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历史上真实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上真实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上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当然是真实的。但是,他也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就是坚忍与阴狠!这一面,从玄武门之变可以看出来。因为,他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无辜。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政变。李世民通过这场政变,除掉政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基成为唐太宗,创造了光照千秋的贞观之治。

我们经常从影视剧中看到的玄武门之变,基本上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没什么功劳,还和李渊的后妃搞到了一起。后来李世民权势越来越大,对太子李建成形成严重威胁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联手,三番五次对李世民进行阴谋迫害。但李世民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扭转乾坤。

事实上,李建成和李元吉想除掉李世民,那毋庸置疑。但李世民绝对没有那么无辜!整个斗争过程,其实是他们互相耍阴谋的过程。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什么时候起的,已经没有办法考证。

但是从玄武门之变前发生的一些事来看,他们真正开始针锋相对,大概是在虎牢关之战后。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一战灭了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势力,功劳之大,已经不知道怎么赏。所以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官员进天策府,相当于是小朝廷。

此时,李世民身上的官职和爵位一共有:秦王、天策上将、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三万户!

尚书令是尚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司徒主管全国财政、赋税。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差不多是整个崤山以东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及山东这些地方。

在朝廷里,李世民是臣,但是官位和权力又远超一般王公大臣,手下又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心腹。

是的,能征善战,功盖天下,这些是李世民的优势。

而李世民的劣势,恰恰是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在长安的根基不稳。同时,李世民很多时候更注重武将团体,而忽略了后宫的一些势力。

在长安的根基不稳,就造成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只有800兵将。而东宫和齐王府加起来有数千人。这是李世民的一大劣势!

李世民忽略后宫的势力,平时也和后宫的人不怎么来往。甚至,在虎牢关之战结束的时候,李渊派后妃去洛阳挑选珍宝,李世民不给!

贵妃恨不恨李世民?恨!我们可是你后妈,讲不讲礼数了?

这些贵妃是李渊派来的,李世民不给!这在李渊看来,李世民是有些居功自傲的!

但李世民不给贵妃,有他自己的原因。因为这些是自己的部将拼命打下来的,自己人还没分,人心还没收买。有可能有些东西李世民已经答应给了某个将军了,不能让贵妃们随便挑。所以,李世民不把珍宝给贵妃。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李世民签发了自己的教令,批了几十顷的田地给淮安王李神通。但是李渊的后妃张婕妤的爹,看上了这块地,就让张婕妤去跟李渊要。李渊也批了!

但是李神通硬气,说这是秦王李世民给的,所以他不愿意献出来。

李神通胆子有够大啊,李渊的圣旨他敢不听!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会帮他顶着!

这下,李渊心里就不爽了:你到处收买人心,仗着功劳大,把财宝、土地都给了出去。连我的圣旨都没你的教令好使了!

但毕竟是亲儿子,能怎么办?先憋着!

虽然憋住了,但是,李世民在李渊的心中,好感度像瀑布一样刷刷往下掉。加上平时后妃们添油加醋,李渊平时听到的都是李世民的坏话,自然印象更加不好。

如果说,之前封李建成为太子,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那后面李渊仍是更倾向于站在李建成这一边,那真的是发自他内心的了。因为此时的李渊认为,李世民不识大体,也无法很好地平衡多方的关系。

从这一点看,李建成做得确实要比李世民好。

首先,李建成能够吸引李元吉站在自己这一边。其实李元吉是老三,他如果有什么野心,坐山观虎斗就好了!因为李世民面对李建成,胜负其实很难说。坐山观虎斗,他坐收渔翁之利才是最明智的。但他偏偏老早就跳出来,坚定地站在李建成这一边,与李世民对立。这说明,在平时的相处中,李建成对他更好。而将来李渊挂了之后,他更愿意看到的是李建成登基。

其次,李建成很注重和后宫那群后妃的关系。现代人茶余饭后的眼光,觉得李建成和李元吉结交贵妃,是觊觎后妃的美色。这纯属无稽之谈!他们是皇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干吗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搞这样的事?实际上,李建成和李元吉结交贵妃,是为了树立仁孝的形象。因为,贵妃从辈份上说,是他们的后妈。同时,这些人是李渊的枕边人,平时可以为自己说好话,可以说李世民坏话。因此,结交后妃,是非常重要的斗争手段。

反观李世民,除了手下那帮武将和几个亲信,几乎和谁都相处不下去!兄弟不喜欢他,后妈不喜欢他,还时常把老爹气个半死。

本来嘛,两兄弟之间,互相告一下黑状,也正常。也没有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但是,他们是皇子!他们的利益,不只是自己的利益,他们还代表着各自背后的团体!

李建成,代表着东宫及投靠他的人的利益。

李世民,代表着天策府、秦王府及投靠他的人的利益。

这时,东宫的属官,著名的魏征就提出,秦王功劳太大,太子没有拿得出的功绩!所以,他建议太子去征讨刘黑阀。

注意,这个刘黑阀是李世民打过的,结果他又卷土重来。而李建成如果能把刘黑阀给彻底干趴下,就能证明李建成在领兵方面的才能也不比李世民差。同时,也可以借机抽调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这时候,李渊应该是很想打击李世民的,因为他把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黄河以南、以北各州都拨给李建成处置,李建成有权随机行事。而这些地盘,以前都是李世民说了算的!

