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年明月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我迷上了明朝历史,因为电影《大明劫》,我开始将历史揉杂进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中,虽然,存在专业上的差异,只是止步于兴趣,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一旦被记录下来,难免会有主观的人为因素,所以,后世能做的,便是尽可能的从蛛丝马迹中,得出可以运用于当下的经验。
《大明劫》上映于2013年,对于历史古装剧,一般都会用史诗级别的制作来对待,因为,在观众的固有印象中,这类电影,主要的看点还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赤身肉搏,可是,《大明劫》这部电影却恰恰相反,电影内容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文戏。
我想,这部电影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完成对于历史题材的驾驭,故事已经不是重点,透过故事反映的问题,以及传递出来的思考,才是关键,毕竟,历史终究会成为现代的老师!
1
于是,《大明劫》中,医国者孙传庭,医人者吴又可,一武一文的两个人,在满目疮痍的大明江山里,倒数着灭亡的日子。
作为个体,孙传庭和吴又可的抉择是不同的,裹挟在历史潮流中的两人,一个马革裹尸,一个归隐山野,算不上谁对谁错,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之人,懂得历史的发展规律,可是,当国家命运终究要步入这泥沙俱下的滚滚洪流时,无论是为了当下拼死一搏的孙传庭,还是为了能够给未来留点医学经验的吴又可,都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多面选择的缩影。
《大明劫》最好的一点便是,利用个体来窥探整体,从而以小见大的将整个王朝崩溃前的苟延残喘,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诚然,作为古装剧,战争场面的宏大,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是很足的,可是,却往往会因为重点放在前方战场,而忽略了对于后方筹备的刻画,于是,这部电影剑走偏锋,重点放在了战争前夕的准备中。
说实话,在叙事结构以及拍摄技巧上面,《大明劫》是很吃亏的,过于追求无限贴近真实的历史,难免会在矛盾冲突上放弃一些人为的设置,但是,电影一开始便利用阴沉的灰色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从而奠定了影片严肃的基调,而这种对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环境雕琢,不仅仅局限在自然环境的肃杀,同时,也集中在人为环境的呈现。
我这里用的是“呈现”这个词语,是因为,《大明劫》并非是带着批判性的角度,去看待那段亡国的历史,它只是利用历史缝隙中的细节,稍微完整的勾勒出,各色人物在面对抉择时的各种态度,从而达到借古的作用,至于讽今是谈不上的。
因为历史规律便是如此,我们总能在追寻历史的足迹时,找到与当下的对应点,所以,历史是以前的当下,而当下是未来的历史。
2
人文历史,讲究的是对于历史中人的刻画,当《大明劫》将镜头对准的是上层贵族时,它并不是故意忽略了底层的贫民,而是因为,对于封建家天下的社会,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上层思想价值,所以,当我们透过电影感受到了迷茫且拧巴的上层态度时,底层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就不必再用底层的腐烂尸体来博取眼球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觉得,电影名字叫做“大明劫”,这个“劫”字用的好,国破家亡,不仅仅是国家的劫难,更是无数家庭的劫难,电影中,吴又可曾两次被闯军虏获,当镜头对准那些闯军时,简陋的兵器,破烂的衣着,瘦小的身体,这分明不是打仗的样子,而只是一群逃难的百姓,试想,如果基本生活可以维持,谁愿意起义反抗,同时,电影中,对于明军的刻画,除了衣着上稍稍强于闯军,在本质上,也是普通的百姓。
所以,朝代更迭,满足的是统治者的私利,伤害的是普通百姓的公利,虽然,电影并没有对于这方面进行深入拍摄,但是,通过明军出征前的准备,以及几次闯军与明军的较量,已经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个事实,孙传庭知道,吴又可也知道,电影中,两人之间的正面对话很少,可每次的对话都透露着一种迷茫与怀疑的情绪,这可能也是无数末代王朝将领最大疑问:“我究竟为谁而战?”
医国者不知为何而医,医人治也不知该不该医,电影利用两个医者在价值理念上的冲突与人性抉择上的挣扎,折射出了个体在残酷封建时代的悲剧走向。
《大明劫》整体上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历史从来都是冰冷的,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走近某个历史节点的某个人时,关于他的故事,他的情怀,他的使命与责任以及他所坚守的理念,我们或许就能够知道,堆砌历史这座大厦的,从来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一旦个体奔溃了,整体就会顷刻倒塌。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都是为自己而战的,无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出发点都是要首先满足个体的需求,这便是站在历史角度所体会出的人文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