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靖远伯王骥战功赫赫,为何军功不显只因与太监王振交好

靖远伯王骥战功赫赫,为何军功不显只因与太监王振交好

在明朝开国之后,只有三位文官因战功封爵,而且都是世袭罔替。这三位分别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巧合的是,这三个人都姓王,这就说明隔壁老王还是很有水平的。靖远伯王骥是首位依靠战功获得爵位的文官,他的战功是这三个人里最显赫的一个。但可笑的是,王骥的名声却很差,以至于被后世遗忘,不要说比王守仁,甚至连王越都不如。

大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王骥生于今天的河北,他和明仁宗朱高炽同岁。王骥,字尚德。28岁考中了进士,随后被分配到兵部任给事中。此后先后出任山西按察司副使、顺天府尹、兵部右侍郎等职。王骥是非常典型的燕赵男儿,虽然是文官,但从小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在宣德九年入阁任兵部尚书。史载王骥:“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正统二年,由于在瓦剌部崛起,先后在在甘州、凉州屡屡犯边,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让王骥寻边,而且给了王骥便宜行事的权力。就这样,59岁的王骥奉命前往西北甘肃。王骥到了甘肃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临阵脱逃都指挥安敬给杀了,实际上就是整肃军纪。

随后,王骥摊开地图跟众将重新部署防御计划。而后王骥深入军队进行整顿,对边军队伍进行了优化,当得知部队里有个千户杨洪,这个人的能征善战,但由于情商很低,不受同僚待见,虽然功劳立了不少,但是长期得不到提拔。王骥了得知真相之后,立刻将杨洪提拔为游击将军,成为一方军事主官。算是给其他武官树立一个标杆,杨洪后来与王骥被合称为“杨王”。

不久瓦剌人再次侵扰明朝边境,这次被王骥轻松打了一个防守反击战,换人如换刀,王骥带领同样的军队多次击败瓦剌人,王骥的军事才能得到明英宗的高度认可。于是让王骥策划对瓦剌反击,在正统三年,王骥以蒋贵为先锋,自己带着主力亲自出塞偷袭瓦剌部,此战大明生擒瓦剌左丞相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以及瓦剌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并招降了众多瓦剌部众。

此战明军分道夹击,转战两千余里,瓦剌首领阿台与朵尔只伯以数骑远遁,消息传到北京。战后蒋贵和王骥被封为伯爵。明英宗下旨让王骥“兼大理卿,支二俸”。不久后,王骥被召回北。正统六年,明朝发起了征讨麓川的战争。明英宗“拜蒋贵平蛮将军,而王骥总督军务,此战明朝大获全胜。明英宗封王骥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

然而,王骥两次前往西南,主持征讨麓川的战争,却以失败告终。因此御史詹英也弹劾王骥“掩败为功”。在大太监的王振的保护下,王骥安然无恙。由此可见,王骥与王振的关系不错。正统十四年王骥又前往南方,去平定苗乱。

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时湖广、贵州的苗族发动叛乱,攻打明军各地据点,贵州东部几乎全部沦陷,当时71岁的王骥带领军队刚好走到武昌,直接就赶往贵州战场平叛。但此时朝中发生大事,土木堡事变爆发、当时大明上下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大太监王振身上,被认为是王振同党标签的王骥也遭到了疯狂的弹劾。但于谦认为王骥正在军中,而且在平定叛乱。只能是睁一眼闭一眼。最后王骥平乱成功,等他班师回朝的时候,立即就被于谦外放到南京养老。

之后景泰帝让王骥“总督南京机务”。因不为兵部尚书于谦所器重,不久后就退休了。王骥的退休生活很与众不同,每天仍然纵马驰骋、吃肉喝酒嫖妓过的 十分悠闲。

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王骥也深度参与了,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做先锋,还将儿孙都带在身边参与了。事后英宗命王骥的王祥为指挥佥事,仍任王骥为兵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务,加勋阶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其余如旧。 几个月之后,王骥正式辞官退休了。1460年,王骥病死,终年83岁。英宗得知消息后,追封王骥为靖远侯,谥号忠毅。王骥的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朝灭亡。

而王骥之所以毁誉参半,主要是因为他与王振的关系亲厚,另外他还参加了夺门之变,因此受到当时人的诟病。实际上,王骥与王振的关系真的很一般,具体来说,就是王振欣赏王骥的才干。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王骥,靖远,瓦剌,王振,战功,明英宗,军功,军队,杨洪,观点评论,王骥,靖远伯王骥,王振,明英宗,杨洪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王骥,靖远,瓦剌,王振,战功,明英宗,军功,军队,杨洪,观点评论,王骥,靖远伯王骥,王振,明英宗,杨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王骥,靖远,瓦剌,王振,战功,明英宗,军功,军队,杨洪,观点评论,王骥,靖远伯王骥,王振,明英宗,杨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