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始作唐朝,被多朝皇帝奉为镇国之宝的《五牛图》,为何丢失50年?

始作唐朝,被多朝皇帝奉为镇国之宝的《五牛图》,为何丢失50年?

1950年,周总理连夜给香港文化部发出紧急致电,“不惜代价,抢救国宝”,至此,镇国之宝《五牛图》历经劫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这幅《五牛图》一共就只画了5头牛,一株小荆树,为什么5头牛也能成为镇国之宝呢?

这幅画可不简单,画上有乾隆,赵孟,金农以及从元到清等十四位画家的题跋,乾隆皇帝还在上面盖了八方大印,三篇跋文和五首七绝。

足以证明世人对这幅图的喜爱程度,这幅画的份量有多珍贵。

《五牛图》是唐代宰相唐滉的黄麻纸本设色画,据说“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而这副纸画距今已有1200余年,年代久远,弥足珍贵。

它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一幅以黄牛入画的孤品。

此画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滉画中的五头牛,是他唯一留存下来的农家风俗的画作。整幅画面线条清晰粗矿,牛头,牛角,牛蹄等处笔法苍劲。

牛身上的褶皱,斑点等浓淡相宜。画中笔法细致入微,甚至连牛的眼睫毛都根根分明,清晰可见。

五头牛的眼神各不相同,或活泼,或倔强,或惬意极为传神。

《五牛图》这件稀世珍品自诞生以后,根据画卷上的题跋可知曾流入南宋,宋徽宗曾在画作上留有印记,宋高宗赵构,蛮族入侵之时,都没忘记带上这幅珍品。

元灭宋后,《五牛图》辗转到大书画家赵孟之手,他曾3次在五牛图上书写题跋,“神气磊落,希世明笔也。”

到了明代项元汴和宋荦等也曾收藏过。进入清朝,画家金农也曾两度在画上留有痕迹。

可是,历经了几个朝代的历史更迭,颠沛流离,最后消失灭迹,音信全无。再后来,经过乾隆皇帝多年的苦苦寻找,终于再现真迹,爱不释手,当即在引首上挥笔四个大字“兴托春犁。”

清朝末年,《五牛图》被保存到中南海瀛台,这才有了短暂的安居之所。

1900年,八国联军在圆明园无恶不作,大量国宝有的流失海外,有的被转道拍卖。《五牛图》再一次下落不明。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一天,周总理接到一封香港一爱国人士的匿名信,信中说《五牛图》在香港拍卖,卖主要价10万港币,无奈囊中羞涩无力购买,请求祖国收回国宝。

原来《五牛图》几经辗转被香港企业家吴蘅孙收藏,但现在因生意频临破产,无力继续保管,便忍痛割爱,遂打算拍卖此画。

周总理接到匿名信后,当晚立刻做出周密部署,电话打给中国驻香港新华社秘书黄作财,他和哥哥新华社社长黄作梅一起接受这项特殊的任务。

与此同时,国民党蒋介石也得到拍卖《五牛图》的消息,虎视眈眈的打算先下手为强,甚至把运回国宝的轮船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黄作财哥俩每次出门,都能感觉到有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就在临近拍卖日的时候,突然,哥哥黄作梅失踪了。哥哥出了什么状况?

国宝《五牛图》还能收回来吗?也就在此时,拍卖方也就是吴蘅孙,撤回了拍卖产品,国宝《五牛图》不拍卖了。

黄作财郁郁寡欢的回到新华社,推开办公室的门,就见哥哥在办公桌上,静静地欣赏着来之不易的《五牛图》。

原来这哥俩演起了双簧戏,弟弟在明,和拍卖行的人接触,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哥哥在暗,和卖家吴蘅孙联系,经过多次接触协商,愿意以6万元港币成交。事不宜迟,也怕节外生枝,当晚护送国宝回北京。

周总理发出三条批示:1、鉴定真伪。2、为确保安全由专人护送。3、护送回到北京后交由条件好的文物单位进行妥善保管。

《五牛图》安全回到祖国后,画面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细数一下光五头牛的身上就有几百个孔洞,修复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而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成熟的修复技术,只能是小心保管。20多年后,修复任务才开始。

由裱画专家孙承枝主持修复,在经过了淋洗,揭刮,裁方,补全画中破洞的颜色,镶接,裱卷等等复杂的步骤后,历时整整八个月有余,这幅五牛图终于焕然一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中国流落到海外的国宝,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一件一件的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题跋,国民党,拍卖,香港,皇帝,祖国,中国,哥哥,国宝,周总理,观点评论,五牛图,国民党,国宝,周总理,赵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题跋,国民党,拍卖,香港,皇帝,祖国,中国,哥哥,国宝,周总理,观点评论,五牛图,国民党,国宝,周总理,赵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题跋,国民党,拍卖,香港,皇帝,祖国,中国,哥哥,国宝,周总理,观点评论,五牛图,国民党,国宝,周总理,赵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