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元末明朝的浙江人,从小天赋极高,读书能做到七行俱下,而且过目不忘,十四岁时便学习春秋经书,这些儒家经典,本身晦涩难懂,初学的人一般只能读通,却不明含义,可刘伯温看了几遍之后便能倒背如流,而且还能解说文义,连老师也十分佩服。刘伯温并不只读四书五经,对于兵书、天文历法尤其喜欢,甚至还学过“奇门遁甲”“六甲天书”等,被当时的人比作是当代诸葛亮。
刘伯温
刘伯温二十三岁中元朝进士,曾在江西等地方为元朝做官,不过由于他十分痛恨豪强劣绅欺负百姓的行为,他廓清了社会风气却得罪了大地主,时常被威胁,甚至有性命之忧,世态炎凉到了这种地步,刘伯温只好选择归隐山林。
不过,刘伯温却一直有着匡扶正义的抱负,因此当出身低微、却有着正义感的朱元璋请他出山辅佐时,刘伯温便不再隐居,而是成了朱元璋手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天下还有三股力量,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元朝,相对而言,朱元璋实力最弱。
在这种状况下,刘伯温提出了“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当陈友谅攻下安徽太平,即将顺流而下进攻南京时,朱元璋帐下的谋臣大多劝朱元璋避其锋芒,弃城他走,唯独刘伯温语出惊人,认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还分析陈友谅虽然兵多,但骄气冲溢,目空一切,甚至觉得“成王业,在此举”。在这种危急关头,刘伯温三言两语便稳定了军心,避免了朱元璋彻底堕落为流寇。
在此之前,朱元璋曾问刘伯温:“为什么天下反元的义军这么多,却大多中途覆灭,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业?”其实,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平天下”的念头,只是苦于破解不了农民军起义的宿命。而刘伯温却直言不讳地回答了朱元璋的困惑,那就是农民军起义都有九条改不掉的恶习,而且还一一名言罗列出来。
刘伯温剧照
一恶:“不敬孔孟,亵渎圣人之道,败坏天理人伦”;二恶:“攻伐无度,形同流寇”;三恶:“时降时反,相互猜疑”;四恶:“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兵法”;五恶:“掠人妻女财产,只知取之于民,而不知养于民”;六恶:“为将者心胸狭隘”;七恶:“为士者缺乏训练,作战形同群殴”;八恶:“胜时聚集,败时作鸟兽散”;九恶:“此义军与彼义军之间,相互猜疑,互相攻伐”。
众所周知,朱元璋就是农民军出身的,所以刘伯温提出来的“九恶”其实就是针对朱元璋的,而且还旗帜鲜明、画龙点睛地反驳朱元璋“虽称义军,实则草寇流贼”。朱元璋听得火冒三丈,“勃然色变”,但又觉得刘伯温所说的都很有道理,所以隐忍不发,还虚心采纳这些建议。在军事和民生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改革,这才让朱元璋出身农民的义军,真正意义上地成了一支仁义之师,国家之师,而这才有了打败陈友谅、力克张士诚,赶跑元朝,开辟大明的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