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伯邑考名字的来历出发,看这个悲剧角色背后不为人知的周朝故事

从伯邑考名字的来历出发,看这个悲剧角色背后不为人知的周朝故事

在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是个谜一样的角色。小说中他作为西岐地方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父亲姬昌被纣王囚于羑里时带着宝物去朝歌进宫,希望以此来救出父亲。可是他面对妖后妲己的引诱时严词拒绝了对方,使得妲己对他恼怒万分,最终用谗言促使纣王将其杀死。妲己还出主意让纣王派人将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姬昌吃,姬昌明知是儿子的肉,也忍痛吃下,以此避开了纣王和妲己的陷害。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便小了纣王和妲己的惨无人道,也体现出姬昌的隐忍,是个非常悲剧性的角色。

可是除了上述的这些故事情节外,对于伯邑考的来历小说却很少提及。除了知道他是姬昌的长子外,小说中并没有更多的内容。在小说之外商周历史的文献典籍之中,伯邑考仍旧缺乏详实的资料,就连姓名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那么伯邑考到底是谁?他的人生经历是再怎样的?他真正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小说中情节是否是以历史原型展开的?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封神演义》的书迷群体中讨论不休,也形成了不少的学术性结论。这些结论有的是以商周时期的历史典籍为依据的合理推测,也有的是主观臆测,却仍旧改变不了伯邑考谜一般的状态。

伯邑考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除了典籍中明确指出他是姬昌长子外,并没有更多得到公认的信息。从名字上来看,只有开头的“伯”字代表了他是家中老大的地位,“邑考”二字的说法就比较多了。一种说法是邑是他的封地,考是因为祭祀礼节需要而增加字。另一种说法是“邑考”为名字,是商周少见的双名的人物。可是从历史典籍来看,第二种说法成立的可能性最低。虽然商周已经有了双名的命名方法,但这都不是正规的礼节。直到魏晋之前,中国人都基本上是以单名为标准的。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礼节,尤其是贵族家庭,对礼节的重视标志着对外的名誉和评价。因此在商周早期的贵族家庭中,嫡出的子嗣几乎没有出现过用双名的情况,甚至于庶出的子嗣也不愿意用双名。所以几乎可以确定只有庶出或私生子的身份,才有可能在名字中用双名。伯邑考作为姬昌的长子,西伯侯家族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这不可能用双名来表示。实际上在姬昌的十个儿子中,也只有第六子曹叔振铎是双名。从典籍来看,曹叔振铎已经远离了周朝的继承体系,而且是否周武王姬发的母亲太姒亲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所以从商周时期的礼节来看,伯邑考的名字不会叫“邑考”,他的这种称呼的来源处于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从商周的礼节习俗来看,伯邑考是老大,称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别的兄弟不同,相关典籍中并没有把他的封地名放在前面。比如说在史书上又姬发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的说法,都是把他们的封地管、蔡、曹这样的诸侯国放在前面。而且从名字结构看,三个字中并没有真正的名字,都是代称。因此这种不和常理的命名方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议,认为伯邑考的名字不符合规矩,第一种情况也被人质疑。

其实这种质疑站不住脚,伯邑考的存在尤其特殊性。首先伯邑考这个说法的存在,是出现在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姬发祭祀先祖时。在《逸周书·世俘解》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王不革服,格于庙,秉黄钺,语治庶国,籥人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

由此可见,伯邑考是作为祭祀的尊称,而不是名字。姬发将伯邑考上升到了列祖的地位,因此用了尊称。《礼记》说:“生曰父,死曰考。”考是作为子辈对去世父辈的尊称。伯邑考已死,姬发以长兄如父的习俗称之为考,并不违反祭祀礼节。同时祭祀的姬昌也是称文王,这就侧面印证了“伯邑考”是尊称。

由于周朝史书中并没有留下伯邑考的真实名字,所以后世的史书也没办法称呼,只能沿用这个姬发在祭祀时的叫法。实际上这种写法进入史书是不合规的,但没有办法,不叫这个就没别的可用。至于说关于封地写在前面的问题,也是史书写法的出现才有的改变。

在被封于管之前,管叔鲜只叫叔鲜。而周公旦被封于鲁,却不叫鲁公旦。没有封地,名字上就不会出现封地名。周公旦虽然被封于鲁,但他自己却在周朝首都辅佐武王、成王、康王,鲁国的封地由其子伯禽继承。周朝为宗主国,地位更高,自然被称为周公旦,与此类似的还有封于燕国的召公奭。

