璋认为其有滥用职权之嫌,在洪武末年将其废除,不过很快明成祖朱棣便将其恢复并进行重用,在嘉靖年间权利地位超过东厂随后逐渐沦为后者的附庸。
东厂自永乐年间起就开始掌管监察与审讯的职能,明朝后期的“九千岁”魏忠贤的出现让宦官这一群体甚至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西厂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远比不上前两者,但在权力的范围与影响力上比起前两者也是不遑多让。汪直成为西厂领导者时,大量朝臣被逮捕、杀戮,东厂与锦衣卫也未能幸免,成为西厂动刀的对象,随后在皇帝的介入下西厂被迫瓦解。其后的一次重开西厂也多以争权夺利的内斗为主,没有产生任何积极有效的意义。厂卫制度的存在,虽然有助于转移君臣之间的矛盾,但其直属皇帝的固有属性也让君臣冲突进一步根深蒂固。
总结
明太祖之后的统治者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完善,对于官员的严苛要求也是史无前例的,但本就残酷的制度加上明朝中后期皇帝的昏庸无能与不理朝政,让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始终无法恢复到和谐有序的秩序当中,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进一步恶化,开始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变化。
谈到明朝,君臣之间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局面时有发生,明太祖朱元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官员进行的清理捕杀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殆尽,反而如烈火烧不尽的野草般蔓延到整个明代。明朝的衰败与灭亡和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很大关系,大臣无权、君主无能,共同促成明朝这艘大船开始朝着崩塌淹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论明代的君臣冲突现象及原因》
《从廷杖看明代的君臣冲突》
《论明代的君臣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