没办法,谁让李世民只是秦王呢。

这时候,李渊和李建成,都只是想敲打一下李世民。但是李元吉却忍不住了,想杀掉李世民。但是,被李建成给制止了!

事情到了这儿,慢慢开始有了血腥味了。

李建成就算不想杀李世民,也得自保。就算李世民也不想杀自己,眼前这个心狠手辣的齐王李元吉说不定哪天起了野心……

所以,李建成私下招募了2000多的兵将,镇守东宫,号称长林兵!同时,也征调燕王罗艺的骑兵到自己的东宫来。注意,这些是不被允许的。李建成虽然贵为太子,但也不能在京城养私兵。而且,是背着李渊进行的!这下,轮到李建成惹李渊不爽了。

这件事,被人捅了出来。李渊把李建成叫了去,骂了个狗血淋头!具体,是谁有这样的胆量敢告发太子?告发了太子,又最符合谁的利益呢?

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李世民指使别人干的!但是史书没有记载。姑且认为当时长安也有朝阳群众吧。

这时候,出了一件极为严重的事,差点让李建成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这件事,就是著名的杨文干事件。

杨文干,是李建成的亲信。李建成常常给杨文干送去甲胄,以充实自己亲信的武装力量。同样的,这件事的性质,可以按谋反论处。李建成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所以,他不可能不注重事情的保密性。

但是,这件事,还是被捅到李渊那儿去了!

李渊大怒,以别的理由召见李建成。

但李建成还是知道了李渊召见自己的真正目的是追问杨文干的事情。

有人劝李建成直接造反,也有人劝李建成直接认罪。李建成选择了后者!

李渊质问李建成,非常严厉。盛怒之下,把李建成关了起来,只给他吃粗粮!同时,李渊派宇文颖去召杨文干回京城问话。李渊也不是白痴,当然也是让宇文颖以别的理由召回杨文干。

没想到的是,杨文干直接就造反了!杨文干为什么会反呢?只能说明他已经知道事情败露了,所以造反。

杨文干造反,直接就坐实了李建成造反的罪名。

这时候,李渊打算派李世民去平定杨文干的叛乱,并答应李世民平定叛乱后立他为太子。

李世民出马,当然马到功成。事实上,由于李世民威名太盛,李世民军队还没到,杨文干的军队就先溃散了。而杨文干自己,被部下杀死。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等来自己的太子之位!甚至,李建成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处置。最终的处置结果是: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被判流放。同时,指责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不和睦。

没有太多别的话,但释放了太多信号出来。

一,为什么李渊派人去东宫召见李建成,李建成预先知道了召见他的原因?说明李建成在李渊身边安插有亲信。

二,是谁有能力探知东宫有人私送盔甲给杨文干,还有胆量告发太子?除了秦王的指使,不可能有别人。因为太子趴下,最大的获利者是秦王李世民。

三,宇文颖是去召见杨文干的,为什么要泄露如此重大的秘密,使杨文干知道盔甲的事败露了而起兵造反?杨文干造反对宇文颖有什么好处?

四,李渊知道,因为李建成没有造反的必要,他只需要耐心地等李渊嗝屁就可以了。

五,李建成确实有私送盔甲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对抗秦王府,而不是造反。这也说明,这一系列事情,都是两兄弟不和睦造成的。

事实上,岂止是不和睦啊!简直水火不容!因为李建成被扣上的可是造反的罪名,是死是活,只是李渊一句话的事。

李渊处理这件事,还算聪明,太子府的人和秦王府的人都处置了,并直接说是他们俩兄弟不睦。言下之意:你们两兄弟都不是什么好鸟,事情我都弄清楚了。

这件事发生后,两兄弟渐渐地图穷匕见,水火不容,想方设法置对方于死地。

这之后,又发生了几件事,比如:

李建成建议迁都避突厥,李世民说自己可以对付突厥,不需要迁都。而李建成则联合后妃,向李渊进谗言说李世民是想以抵抗突厥为名掌握兵权;

李建成把自己的顽劣胡马给李世民骑,想把李世民摔死;

贵妃进谗言说李世民宣称自己是天命所归,李世民被李渊召去骂了一顿;

李世民喝了李建成的酒,吐血好几升!

以上这些事,有点蹊跷。因为李世民都是受害的一方,但最终都安然无恙!可是,他并没有反击!

