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别再被骗了,两次元日海战,忽必烈真的只败于台风

别再被骗了,两次元日海战,忽必烈真的只败于台风

公元1274年和1281年爆发的两次元日之战,是中日两国在海上的第二次交锋。与首次白江口之战唐朝水师大获全胜的结果大相径庭,元朝水师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乎意料,两次战争均遭惨败。此战,不但让蒙元帝国望洋兴叹,也让日本孤悬海外,终成华夏肘腋之患。

由于海战并不属于古代中国战争的主流,加之发生于大陆边缘,国内没有留下一幅海战图,唯一存世的画卷即为日本人绘制的《蒙古袭来绘词》,因而对两次元日海战的失败很少总结,明清两代也没有大规模出海作战的经验。直到现代,才陆续有历史学家分析其战败原因,认为元军不善海战、不熟水文、战船不济、老天不佑,诸如此类。

01

在我看来,以上关于战败原因的分析,才真真是不济。先说第一点:不善海战。我们知道,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战力天下无双,不善海战也在情理之中。这一条看似无懈可击,但细想过后就能明白这是句废话。就好比我们考试成绩不好,是因为我们不会读书一样,说了等于白说。

即使这条能够成立,最多也只能证明第一次元日海战的失败。公元1279年的崖山海战,面对南宋十余万军民的绝对优势,元军最终以少胜多,灭了南宋。到1281年第二次元日海战爆发时,已时隔两年,总不能再硬着头皮说元军不善海战了吧。

再说第二点:不熟水文。这点就更站不住脚了。我们来看看两次战争元军的组成就知道了。第一次: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总兵力达3.23万人,战船两百余艘;第二次:兵分两路,南路大军10万,东路大军蒙古人4.5万,高丽人5万,总兵力近20万,战船4500艘。高丽三面环海,与日本隔海相望,本身就是半岛型国家;唐宋以来,中原与日本双方互派来使,互遣商旅,交流日益频繁。应当说,这样的兵力构成,是海陆联合作战的最佳组合,怎么会不熟水文呢?

再说第三点:战船不济。据记载,元军战船多是经不得风浪的平底江船。这是一般海战失败的原因,却不是元日海战失败的原因。战船在渡海作战时起决定性作用,可两次元日战争,双方都没有在海上正面交锋,打的是登陆与反登陆战。换句话说,战船在本次战役中充当的更多是运输船的角色,而非战斗角色。在登陆过程中,元军在海上也没有遇到像样的阻击。因此这一条也不能作为主要原因。

再看第四点:老天不佑。一谈起两次元日战争,大多数人都会感叹台风乱刮、老天不佑。从心智模式的角度上来讲,这实际上就是怨天尤人。这种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都是别人的错!甚至是老天的错,也不是自己的错。

据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技史》记载,11世纪中国人在潮汐理论方面比欧洲人先进。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著有相当多的天文学及历法知识。南宋时期海上贸易达到高峰,从东亚到东南亚再到印度洋,到处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期间必然积累了大量的航海理论与实践经验。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推测不出台风的大致到达时间呢?而且已经经历过一次台风,第二次东征的时候,怎么着也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战场因素考虑进去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如不能两次犯同一个错误一样,可元军偏偏就犯了。

02

无论综合国力、人员素养还是武器装备,大元都没有失败的可能。现实恰恰相反,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初,哪一个开国皇帝不是武功赫赫、威震八方?四川、云南、西藏地形较之日本更加复杂崎岖,不照样打下来了。

也许,民族不平等所导致的民族矛盾,更切合大元的实际。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从建立之初,就实行了“四等人制”,蒙古人为第一等,依次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次序,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在元朝众多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找出相当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待遇。例如汉人把蒙古人打死了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即可。

按照蒙古人的划分倒也没错,这就好像是赴宴席吃酒。第一把交椅理所当然是蒙古人自己。色目人来得比较早,所以坐了第二把交椅。北方汉人第三个来,因而坐了第三把交椅。南人由于抵抗最为激烈,来的最晚,当然只能末座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划分,成为元朝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的根源,势必会极大损害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一遇到事情,各民族尤其是汉族,自然也就出工不出力了。

03

主观意愿决定客观行动。明白了这个核心,我们再回过去看的时候,就能明白,为什么掌握先进航海知识和技术的汉人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为什么高丽这个三面环海的日本近邻,也不想出多大力,尽搞一些只能在江河航行的平底船来糊弄人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有了这样的胸怀,才有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大唐盛世。相比之下,元朝虽然版图辽阔、旷古烁今,但更像是一堆缺乏粘合剂的积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抢东西的本事天下第一,可整合资源的能力却不敢恭维。

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但不能马上治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意思是说,不能以“马上的思维”治理“马下的天下”。两次元日之战,台风,不仅吹走了是忽必烈一人的光荣与梦想,更吹响了那个马上民族即将败亡的序曲。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江东子弟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元军,民族,忽必烈,中国,日本,汉人,海战,战争,战船,观点评论,元军,蒙古人,汉人,海战,战船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元军,民族,忽必烈,中国,日本,汉人,海战,战争,战船,观点评论,元军,蒙古人,汉人,海战,战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元军,民族,忽必烈,中国,日本,汉人,海战,战争,战船,观点评论,元军,蒙古人,汉人,海战,战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