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明朝初期,朝廷制定了一种名为“宗禄供给”的制度,这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随着宗藩人口的急速增长,整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已经深陷于“宗禄困境”之中。
宗禄供给在明朝历史的研究中,也具备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关注,从而进一步在宗禄问题上,对明朝财政困难进行解读。
而在整个大明王朝里,山西的宗藩情况,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以山西为例,去了解地方官府和宗藩成员之间的长期矛盾,有助于“宗禄供给”进行更全面的解读。
宗禄供给初期的内容
很多学者都认为,明朝后期出现财政困难以及宗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由不合理的宗藩供养制度造成的。
简单解读这种制度,他是明朝初年确立起来的,主要服务于皇族的宗室成员。制度中要求他们不允许参加科举,不可以从事一些农民生产活动,而日常生活等钱财来源,全都是由地方财政供给的。
而且在制度确立前期,各位亲王所得的封禄非常大。历史资料曾记载道:“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紵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在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如此惊人的封赏条件,不难看出朱氏一族,是真想将天下所有的财富都收集到自己人的手中。
不过因为金额过于庞大,国家财政负担困难,朱元璋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削减标准。比方说亲王五万石的米,削减到了一万石等等。
可尽管如此,这样的俸禄还是高得可怕。不仅仅是亲王,根据当时的数据换算,每一位宗室子孙,几乎都能在制度中获得五百石左右的封禄,这和当时朝廷上正二品官员的俸禄差不多。
也就是说,每一位宗藩成员,都会获得二品官员以上的俸禄,而且他们整天还可以无所事事,尽情享受。
最为重要的是,每增加一位朱氏子弟,大明地方的财政负担,就要多出一份财政支出。所以,在具备如此内容下的宗藩供给制度,又直接导致了一种荒诞的情况发生。
宗室成员没什么事情做,每天都想着如何获取更多的禄粮。于是,他们便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生育竞赛”。毕竟人口越多,获得的钱就越多。这也直接造成宗藩人员的急速扩张,地方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而其中的山西的宗藩情况,是最有代表性的。朱元璋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山西省先后开府,又成立了三大藩王系统,也就是“山西三大府”。
这些宗室成员的扩张,给山西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想象的。简单来说,最严重的时候,整个山西的财政收入,几乎都在送到宗藩成员的手里,这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恶劣的。
宗禄困境存在的矛盾
宗禄供给不断征地,地方负担越来越重。其实对于山西来说,他们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发展困难的问题了。
山西巡抚张敷华便曾提出“增加解池盐课,以补宗藩岁禄”,而原因就是山西财政收入不足,连宗藩成员的岁禄都拿不出来了。
全国的宗藩困境以山西为例,而最能体现山西宗藩困境的一个方面,可以从庆城王一族来进行了解。
庆城王几乎保持着生育的最高纪录,他在当时有儿女共计九十四人,孙辈人物163人,他们一个家族的禄粮,就已经超过了十万石。
而宗藩困境初期的体现特征,在山西所表现最为明显。一些地方的普通赋税,已经无法满足于供给宗藩成员了,所以这些地方官员,便向朝廷请求,调动其他的赋税资源,去填补岁禄的空白。
等到了嘉靖时期,宗禄困境几乎成为全国面临的大问题。而朝廷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常常以山西出现的宗藩情况为例子。
在朝廷对禄粮进行削减的情况下,地方财政的支出没有减少,反而要增加了很多。这根本原因就是宗禄制度存在弊端,社会与阶级矛盾无法调解。
宗藩成员越来越多,总量上的减少,并没有阻止基数上的扩大。朝廷明确规定宗藩成员的禄粮,要有各地的财政去支配。可是地方所收取的税赋基本上是固定不动的,有一定的限额存在。
然而宗藩人口却是在不停增长的,这也造成了地方财政供给不足,宗藩成员需求变多的矛盾情况出现。这也使得地方财政出现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下降。
作为情况最严重的山西来说,尽管官员想尽办法做出调剂,但还是解决不了宗藩困境的问题。
比如说盐的税务,是国家财政以及官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宗藩困境出现的情况后,用盐政去抵消宗藩禄粮,是很常见的做法之一。
可是这样的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些地方官员积极反对这种行为。一些有志之士都可以意识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严重的宗藩困境,已经将明朝政府逼上了一条绝路。明朝在建立两百年后,便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简单来说,每增加一位宗室成员,就会使地方财政多一分负担。这又会导致国家整体实力下降,农民负担增加,社会矛盾愈发突出。而明朝便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一步一步走向了财政危机。
在嘉靖年间时期,山西地方税赋,甚至都无法供养当地的宗藩成员,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情况。无奈之下,地方官员也只能想出“拖欠禄粮”的办法。可是这种行为,还是让宗藩困境的矛盾在不断激化。
明朝一蹶不振的财政
地方政府拖欠禄粮,宗藩成员便去朝廷上告状,频繁地越关进京乞粮。而在全国范围之内,山西的宗藩成员,又是最为积极和活跃的。
作为明朝的统治者,面对宗藩成员来朝廷“要饭”的行为也是无可奈克。他们只能对其轻微惩戒,令亲王管好自己的下属宗藩成员。
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阻止宗藩成员“进京乞食”。可是摆在明朝面前的财政难题,也让统治者无力去解决这些情况。
在历史的客观角度去看,皇族的宗室成员,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却是对宗禄供给制度的天大讽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存在。宗室成员因为地方拖欠禄粮,采取的手段也不仅仅局限去“进京乞食”,反而越来越激烈。
一些人开始用暴力的方式,不设手段,非法抢夺地方财物。这对社会治安和国家的威信,都产生了很严重的打击。
这些宗藩成员,俨然成为地方的一股恶势力。他们敢明目张胆地抢夺公粮,对地方官员进行欺辱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而在此其中,也是以山西的情况最为严重。
庆城王府的宗藩成员,召集了一群打手去向农民勒取财物,公然截粮,具体数额已经无法统计了。这让朝廷都震动不已,可是在处置问题上,朝廷也是治标不治本,对其毫无办法。
其中“削夺禄粮”的方式,是最为常见的惩罚方式之一。可是这种手段,除了激化宗藩成员和地方的矛盾,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宗藩成员人数过多,除了领取禄粮以外。有没有生活的其他来源。一些善良之士还能忍耐,可并不是所有宗藩成员,都能体会到国家的困难之处。
本身这些人就已经生活贫困,甚至要四处借贷来过日子。可是明朝统治者又用“削夺禄粮”的方法,去惩治这些不法之人,这毫无疑问会让宗藩成员变得更加贫困起来。
但是这种种的行为,都体现出了明朝财政的困难。不仅仅是对于山西来说,整个明朝的国土上,所有宗藩成员,几乎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种在明朝初期确立的宗藩供给制度,历经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明朝财政最头疼的负担了。
从整体上看,明朝后期的宗禄困境,完全就是由不合理的宗藩供给制度引起的。他们规定这些人不能做官,不能从事一些生产活动。在无法做到禄粮供给的情况下,无疑是在逼人走向死路。
而在诸多的解决方式中,也很难看见积极有效的。明朝统治者的迟钝和犹豫,也使宗藩情况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国家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宗藩困境,解决他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废除不合理的宗藩供给制度,才是解决财政危机的唯一的出路,例如让他们自谋生路等等。
可是这又会动摇整个皇室的地位和威信,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只有皇权制度被彻底推翻时,宗禄供给制度的才会完全消除,危害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参考资料:
1.从山西宗藩看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宗禄困境”{知网}
2.明代“宗禄问题”之研究{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