伯邑考死于周朝建立之前,那时候中华大地由商朝统治。虽然伯邑考是姬昌的长子,但他死于姬昌之前,就没办法得到商朝的册封,自然不可能存在个人封地。在这种情况下,伯邑考的称呼中就不能把封地写在前面。可是从名字上看,伯邑考是有领地的,只是这个领地并非商朝所册封,而是家族所给的。名字中的这个“邑”字就代表了他的领地。很多人说这个字是周朝谦虚的说法,因为当时周为小国,商为宗主国,所以周称邑而商称邦。其实这个说法非常牵强,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可是从周朝建立的过程来看,伯邑考以邑作为领地是合理的。

在周朝建立过程中,又过多次迁都的情况,而伯邑考作为国家第一顺位继承人,姬发将首都作为他的领地称呼是符合礼节的。姬昌被商纣王放回之后,他和姜子牙等心腹积极谋划,使周朝大力发展起来,成为最强的诸侯国。在此过程中,姬昌讨伐了支持商纣王的崇国,占领其首都崇城,消灭了统治这里的崇侯虎。然后姬昌把首都从岐山下面迁到了丰邑,并在这里大肆修建和发展,这里成为周朝灭商朝之前的首都。从这个角度看,伯邑考作为长子是有资格以丰邑作为自己尊称名字的来源的。

有趣的是,在周朝初年以此作为尊称的并不只伯邑考一个,另一个是姬发的其子邑姜。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姬发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兄弟的母亲,也是周朝的第一任王后。从名字上看,这里面就有些蹊跷了。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后,按照礼节应该叫武姜,其中武代表周武王,姜代表家族姓氏。

可她在史书上却被叫邑姜,这就与历史事实不同了。是史书上记错了么?查阅资料后可以发现,历史上这样的女人不少,邑姜并不是孤例。比如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叫怀嬴,是因为她的首任丈夫是晋怀公。可晋怀公死后,她又被改嫁给了晋文公重耳,却仍旧叫做怀嬴,而不是文嬴。

以这种改嫁的例子看,难道邑姜和伯邑考还有点关系?细细思索这个猜测,却发现周朝建立过程中有个很有趣的争议性话题,姬昌和姜子牙是如何认识的?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反应肯定是“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姜子牙为了逃避商纣王的暴政,多到渭水附近的磻溪钓鱼,然后得到了姬昌的认可,最后成为周朝灭商的军事统帅。这个故事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存在,其中以司马迁的《史记》最为著名。因此这个故事也被主流历史圈认为是定论,姜子牙和姬昌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

可是在很多历史文献,包括《史记》中也记载了姜子牙和姬昌认识的另一个版本。原文是如此写的,“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从这段原文看,不但与《封神演义》中的内容完全不同,甚至颠覆了大多数人对姜子牙发迹过程的认知。在很多人心里,姜子牙是在渭水发迹,当时是姬昌从羑里回国后的事情,可这里所说却并非如此。

可这个版本却告诉人们,姬昌与姜子牙认识是在他被囚羑里期间。而且姜子牙因为名声在外,而被姬昌的心腹散宜生招揽。然后他帮助散宜生收集美女珍宝献给商纣王,这才救出了姬昌,让他能够顺利回国。因为这样的功劳,再加上姜子牙的本事,所以才有了后来被姬昌重用,拜为太师的事情。

对比两个版本的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除了内容大为不同外,可信度也有极大的区别。以常理而论,姬昌出游遇到钓鱼的姜子牙,一番谈话后拜为太师,显然是太过传奇,而不具有太大的可信度。太师为一国的重要官员,能够直接插手军政大事的,岂能渭水边随便聊聊就定下来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可初期诸葛亮也只是没有官职的幕僚,到了赤壁之战后才因功升为军师中郎将。即便如此诸葛亮也只能管管后勤,没法插手军政大事。姬昌就凭姜子牙的几句言语,就能如此相信他,还托付军国大事?从正常人的角度看,钓鱼的故事固然传奇,但可信性不高。而流传不广的协助散宜生营救姬昌的版本,可信度却高了很多。首先,姜子牙在遇到姬昌之前是在朝歌当屠夫的,对于此地的情况非常熟悉。由他出面联络人,寻找珍宝,贿赂商朝官员,可行度比外乡来的散宜生高很多。

第二,姜子牙在营救姬昌的过程中出了力,立下大功,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就加重了姜子牙在姬昌心目中的分量,也赢得了姬昌的信任。有了这样的信任基础,姬昌委任姜子牙军国大事也就合情合理了。否则一个不知根底的人,谁敢轻易的拜他为太师,谁敢和他商量反商的机密?

