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皇帝宠幸完日本公主,为何将其关入笼中?网友:换你也这么做

唐朝皇帝宠幸完日本公主,为何将其关入笼中?网友:换你也这么做

前言

说到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人物,我们不得不提起高向玄理这个名字。这个跨国使者为中日两国的文化沟通与理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他出使期间,曾发生了一起轶事,就是日本两位美女被唐太宗关入天牢一事。这其中缘由令人震惊,原来仅是因为双方文化差异所致。本文拟详细追述这一段历史,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以飨读者。

一、日本国内动荡频仍,孝德天皇决心学习大唐制度

公元645年,日本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此时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刚刚登基,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日本国内,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不断有农民流离失所,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贵族阶级之间明争暗斗不断,各派系势力你争我夺,互相消灭。新兴贵族靠吞并土地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与代表旧体制的旧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据史书记载,新贵族们甚至暗地里数次制造械斗事件,打死不少旧贵族,以削弱旧贵族势力。由此可见,贵族阶级内部矛盾已是水火不容。

外有野心勃勃的少数族裔如虾夷、入鹿等,都蠢蠢欲动,意图夺取王位,征服日本。他们不遗余力地扩张势力,对日本王室权威构成威胁。

如此内忧外患频仍,日本国势日衰。为了巩固王权,孝德天皇决心效仿中国唐朝,进行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革新”。

孝德天皇明白,要推行改革,必须学习大唐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先进文化。但是问题是,日本国内并没有多少通晓汉语、明白中国情况的人才。藏书阁中并无系统而完整的唐制典籍。要学习唐制,必须先派遣学生到唐朝留学,亲身体验唐制度的运行。

于是,孝德天皇选拔了熟悉唐制度、通晓汉语的高向玄理为出使大唐的使节团团长,带领使节团前往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以及先进文化,以推动日本国内的革新。

二、美女进京觐见,反遭天牢之灾

为了取得唐朝当权者的好感,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高向玄理决定准备厚礼,对唐展示日本的友好。

当时日本国内有两位极富盛名的美女,一位是藤原不比等的姐姐黒崎娘子,另一位是中大兄皇子的女儿苏我赤兄铃。两人出众的才艺和容貌,在日本可谓无人能出其右。高向玄理决定将两人也纳入出使团,将她们献给唐太宗李治为妃嫔,以示两国友好。

公元645年冬,高向玄理带领庞大的出使团队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李治的热情接待。李治举办盛大的宴会,亲自接见使节团,并答应日本的留学请求。宴会上,李治见到两位日本美女,美貌出众,不禁龙颜大悦。

宴会结束后,李治亲自带走两名日本美女回宫款待。让其他使节回使馆休息。

第二天一早,宫女娇嗔地报告,原来李治昨晚款待两名日本美女后,大怒之下直接把她们关进了天牢。

这消息如惊雷,令高向玄理大惊失色。他多次请求见李治,李治都不肯见他。终于见到李治时,李治仍然怒气冲天、面色铁青。

高向玄理只得四处打听缘由,才知道原来这两名日本美女头天晚上按日本传统化了所谓的“成人妆”,将本来洁白的牙齿涂成漆黑,使用白垩粉将脸涂得雪白,还用剃刀剃去了原有的眉毛。李治一觉醒来,见她们变成这等恐怖的模样,吓了一大跳,大怒之下就把她们关进了天牢。

得知这惊天动地的真相,高向玄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纯属两国文化差异造成的严重误会。

三、解释文化差异之原委,化解误会

终于弄清事情原委的高向玄理再次请求面见李治,希望为两名日本公主鸣不平。

这一次,经过反复哀求,李治终于勉强让他进宫面谈。

见到李治,高向玄理长跪不起,详细地解释了日本贵族女子传统上的“成人妆”含义。他描述了这种化妆方式在日本代表着一个女子已经长大成人的象征,日本所有成年贵女都会这么化妆,而并非故意要惊吓唐朝皇帝。

他说这纯属两国文化之间的误解所导致的不愉快后果。望圣上开明,原谅两位无辜的日本公主。

李治听后沉思许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两国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他决定原谅两名日本美女,当天就派人释放了她们。

他同时宣布,日本使节团可以留在长安的使馆内继续学习。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不会因此事而受影响。

经此一事,高向玄理更加确信要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他决心在唐朝学习汉语和唐制度,并将之带回日本。从此他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热情更甚。他和使节团在长安认真学习,孜孜以求,每年还定期回国向孝德天皇报告学习心得。

654年,高向玄理终因病在长安去世,享年仅三十五岁。虽然他未能完成使命返回日本,但他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受两国人民的爱戴。后世为纪念他,在西安和长野均建有他的纪念碑,以志缅怀。

四、文化交流需互相理解,有容乃大

这起看似小小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几乎闹出两国关系的外交事故。幸亏高向玄理识破核心原因,双方及时积极沟通,这才化解了危机,避免事态扩大。

我们不难看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正常。但在交流时如果不做功课,不理解对方文化,贸然带着自己的文化习俗对待别国,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导致交流失败。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在文化交流中,需要立足相互理解的基点。不能搞“文化输出”,应该本着平等互利的态度,取长补短。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同和接纳,实现真正的交流。

李治最后宽容解决这起误会,充分体现出唐朝对外开放和包容的一面。这种大度的包容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启示我们,只有以宽广的胸襟包容不同,才能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存。

结语

我们应认识到文化间必定存在差异,但不能盲目排斥不同文化,更不能强加于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才能实现文化的交融与互鉴。同时,交往中还需要心平气和、包容开放的态度,才能化解误会,实现友好。

中日两国虽然文化不同,但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希望通过本文的阐释,能给予读者文化交流的启发,并唤起对高向玄理这位中日文化架桥者的缅怀之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化,公主,天皇,网友,高向玄理,美女,日本,贵族,李治为,唐朝皇帝,故事传记,李治,孝德天皇,文化,日本,玄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化,公主,天皇,网友,高向玄理,美女,日本,贵族,李治为,唐朝皇帝,故事传记,李治,孝德天皇,文化,日本,玄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化,公主,天皇,网友,高向玄理,美女,日本,贵族,李治为,唐朝皇帝,故事传记,李治,孝德天皇,文化,日本,玄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