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

古代监察制度的构架核心,是权力制衡思想,统治者们通过对监察官员赋予特权来对朝廷官吏进行有效监督,通过落实制定的各种监察类法律,以“严刑峻法”的管理模式来强化官员的政治作风。

那么,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

民本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从政价值理念,《五子之歌》中记录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说是民本思想的第一次觉醒,后续又陆续有“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之论的提出,这里阐述的“德”是有着综合意味的词语,指敬天、敬宗、保民三个方面,其中首要是保护基层民众利益。

因为民众的意志,往往彰显了统治者的治国效果,是政策实施的主要依据。

但大体来看,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肯定民众在治吏上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二要求统治者在治吏手段中以服务民众为根本目的,三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众的政治权利。

从唐朝治吏的迫切性来看,唐朝初年在京官员仅有640人,而至玄宗时期已有2620人,外官人数更是高达16185人,官吏数量的大幅度跃升,使统治者不得不对官吏严加管理,以免官吏对百姓进行盘剥,进而影响政权的稳定。

在我国古代君权社会中,许多统治者都把儒法两家的思想作为治国理念的理论之源,儒家“以民为本”和法家“治吏”思想一直在统治阶级根深蒂固,对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的制定有着深刻的影响。

大业之末,长吏多赃污,“民本治吏”治国思想的内核就是“吏知民心则明,明则政事平矣”即国家政权能否平稳运行的根本在于人民,要先养民、后为政,“民本”观念是唐朝统治者所提倡的为官从政价值理念,而厉行吏治则是能否实现养民安民的根本保证,是廉政工作的重要基石。

唐朝御史监察制度建立的现实基础,正是统治者在“民本治吏”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思想,反对官僚集团对百姓的欺压,将御史监察作为专制体制“治吏”的重要手段,严防利益阶层的产生,危害中央集权。

“轻徭薄赋”原则实质还是“以民为本”思想在税制上的延伸,这一原则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为“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爱惜民力,主张以“轻徭薄赋”的方式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其实质还是为了休养生息,集中精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施行“轻徭薄赋”政策是国家进入到正常形态的正确选择,也是唐朝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的必然选择。

“文景之治”的历史经验在前,唐朝遵循“轻徭薄赋"原则,从均田制到府兵制,从租庸调制到籍帐制度,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控制。

据史料所记载,开元、天宝之际是唐朝百姓富足生活顶峰,经济发达且物价稳定,贞观四年米价一斗仅为三钱,对比安史之乱后代宗年间米价每斗千元以上,税制破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也与唐朝后期各方藩镇割据,田赋与户籍败坏,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税收的财政控制权有关。

这些流民往往成为了农民起义的重要力量,后期宦官专权,内忧外患使唐朝的政治统治陷入黑暗,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唐朝的监察制度沦为权力斗争的政治工具。

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统治者与官员之间有着等级森严的礼制规制,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一种“合作”关系,统治者通过控制官僚集团来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是封建制度下的最高领袖。

这样虽然提高了行政系统的运作效率,让统治者从繁重的政务工作中得到一定的解放,但权力的下放必然会产生擅权的可能性,因此正确的君臣相处模式和君权与臣权的平衡,能够增加中央集权和君权的确定性。

自秦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专制统治国家之后,历朝王朝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权与臣权的对立一度锐化,官僚体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制约君权的一种措施,御史的职责牵制群臣以个人的主观意志抵御国法,皇权与臣权自古就是一对矛盾体,古代社会一直是君权与臣权相互争斗和妥协,寻找平衡点的过程。

然而至唐,君权与臣权反而相对缓和下来,并不像以往那样极力对峙,甚至部分时期使臣权成为了维护君权的政治工具。

虽然这从政治本质上来看仍旧是对君权的维护,但在某种程度上借助御史监察制度去施行各项政治制度、削弱相权,不仅为唐朝御史台监察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与维护皇权的需要相适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监察,社会,古代,唐朝,政权,制度,思想,百姓,基础,观点评论,统治者,臣权,君权,民本,唐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监察,社会,古代,唐朝,政权,制度,思想,百姓,基础,观点评论,统治者,臣权,君权,民本,唐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监察,社会,古代,唐朝,政权,制度,思想,百姓,基础,观点评论,统治者,臣权,君权,民本,唐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