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克里斯托弗.诺兰携新片《奥本海默》来华宣传,影迷倾巢出动、万人空巷,展现出极强的吸金力。但人们很快发现,除了诺兰之外,影片主创无一到场,特别是演员大腕集体“失踪”。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事实上,在该片7月11日的全球首映礼上,演员们走完红地毯后就匆匆离场,只剩诺兰上演“独角戏”。这是因为次日午夜零点,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发动罢工,16万名在籍演员必须终止一切影视拍摄和宣传工作。根据工会规定,会员还必须停止更新作品相关的社交媒体,同时拒绝参与发布会、首映礼等各类活动。
诺兰这位荷里活硕果仅存的右翼导演,今次是结结实实“尝到了”左翼劳工联盟的铁拳。
今年5月,先是美国编剧工会(WGA)与资方代表──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进行合同协议谈判,谈判失败后遂发动罢工。到了7月上旬,美国演员工会的谈判如出一辙,行业罢工在所难免。这也是过去63年以来,美国编剧工会与演员工会首次联手罢工,造成荷里活影视剧拍摄进程全面停滞。
上半年,中国电影局积极引入海外大片谷票房,一度被国内影迷嘲笑为“荷里活保护月”。但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美国大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将在全球出现断档。
劳工的罢工诉求除了薪资之外,“AI恐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
编剧忧工作变为批改AI内容
编剧工会提出,AI生成式内容不能作为影视原材料,符合编剧工会写作指南要求的材料不得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简单理解,编剧不愿意把自己的剧本“投餵”给AI,也不希望自己的工作沦为“批改AI作业”,但该条款被资方拒绝。而早在年初,美国大数据提供商Lucidworks就发布过研究报告,显示使用GPT可直接缩短剧本写作近70%的时间。如果增加其他AI辅助工具,则100%的写作都可用人工智能完成。
演员工会的最大担忧则是,未来数字演员挤压真人演员的职业空间。甚至随着技术的完善,AI可以直接采集演员的肖像信息,并用于非法牟利。今年Netflix出品的新一季《黑镜》(Black Mirror)中,首集《琼糟透了》(Joan Is Awful)就严肃探讨了这一话题。当大制片厂创造演员的数字替身,复刻后者的声音、肖像、表演时,演员是否需要知情权保护或获得经济补偿。
96%娱乐公司高管增AI支出
更悲惨的现实是,就在荷里活罢工如火如荼之时,资本家们正抓紧对生成性AI的应用。Lucidworks近期做了一份企业访问报告,咨询了来自12个行业的6000名受访者,其中多数为拥有决策权的企业高管。结果显示,96%的娱乐公司高层都在考虑增加生成式AI的支出费用,在所有全部行业里排名第一。
如此看来,荷里活的AI角力将会演变为一场漫长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