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浅析宋代审官院的演变历程和深远影响

浅析宋代审官院的演变历程和深远影响

宋代是皇权逐渐走上主导的一个时期,宋代为了抑制相权和地方的权力,不断地分割它们的职能。而对于百官的监察原本是属于宰相职责,到了宋代却被单独独立出来,因为对于相权的限制,而设立了审官院,自此原本属于中书人事职能的官员审查被分割。

钱穆先生在《论宋代相权》中曾提出:“宰相之权,兵财以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代相权,于此亦绌”。宰相对于官吏的管理影响到皇权早已是历代帝王所关注的,宋太宗曾设立差遣院,考课院,审刑院等机构以此分割中书省宰相的权力。

而审官院的演变随着自身被独立分割出来后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记载司马光认为:“国之致治在审官,官之得人在选士”,审官作用逐渐被士大夫所重视因而也就将审官放在致治之首的位置上。

宋代以来审官院的由来与权力演变和职权范围

审官院是权力争夺的结果

审官院最初雏形是宋太宗担忧中书权力过大,而导致彼此机构制衡的局面消失,同时,由于中书门下作为主要的办公机构,事务过于繁重复杂,因此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也需要分割一部分职权以此提高行政效率。

中书门下是宰相们的议事之处,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宰相办公的权力机构。宋代宰相的权力虽然相较唐代宰相有所减少,但宰相权力仍然涉及多方面,部分权力的减少并非会导致相权对中央控制的减少。宋代初期,宰相的权力并未直接被削弱,而是经历了一段过程。

《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太祖朝赵普在中书,其堂帖势重于敕命”。赵普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对兵权有一定的任用和罢免之权,而众所周知,兵权向来是臣子不敢去触及的,因为一旦所作决定影响到皇帝利益,由此招来的猜疑和不信任都会导致仕途乃至性命的中断。

而赵普曾干预兵权就可以认为宰相存在着专权,赵普的权力和表现成为一个典型的代表,使得宋代皇帝认识到,宋初宰相权力的更改只局限在了结构和表现上,并未从实质上改变宰相的权力。面对赵普权力的炙手可热,皇帝有理由认为宰相权力过大,势必进行分权,因而对于宰相权力的瓜分也就无可避免。

中唐以后,国家政治中心出现枢密院,原本是中唐时期平定地方叛乱的机构,五代时期陆续被皇帝所重视,任命的官员也都是皇帝的亲信,因此五代以后枢密院逐渐成为军国大事的主要议事机构,宋代太祖建立宋朝后,特意削弱了枢密院的权力,但其地位仍旧尊崇,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

《宋史》记载枢密院职能“凡天下兵集,武官选授及军士戍卒之政令,悉归枢密院”因为枢密院与中书门下权力的过大,才使得神宗设立审官东西两院,分别分割二府职能。

审官院的职能范围

审官院最早设立于淳化四年,由京朝官差遣院和磨勘京朝官院合并而来,其职能则为“考复功过,以定升降”。关于审官院职能范围《宋史》记载“文臣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则审官院主之”。

意思是以少卿监为界限,在其之下的京朝官院由审官院负责主持,而其上的,以及一些重要职位则交给中书门下定夺。我们可以理解为,审官院分走的权力仅仅是一些不太重要却又有着一定办公量的权力,对于宰相权力的制约并未起着过多的作用,审官院更多的是对于中书门下的一种工作量的减少,同时起着一定的制衡作用。

审官院主要是对“常调官”进行管理,而这些常调官员多以知州军以下的文官,在任期已满之后按例赴审官院磨勘授职。除了这些,审官院还要负责官院的考核,北宋时期官员的考核是一项重要的权力,审官院被赋予考核部分官院权力因此也就成为中央选拔人才的重要机构。

审官院执掌京朝官的磨勘铨选,同样那些外地担任知州、通判、知县以及监当等亲民官的京朝官也会在审查之列。《续资治通鉴》记载审官院:“考校劳绩,品量器材,以中书所下阙员,类能拟定,引对而授之。”

审官院中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磨勘,而所谓的磨勘就是根据官员每年的政绩和政务以此来决定官员的仕途升迁或者转调。宋代磨勘制度以官员担任官职的年限以及课绩作为主要的考察因素。

而磨勘基本顺序就是上司为其上报申请磨勘或者由官员自己提出,铨司收到官员的申请后会按照是否符合磨勘的条件决定是否进行磨勘。在审核通过后,这些符合转迁条件的官员进行统一汇总,交给皇帝裁决,再由中书门下进行复审,审核通过由皇帝召见以此决定转迁的官职或者新的差遣。

