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

苏洵,字明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参知政事,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离京外任,晚年闲居洛阳。嘉佑八年(1063)卒于洛阳。其文章大气磅礴、气势奔放;论学则以礼为本,以儒为用;论诗则反对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之风,倡导“平实而深远”的文风。其散文对后世影响极大,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苏洵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

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二、苏洵的性格

苏洵的性格是:严肃而又机智,刚强而又柔和,刚直而又有耐心,正直而又有大度,刚直而又有宽容之心。

苏洵的性格在他的《权书》中有着很鲜明的体现。苏洵在《权书》中说:“有君子之道者,必先以诚正见。”他认为:“以诚正见”就是以“诚”为根本,然后才能“正色立朝,不挠于时”;其次是“正心诚意”,即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行为;然后才能“临事有勇”,即遇事果敢坚毅,有勇气去面对。

三、苏洵与苏轼兄弟

苏洵与苏轼兄弟之间的关系,可用“患难见知”来概括。苏轼在《与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说:“我生十年未有穷期,一饮一啄,皆有定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这一生已经有十年未有过一天安逸的生活了,一饮一食都有它的定数,我不可能在一生中不遇到什么事情。苏洵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清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则像美酒一样甘甜可口。在苏家兄弟看来,这句话体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

四、《辨奸论》

苏洵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为官的三种境界。他认为做官就应该像苏洵所说的那样,有“道”,才能做到“公”,有“道”才能做好官。而要想成为一名好官,就要做到:“闻人善则从之,闻人恶则去之。”在苏洵看来,一个人的品行是天生的,并不能改变;但一个人的品行在一生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五、《权书》

《权书》是一篇议论文,作者认为政治的关键在于“权”,即如何权衡利弊。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得人则兴,失士则亡”。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就是因为他反对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政治得失。作者在《权书》中指出:“王者之政,莫急于求才,求才之道,必于上下、左右、前后之情。”他强调人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要做到“上下、左右、前后”都能通情达理,而不是只看一个人的才能是否符合某种标准。“上下、左右、前后”都是为国家谋求利益的办法,只有善于用人的君主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篇文章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与《辨奸论》并称“苏氏二篇”。

六、价值意义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可谓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相较于其他几位自幼饱读诗书,作为《三字经》中登场的人物,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其他七位至少都有进士功名,都曾在朝做高官,他却两样都不占,至死才担任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官。可就是这样一位自幼不喜读书,也不擅长“声律记问之学”的文人,不但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还养育出了苏轼、苏辙这般才华横溢之人。“一门三文豪”,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宝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兄弟,文章,苏洵,王安石,性格,才能,苏轼,一个人,诗书,权书,观点评论,苏洵,王安石,苏辙,苏轼,权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兄弟,文章,苏洵,王安石,性格,才能,苏轼,一个人,诗书,权书,观点评论,苏洵,王安石,苏辙,苏轼,权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兄弟,文章,苏洵,王安石,性格,才能,苏轼,一个人,诗书,权书,观点评论,苏洵,王安石,苏辙,苏轼,权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