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个称号可不是拜把子拜来的,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李世民灭了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实实在在打出了“东亚霸主”的气势,用实力打破了各民族之间的壁垒,大大促进了各民族融合。在此期间唐朝也多次对外和亲,有一次就没成功, 国王想娶李世民女儿,李世民向国王要四种动物,导致此国灭亡,究竟是为什么?
先来看看这次和亲的背景,这次和亲发生在贞观十五年(641)。这时的唐朝已经灭过一次东突厥,吐谷浑也被打没了,成了唐朝的属国。和亲的另一方薛延陀部就是趁着李世民和东突厥死磕的时候,投靠李世民然后偷偷崛起的。这时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薛延陀再强大,也根本打不过唐朝。唐朝灭薛延陀只是想与不想的问题,可以说薛延陀能否存在就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
可是李世民可不能草率的就“一念之间”了,他需要考虑到对外战争的成本和战后统治问题。当时的情况就是想要扶持薛延陀当唐朝在北方的代言人,可薛延陀不老实,总想着统一、统一。统一的坏处大家都知道,唐朝也同样不会看着一个庞然大物在自己身边慢慢形成而坐视不管。贞观十三年(639)唐朝为了制衡薛延陀在北方的影响力,尝试重新建立东突厥。
薛延陀一看唐朝这是要分我的地盘啊?与其被一步步蚕食,还不如痛痛快快打一仗呢。打不过唐朝,也不敢打怎么办?打这个新冒出来的东突厥吧!薛延陀联合其他部落凑了20万人,把突厥打的落花流水,最后都跑进长城避难去了。李世民派李绩前去支援,《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纪十二》记载,薛延陀三万人逼近长城,李绩带六千人就击溃了对方,还俘虏了五万多人。
上面的背景清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难理解了。薛延陀可汗夷男一看和唐朝差距太大,害怕了。只能提出与唐朝和亲,希望再次称臣并迎娶唐朝公主。这是的唐太宗李世民可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打是和很难抉择。
打又怕劳民伤财,造成内外局势不稳,唐太宗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唐太宗皇位来的不正,虽然南征北战转移了国内视线,赢得了名声。但贞观十六年(642)太子李承乾就联合侯君集企图用李世民的老套路谋反、篡位。
不打又不甘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薛延陀迟早要反。等到过些年唐朝出点什么别的事情,薛延陀再在背后捅一刀,这简直是个定时炸弹啊。果然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薛延陀一看有机可乘,就趁机攻打夏州。没想到直接被守将击溃,并追出去六百多里。
唐太宗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答应和亲,然后在礼节等琐事上拖一拖,让国内以及北方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当时唐朝向薛延陀提出的彩礼是马、牛、羊、骆驼四样,每样都要了数万头。这批彩礼虽然数目庞大,但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薛延陀也不是拿不出来。可是李世民又在彩礼的交接上耍了个小聪明,让薛延陀负责把彩礼送到灵州。(现在的宁夏境内,可以在上面的地图上根据黄河位置估算一下,距离其实很远)
薛延陀自然达不到要求,这门和亲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根据当时的情况推算,这批彩礼也没到李世民手里,但李世民的战略目标却达到了。后来等李世民稳定了国内和高句丽,就顺便把薛延陀解散了,毕竟实力不在一个等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