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宋仁宗天圣五年,也就是1027年,年仅二十岁的韩琦进士及第,次年,被任命为“将作监丞”、“知通判淄州”。“监丞”是一个级别不高的虚职,一般会任命给刚刚考中进士的人。

而“通叛”一职,则由黄帝直接委派,以期辅佐郡政,“通判”之意,即是因上下公文均须与地方知州联合签署而得名,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委派官吏。被任命的“通叛”的人,可以直接向黄帝和中央汇报工作。

对于韩琦来说,虽然他是靠才华赢得了“通叛”这个职位,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弱冠小儿”,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天才少年,韩琦要面对的是要跟比他年长,甚至长他一辈的人一起共事。

初出茅庐的韩琦,四岁丧父,亲生母亲在他年幼时就遁入庵堂,是在兄长们的照顾下长大。如今家逢喜事,韩琦心里却五味杂陈,他最想分享喜悦的两个人都不在自己身边,尤其是父亲,并没有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陪伴他,他对未来一点都没底。

韩琦的父亲韩国华口碑极佳,政绩昭著,韩氏一门家风优良,几代人均以《韩魏公立身格言》教导子孙。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中说:“事父母,需顺性推情,胜如死后追荐。优兄弟,当相爱相敬,勿听耳边勾唆。”关于从政:“报君恩,宜竭忠尽敬;裕国内,在节用而爱民。”关于处理邻里关系:“宗亲邻里实意和谐,乃徵谦让之风;穷亲故旧倍加用情,始见义气之厚。”等等。

韩国华就是在父辈的《韩魏公立身格言》中成长起来的,后做了谏议大夫。据说韩国华任期已满要离开家乡泉州时,当地百姓苦苦挽留,他死后,万人空巷,举城皆哀。此时的韩琦,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父亲为官一任时的卓越贡献,但是父亲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让他光明磊落,坚定信心。

当韩琦鼓起勇气准备驱车赴任时,来接他的官车到了。令韩琦没想到的是,接他的人竟然是四十多岁的淄州副使钱泳。钱泳尊称韩琦为“大人”,令韩琦十分不习惯。而且满口溢美之词,执礼甚恭,对几代官宦世家出身的韩琦,极力谄媚,并在泉州大摆宴席,为韩琦走马上任接风。

韩琦虽然年少,但对这种大场面的铺排很是排斥,家训中的警语萦绕在耳边。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弦更张,纠正奢靡之风。不过为了给钱泳留足面子,他决定自己为这个接风宴买单。但是对于刚刚任职的韩琦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说今后每个月的俸禄,留够生活费,其余尽数给饭店。

他的“卓尔不群”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为他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从二十一岁步入仕途,到六十八岁溘然长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官宦生涯中,在京城为官24年,在边关为将约15年,担任过几十个职务,为官为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每当他离任时,地方官民哭声赢野,殷殷相送,亲民爱民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他在《闵农》中说:“人无粒食何堪命,天作阴寒亦似愁……几时膏泽充民望,喜看来年十倍收”;在《药圃》中说:“吾心尽欲医民病,长得忧民病不销”;在《病中望雪》中更忧民情怀:“日日颠风喧病枕,曾无片雪飞虚空,方嗟大疾被囚缚,敢请上帝前民丰。人嘱哀翁略外事,心存众瘼能宽中,纷纷盈尺谅旦夕,和霁迎得春融融。”

欧阳修称赞他:“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范仲淹晚年希望韩琦:“复令千载下,敬仰如高岑。”

和欧阳修、范仲淹一样,韩琦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结《安阳集》行市,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句多不事雕镂,自然高雅。”例如他晚年知相州时,因生病闲居在家,看到晚春暮景,感慨万千,提笔写下这首七言律诗:

郡圃春晚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题解:

此诗的题目是“郡圃春晚”,点名写作地点和季节。宋代不设郡,沿用之前“称州为郡”的习惯,诗人居住在相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居所是州公署,内有园圃,诗人把居所内的园圃称为“郡圃”。“春晚”就是晚春之意。