第三,姜子牙的渭水钓鱼的年龄是个很大的破绽。很多典籍上说姜子牙钓鱼时七十岁,如此大的年龄才与姬昌相遇,即便他有天大的才能,姬昌敢用么?难道姬昌就不怕他半途夭折,让自己的反商大计毁于一旦?而史书中姜子牙的不仅女儿嫁给了姬发,他的儿子还被封在了齐国,这就不一般了。

姜子牙七十岁遇姬昌,此时女儿少说也得四十了吧,他的儿子多半五十多了。等他八九十岁辅佐姬发灭商朝时,女儿至少五十了。姬发会娶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做老婆,而这个老女人还能生出周成王和唐叔虞,这也太违反生理学知识了吧。可按汉朝《韩诗外传》的版本,“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这就稍微合理一些了,至少五十岁的姜子牙,女儿二三十岁,这样的女人,姬发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也正在生育期。至于后面的年七十,如果理解为七十岁的时候灭商重入朝歌,这就说得通了。

以周朝任人唯亲的传统,对于派出去的重要大臣,自然需要与周王室有亲眷关系的。而这段时间中,正好是姬昌被囚于羑里,而伯邑考为了救父亲到朝中给商纣王驾车。姜子牙是姬昌和散宜生在外面招揽的,自然不可能拉到西岐去结亲,就地处理联姻事宜的可能性最大。伯邑考正好在朝歌,难道不是恰到好处的人选么?如果邑姜的前夫是伯邑考,那所有的疑点都引刃而解了。姜子牙有了这个作为周国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女婿,又在营救姬昌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姬昌以此将其封为太师便合情合理了。

姜子牙帮姬昌解决了最大的敌人崇国,修建了都城丰邑,用丰邑来给伯邑考做领地也是合情合理的。由于先嫁伯邑考,再嫁姬发,邑姜就不用改名,也不违反当时的礼法。在周公旦改礼法之前,商周的礼法并不严格,兄终弟继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大量出现,这才有了孔子所说“礼崩乐坏”的政治环境。而姬发要继承姬昌和伯邑考的地位,自然需要国家强权人物做支持。而作为太师的姜子牙,正是一等一的强权人物,他和邑姜的联姻,正好符合政治上互相获得支持的诉求。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就会有两个矛盾,不但否定了姜太公钓鱼的传说,而且否定了伯邑考的死因。大多数史书认为,伯邑考是被纣王处死,然后做成肉饼给姬昌吃了,《封神演义》的情节便以此为原型。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典籍《太公金匮》和《吕氏春秋》中都有所记载。后世史学家也都延续了这个说法,将其作为定论。但也有强烈的反对者,比如西汉大儒董仲舒就认为,伯邑考是在与姬发的斗争中失败后退出王位之争,然后郁郁而终的。但是从西周的典籍来看,并没有确切描述伯邑考死因的,所以两种可能都存在。

可是参考到西周建立后典籍大量造谣污蔑和妖魔化纣王的现象,伯邑考被纣王做成肉饼说法真实性就降低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西周伐商需要合情合理的理由。商朝是宗主国,西周起兵是以下犯上,没有理由不好团结人心。如果用伯邑考之死来编故事,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姬发灭商后祭祀中有伯邑考,说明他不大可能是政治斗争失败后退位。如果是退位的王子,是没资格与姬昌同列祭祀的。从姬发的操作看,至少伯邑考活着时,仍旧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姬发对伯邑考非常尊重,这才有“考”的尊称方式。当然这只是从现有史料的推测,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验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字,说法,角色,悲剧,礼节,姬昌,出发,来历,姬发,周朝,观点评论,纣王,姜子牙,伯邑考,姬昌,姬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说法,角色,悲剧,礼节,姬昌,出发,来历,姬发,周朝,观点评论,纣王,姜子牙,伯邑考,姬昌,姬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说法,角色,悲剧,礼节,姬昌,出发,来历,姬发,周朝,观点评论,纣王,姜子牙,伯邑考,姬昌,姬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