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治国严厉,并且也十分多疑。在他在任的后期,大臣们互相猜忌角力,分成了两派。但是这两个派别不似我们理解的派别按照政见或者内心意愿来组成,有点搞笑的是,他们之间是以方言来区分的。严谨一点来说就是按照地区,分为了淮西派和浙东派两个派别。浙东派以我们所熟知的刘伯温为首。而另外一派,大多是随朱元璋创立明朝,多数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
洪武元年(1368年),上演了刘伯温与李党(淮西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一年,朱元璋北巡,命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师。当时的刘基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是帝国监察机构的官员。他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第三把手,一、二把手是汤和、邓愈),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一个叫李彬的人就"犯"了刘伯温,冲突就此拉开序幕。李彬原本并不是一个知名人士,但因为他有关系——李善长的亲信,很快就由幕后转到了台前。
刘伯温一向都是嫉恶如仇的,李彬立刻就被关进了大牢。在事情查实无误之后,刘伯温直接下令将李彬斩首示众。李善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顾不得自己和刘伯温的关系,跑去向刘伯温说情。可是刘伯温根本就没有丝毫松口的迹象,执意要杀李彬以正法纪。还说要将这件事上奏给朝廷,李善长肺都要气炸了,发誓一定要报仇。
第二天一早,他又找到刘伯温,表示,京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雨,既然刘伯温十分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学说,自然知道现在根本不能杀人,否则会惹怒上苍的。刘伯温听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更是坚定的说道:只有杀了李彬,天才会下雨。只是,在他杀了李彬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下雨,这让李善长抓住了把柄,联合亲信朋友一起上书举报刘伯温。此时的朱元璋也算明智,他知道天不下雨并不是刘伯温造成的,也就没有理由来治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