因生病,诗人对于应付公务也有所疲劳累,对诗人来说,一生为国事操劳奔波,减负天下己任的使命,一旦闲居,反而不适,颇有岁月蹉跎之感。尤其是暮年之人对暮春时节,心生愁绪在所难免。于是诗人将思绪凝住笔端,由景生情,写出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春水初生,溢满方塘,万物得以滋养。春风拂槛,春林初盛,百花迎春,万艳吐蕊。然而春景不常在,转瞬就是晚春,花蕊随风飘零,只留几许清香 似乎在说:春且住!

诗人从春水涨,万物生写起,用一个“漫”字写活了春意,继而由晚春落樱触景生情,联想到人如落花,生命的春天疏忽不在,芳姿变老,落花难留,是送春的时候了。一个“落”字,有无尽之意,并引出颔联。

颔联“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晚春的杨华随风飞舞,风住花歇,林中的鸟儿飞来飞去,时而可见,时而不见。

诗人用“尽日”二字,写出“闲居”之意,因为人闲,才有整天的时间看花看鸟。眼前见到的花不是初春的繁花,而是恼人的“杨花”,“又”和“还”二字,写出了杨花拂之不去,飘忽不定的样貌,同时映射出诗人烦闷孤寂的心情。鸟儿似乎不明了诗人的烦闷,只管飞走又飞还。这些描写都是颈联的“闲”字。

颈联“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此句从前面两联的景物,写到了赏景的,突出“闲”字。久病不起,自己本来也不想“闲”,但是即老且病的身体,也没精力应付公事,于是只能“闲”着。然而这一份看起来的“闲”其实并不轻松,因为诗人一向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在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韩琦重农促商,赈灾抚民,军务倥偬,兴利除弊,重视教育,为国举贤,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继承韩氏家族先辈传统,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呕心沥血。他何曾因为身体原因“闲”过。

晚年染重病,才不得不回到故乡相州,调养身心,然而他人虽“闲”了,心情未必好了。这样的闲居,不是他所追求的。

尾联“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诗人因“闲”生愁,所谓春愁黯黯,战胜春愁万种,不如凭借酒力。可是春天来了又走了,人从少年变老了,这些都是自然规律,如三月堂而皇之一去不返。那么,纵有酒力,亦难留春。“可堪”字益显沉重,不胜其悲之感油然而发。

韩琦常说“为人臣者尽力以事其君,死生以之,顾事之是非如何耳!至于成败,天也。”为了百姓生活更好,他自己一身病痛,心里想的还是“吾心尽欲医民病”,爱民之心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他是世代官宦之家,薪俸也不低,但每因救灾济贫,便倾囊相助。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宋英宗、宋神宗)”,抵御过西夏的入侵,与范仲淹、富弼领到过庆历新政,奖掖后进,直言敢谏,对北宋经济、军事、民生、科技、文化的发展繁荣,助推民主政治,和谐朝野起到扛鼎作用。

这首七言律诗,景物描写铺陈有序,融合了作者随景变化的万千思绪,层层递进,情致委婉,是晚春诗的精华之作,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慢话诗词

王禹偁《春居杂兴》:仅仅二十八个字,曲折有致,已臻化境

杜牧暮春赠别诗:依依不舍,情思起伏,友情如桃花流水缭绕笔端

李清照嘲笑秦观的词缺少“富贵态”,她是如何写出“富贵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系,父亲,地方,情致,方塘,春水,情怀,天下,韩国华,韩琦,观点评论,诗人,淄州,相州,范仲淹,韩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系,父亲,地方,情致,方塘,春水,情怀,天下,韩国华,韩琦,观点评论,诗人,淄州,相州,范仲淹,韩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系,父亲,地方,情致,方塘,春水,情怀,天下,韩国华,韩琦,观点评论,诗人,淄州,相州,范仲淹,韩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