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9年,清朝光绪年间在四川郪县,也就是现在的绵阳、广汉区域发现了一件青铜礼器,这就是商代的“商父乙鼎”。
鼎圆形,双立耳,三柱足,腹起六道扉棱。鼎身饰三组兽面纹,足饰蕉叶纹。器内壁刻“作父乙?”5字铭文,表示做器者为自己死去的父亲名“父乙”者做此祭器。
商朝历代君王中曾有祖乙、武乙、帝乙几位与“乙”有关的商王,究竟这个商父乙鼎是谁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件商代器物肯定与一个叫“乙”的商王有关,因为商帝王以天干地支取名,这是王家特权。而且铸鼎非百姓人家可以。
经常会有网友留言,称蜀地从没有出土过鼎,这不就是么?而且还可能是帝王鼎。
在成都有几个地方都有传说为史前帝王的都城,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瞿上。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广汉三星堆、广汉旁边的彭州海窝子以及广都之野华阳之地的双流牧马山。瞿上之名的具体由来众说纷纭。
瞿姓非常少,也非常早。恰好有一个商代的君王就叫“瞿”。《竹书纪年》(帝)武乙,名瞿。商有瞿父鼎。《宣和博古图》记载,商朝遗留的青铜器皿其中有一个名叫“瞿父鼎”。
是的,正是商代后期一位比较重要的君王武乙,他名瞿。我们知道,对君王尊称时会叫君上、皇上。那么,“瞿上”会不会是对商王瞿的尊称呢?
按照百科的解读:“瞿”以人名为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瞿姓。
这里提到“瞿父”是最早在双流牧马山的一位“商大夫”,但是,仔细想想。《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名瞿,后面加了一句“有瞿父鼎”。显然瞿父与武乙有关,极可能同一人。
而双流瞿上记载就是瞿父在此,因此发展出瞿姓。还不明显吗?
(请勿抄袭)
作者:翔子史前推理师
知名历史博主,文旅节目制片人,原为中央电视台(CCTV)导演。全网首次提出华夏探源创新观点:“岷江流域才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引发社会较大反响。
内容包括:昆仑就在瓦屋山、昆仑之丘即为新津修觉山、伏羲女娲来自岷江流域、炎帝黄帝家族在岷江流域、涿鹿之战战场在成都、尧舜禹夏在岷江流域、三星堆就是夏商祖庙、《山海经》即为巴蜀地理书等等颠覆性的观点。一一对应了《山海经》里众多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