审官院与宰相关系以及对于审官院的辨析

与宰相间的关系

元丰改制前,中书门下是宋代宰相主要办公机构,又名政事堂、都堂、政府、 东府等。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其位置被设立于宫城之内,以方便皇帝召见商议政事。原本作为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逐渐退出中央政治舞台,成为闲散的机构,中书省丧失原有参政地位。

对于中书门下省的长官,被朝廷认可为宰相。《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如此描述宰相职责“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自秦代以来,相权历来影响皇权的有效实施,因而皇帝也会不断尝试去减少宰相的权力。

上文曾提到宋初赵普宰相权力过大甚至可以干预一定的兵权,在太祖一朝,更是权倾朝野,赵普的权力甚至能影响到皇位的继承。《丁晋公谈录》载:“太宗嗣位,忽然有言日:‘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这就充分表明宰相权力影响之大,也因此在太宗时期会有意地去限制宰相权力。

但权力的分割并非皇帝想分割就可以分割的,皇帝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因而一旦宰相权力被削弱,这些事物就会落在皇帝身上,如果削弱重要权力,皇帝自身压力会过大,而削弱无足轻重的事物反而会使宰相权力得到精简从而提高宰相权力。

并且虽然分割宰相权力,但是仍旧需要中书门下去复议。宰相作为皇帝参与朝政处理政事的依赖对象,作为辅佐社稷的肱骨重臣,无论如何削减权力仍旧要被皇帝所倚重。

因而审官院即便分割了宰相权力,但中书门下作为皇帝首辅以及行政长官,对于审官院仍旧也是有着监督制衡的权力而非说审官院一旦分割相权就独立于宰相。因而对于审官院与宰相与其说是彼此牵制,互相争斗,倒不如说是一种政治上彼此的妥协,以此相互监督却也相互配合。

审官院的影响以及最终的走向

宋初审官院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同时防止因为专权而导致政治出现失误,从太宗到神宗每任皇帝都极为重视审官院长官的任命以及审官院所行工作。在宋初政治中设立的考课院,审官院,京朝官差遣院以及流内铨彼此有着不同分工,但随着时间发展太宗发现四个机构彼此间掣肘过多,影响了办事效率。

故而,很快京朝官差遣院和考课院被裁撤,形成了审官院和流内铨分管京朝官与选人的磨勘,考核和任用的局面。

审官院初期的确提升了官院素质和官院经验,但是北宋中期出现的冗官冗费问题也使得审官院制度弊病不断展现。审官院等既与中书,枢密以及朝廷相互制约牵制,由于它们的条贯以及指挥多有不便之处,就会导致文书的滞留,而且审官院作为考察官员磨勘事物本事就是制度规矩极多,就会导致效率严重拖垮中央办事效率。

《范文正奏议》记载范仲淹曾上书对于审官院的见解∶“臣窃见审官院三班院并铨曹自祖宗以来条贯极多,逐旋冲改,久不册定,主判臣僚,卒难详悉,官员使臣莫知涯。故司属高下,颇害至公。”

由于内部条贯极多,导致很多官员在担任审官院一职时,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而中央事务一旦繁忙,也必然导致审官院选拨人才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很多以自身文采晋升的官员对于吏治一窍不通,选拔这些官员也就罢了,一旦这些官员同样担任审官院一职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朝廷难以选拔真正才能的人担任要职。

最终会导致宋代官员丧失务实之风,使得宋代数百年保守政治的风气受到影响。由于宋中后期官员认识到了审官院的不足和弊病,不仅未能达到选拨人才的初衷,同时导致设衙分权,强化专制集权的政治意图落空,审官院也就失去存在之根据和必要,也就难免最终被尚书左选替代。

结语

审官院的建立是围绕着宋代分权与集权,北宋初期的磨勘制度是审官院兴亡的关键原因,但随着不断调整审官院逐渐丧失原本精简的风格而变得如同迟暮老人一般蹒跚前进,那么审官院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历代王朝对于分权集权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如何真正把握彼此间权力的流动同时保证效率的稳固甚至提升仍旧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论宋代相权》

2.《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3.《宋史》

4.《续资治通鉴》

5.《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

6.《丁晋公谈录》

7.《范文正奏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进行,职能,门下,朝赵普,宰相,权力,分割,皇帝,等机构,历程,观点评论,中书,宰相,权力,审官院,赵普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行,职能,门下,朝赵普,宰相,权力,分割,皇帝,等机构,历程,观点评论,中书,宰相,权力,审官院,赵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行,职能,门下,朝赵普,宰相,权力,分割,皇帝,等机构,历程,观点评论,中书,宰相,权力,审官院,赵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