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中年间,由于唐德宗的失误,搞得天下大乱,先是引起了四镇之乱,接着又爆发了泾原兵变,唐朝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幸亏还有一批忠于唐朝的将领,他们奋力作战,最终平定了这场动乱。其中,有一位将领的功劳很高,甚至被封为王,然而一百多年后,此人的曾孙却参与颠覆唐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改姓为李
此人名叫李抱真,说起来他也算是出身名门,先祖安修仁世居武威姑臧,在隋朝末年帮助李轨起兵。唐朝建立后,安修仁擒住了李轨,将河西之地献给了唐朝。李渊大喜,加封安修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此后,安修仁的后裔分为两部分,大多数住在京城,“习文儒,与士人通婚者,稍染士风”,还有极少数留在河西的,其中就包括李抱玉、李抱真兄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抱真的堂兄李抱玉屡建战功,官至泽潞节度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他以与安禄山同姓为耻,于是向皇帝请求“蒙恩赐姓李氏,今请割贯属京兆府长安县”。唐代宗当即下旨,“举宗并赐国姓”,所以李抱真沾了兄长的光,也改姓李氏。李抱真一直在兄长的幕府中任职,“累授汾州别驾”。
二、中兴名将
仆固怀恩发动叛乱后,朝野人心惶惶,李抱真“脱身归京师”,向唐代宗献策,“今复子仪之位,可不战而克”。唐代宗采纳了李抱真的建议,重新启用郭子仪,从而迅速平定了叛乱。此后,李抱真平步青云,并且被安排到地方上任职,出任怀泽潞观察使留后。李抱真已经觉察到山东必将生乱,于是在任期间,选拔精壮,操练军队,“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
李抱真整军备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唐德宗即位后,爆发了藩镇的叛乱,形势岌岌可危,李抱真“山东三州外抗群贼,内辑军士,群贼深惮之”,他率领昭义军与叛军周旋,开诚布公,说服了王武俊,接着又在经城东南大破朱滔的叛军,“斩首三万级”。唐德宗闻讯,加封李抱真为义阳郡王。
三、后裔覆唐
794年,李抱真因服用丹药,毒发而死,终年六十二岁。李抱真是唐朝的忠臣,在天下众多藩镇都叛乱之际,他仍然全力支持李唐王朝。然而,李抱真的曾孙却支持朱温篡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于李抱真的原因,他的儿孙也都做了官,然而到了曾孙这一代,却逐渐衰落了。他的一个曾孙名叫李振,多次参加进士科的考试,结果一直名落孙山。
后来,李振在途经汴州时,拜访了节度使朱温,两人一见如故,李振成为朱温的心腹谋士,“太祖兼领郓州,表振节度副使”。在李振的谋划下,朱温多次干预唐朝朝廷事务,并且逐渐控制了唐朝皇帝。905年六月,在李振的怂恿下,朱温杀死了唐朝三十多位重臣。李振接着说道:“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朱温笑着同意了。那么,李振最终又是何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