其实这不符合李世民的处事风格!从杨文干事件来看,李世民此前也会主动出击,并且手段也十分腹黑。他没理由一直等着李建成加害,而自己不为所动。

李世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其一,以受害者的身份,从李渊那获得一些补偿。这个不是我瞎猜的,因为李渊真的很同情自己的二郎,所以他希望李世民可以去到陕州以东,建立天子旌旗,和李建成平分天下。应该说,这是一个馊主意。李渊一死,两兄弟肯定大打出手,到时候必定生灵涂炭。李世民是愿意的,李建成不愿意。(我明明可以要一整个大唐,凭什么只给我一半?)所以,这件事也搁置了。

其二,将来李世民出手杀李建成的时候,就可以以受害者的身份,说自己是出于自保。即使防卫过当,别人也不能多说什么。

但这时候,兄弟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了。李世民不好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就从李世民的下属身上入手。

首先,李元吉招揽尉迟恭、段志玄。在吃了闭门羹之后,就向李渊进谗言,杀掉尉迟恭。李渊同意了!李世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下尉迟恭。

接着,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向李渊进谗言,说房玄龄和杜如晦在秦王府鬼鬼祟祟,不知道搞什么飞机。所以,李渊就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秦王府,不许这两个人跟李世民来往。

这时候李渊的态度,明显偏向太子一边。所以,事情拖到这个程度,他不能为了搞什么平衡让两股势力继续严重内斗了。

二选一,必须做出选择了。不然李世民始终认为自己有机会!

李渊的态度,李世民自然也看出来了,所以,在和谋士商议之下,觉得必须行动了。

行动的目的,不只是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还必须控制李渊!因为他现在是不认可李世民的。

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没闲着。他们借着突厥的进犯,请旨让李元吉出征。同时,要求调走秦王府的尉迟恭、段志玄等猛将。这是要彻彻底底地把秦王府抽个干干净净啊。

李建成还和李元吉密谋,在为李元吉践行的时候,杀掉李世民。

和之前多次迫害一样,这次李建成依然没有得逞。因为,这个绝密情报,被东宫属官王晊给送了出来,李世民知道了这件事。

能够参与如果机密的事,说明王晊绝对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就是这么重要的心腹,被李世民给收买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前李建成多次迫害李世民,李世民总能安然无恙。

如果说李建成比李世民更善于搞关系,那李世民就是比李建成更善于搞间谍工作。

之前的杨文干事件,以及这次王晊盗出情报,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真正最致命的,还是另一个间谍!

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

因此,李世民决心先下手为强!他命令房玄龄和杜如晦回秦王府商议起事的具体事宜。

房玄龄和杜如晦拒绝了,因为李渊曾经下旨,不允许房玄龄、杜如晦两个人和李世民来往。

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了他狠辣、果敢的一面。

李世民让尉迟恭带着剑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如果他们再拒绝,直接杀了他们。

房玄龄和杜如晦连向李渊求救、告密的机会都没有,乖乖地来到秦王府,被拉上了贼船。

这时候,李世民文有房杜、武有尉迟恭,还掌握了关键的人物——玄武门守将常何!这个人,也是我说的最关键的间谍。

有意思的是,李建成一直以为常何是自己人。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认为李世民不敢乱来。

因此,李建成继续使出一直没有奏效的办法:告状!

这时候,掌管天文历法的傅奕向李渊密奏,说天象显示,秦王当有天下!

一般这种事,如果傅奕自己信的话,他应该去找李世民,讨拥立之功。而他是找李渊,说明这个事是不靠谱的,只是为了告状而告状。

他一个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谁当皇帝关他P事。如果李渊没有整死李世民,那李世民一定会报复傅奕。傅奕又何必自找麻烦?

唯一的解释,傅奕被李建成收买了。

当然了,由于李渊这时比较偏向李建成这边,所以,他信不信都好,还是把李世民叫来质问。

李世民正在准备兵变的事,此时被这个事搅了一下,也有点慌。

李渊当然不会杀李世民,但是他只要随便处置一下,比如说关几天。然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又推波助澜一下,李世民会被告成什么样,真不好说。

危急之际,李世民灵机一动。我也告!

于是,他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和后妃有染!

窝糙!你说什么?

李渊是怒不可遏!儿子当面说自己被戴绿帽,换谁谁受得了!

于是“秦王当有天下”的罪名被暂时遗忘,李渊下旨让三兄弟第二天早上进宫对质!

李世民争得就是这一晚上的时间!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李世民在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安排下,提前进入玄武门埋伏。等李建成李元吉出现的时候,伏兵尽出,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做了这事之后,尉迟恭敬披着血渍、带着兵器进宫,以保护李渊为名,拜见了李渊。并报告了太子和齐王谋反被秦王诛杀的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由李渊控制了。玄武门被李世民控制,整个皇宫就是李世民说了算。李渊的命,是握在李世民的手里的。

最终,李渊下旨让太子和齐王的人放弃抵抗,然后将禁军交给李世民管理。

至此,李世民完全控制了局势。

随后,李世民做了一件在现在看来非常残忍的事。他,杀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

当然,很多人会说,李世民很残忍。但我们不能以普通人的思维格局去定义一个政治家的善与恶。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杀掉这些人,忠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会拥立他们的后代来造反,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到了那时候,死的人就更多了。

我完整地介绍了玄武门事变的经过,大家可以看到,李世民,除了雄才大略,也有坚忍、阴狠的一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李渊,评价,李世民,历史,唐太宗,李元吉,李建成,太子,时候,观点评论,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李渊,评价,李世民,历史,唐太宗,李元吉,李建成,太子,时候,观点评论,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李渊,评价,李世民,历史,唐太宗,李元吉,李建成,太子,时候,观点评论,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