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不论哪方面都是一个全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就是最先进的代名词。
直观一点说吧,就好比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
当时的大唐俨然是各个国家的偶像,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各个国家不断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学习,世界各地的商贾车水马龙的聚集到了大唐,真的是万邦来贺的盛世景象。
“大唐盛世”是中国人永远不可磨灭的追忆,那种歌舞升平,万邦来贺的辉煌,即使到现在,带给中国人的都是自信与骄傲。
然而可惜的是,这个“盛唐气象”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突然爆发的“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多的时间,近乎要掉唐朝半条命。
毋庸置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之后,盛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中晚唐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败局面。
正是这场战争将唐朝的命运拦腰折断,前半段是盛世繁华,万邦来贺,后半段却变成了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更要命的是,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到宋朝统一全国为止,这个分裂时期接近六十年。由于战乱不断,人口持续大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来说,影响是负面的。
如果没有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那大唐盛世仍然会延续,经济文化仍然会发展,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必然会作出更正面的推进。
然而,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叛乱的整个过程,却会发现比惨重的后果更让人痛惜之处:大唐完全可以在叛乱开始阶段就迅速平息,盛唐本来可以延续。
然而,一场荒谬的不可思议的战役,让本已近乎山穷水尽的安禄山柳暗花明,也把唐朝直接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局面,开始了长达七年多的战乱。
这场战役的名字叫“灵宝之战”。
1
公元755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九),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幌子,起兵造反。自己手里的唐兵,加上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兵力,满打满算15万人,号称20万,从范阳(今天的河北保定涿州市)起兵。
大唐帝国自立国以来,歌舞升平了100多年,早就刀枪归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军事松懈。
久疏战阵的大唐军民,在这群早有准备的虎狼之师的冲击之下,一下就被打蒙了。河北没用几天就全境陷落。
安禄山叛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到十二月十三日,就攻占了大唐的东都洛阳。从起兵到攻占东都洛阳,仅仅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
乍一看这局势,好像是大唐帝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实际上并非如此。
大唐是在没有丝毫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的情况下,被打蒙了。正逢盛世的大唐,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碾压叛军绝对没有问题。
任何一个朝代,造反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安禄山造反更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军事上,当时的大唐,有名的军事将领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等人,都是靠赫赫战功拼出来的猛人,论军事能力都在安禄山之上。
在经济上,正值开元盛世,国富民强,国库充盈,自然不是以河北范阳为大本营的叛军可以比拟的。
在道义上,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平,谁会去支持杀人放火的叛军?更何况安禄山一直为人奸诈无常,为当时绝大多数官员所反感甚至厌恶。
因此,尽管安禄山起兵造反让人震惊,却绝对没有到让朝廷绝望的地步。按部就班地进行镇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唐玄宗李隆基在获悉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后,相当震怒。敢于挑战如日中天的大唐的权威,是唐玄宗所不能容忍的。他立即做出了反击的部署。
按照部署,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在叛军西进的路线进行防守狙击;
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和荣王李琬带兵进行东征。
安史叛军在各个战线也是惨遭阻击,损失惨重。
猛攻河南睢阳的四万叛军,被驻守睢阳的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生生地阻击了60多天,损失惨重只能选择暂时退兵。
叛军大本营的河北地区,有十七个郡响应颜杲卿、颜真卿的起义,对叛军的后方实施了重大的打击。
名将李光弼和郭子仪先后率兵至常山(今河北正定),多次击败史思明。在嘉山战役中,史思明的五万大军被斩首四万,史思明侥幸逃走。
退一万步讲,京城长安的东部门户,有潼关天险,即使叛军攻到潼关,也绝无突破的可能。只要确保京城无虞,大唐王朝就没有问题。
当时的对战路线图,安禄山并没有优势
因此,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是信心尽失,甚至想退回范阳老巢。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不出一年,安史叛军必然会覆灭。对大唐来说没有伤筋动骨,大唐盛世自然可以继续延续。
如果是这样,安史之乱,只不过是大唐王朝历史中出现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灵宝之战前的局势图
然而,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谁也想不到的是,长安的门户潼关,如天险一般只要坚守就绝无突破可能的潼关,奇迹般地让安禄山夺取了。
叛军起死回生,唐朝坠入深渊。
2
在攻占洛阳后,自我感觉良好的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自称大燕皇帝。
然而,作为唐朝名将的封常清、高仙芝首先倒下了。不是被叛军干掉,而是被唐玄宗下令杀掉的。
理由是洛阳兵败。
洛阳兵败其实并不能把责任推到高、封二人身上。一者是唐军应战过于仓促,加上军队久疏战阵,且很多是新募兵,战斗力不高。二者是洛阳地处平原,无险可守。
但是唐玄宗受不了。作为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他可能在想:以我大唐之威,竟然连这点叛军都搞不定!真是废物!
大战之前自毁长城。这是唐玄宗的失误之一。
杀了高、封二人之后,唐玄宗选择了哥舒翰率军镇守潼关。
这时的战局情况是这样的:
郭子仪与李光弼出击河北,直挖叛军的老巢。接着从河北南下,截断了安禄山回范阳的撤退路线。
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死守潼关,截断了安禄山西取长安的前进路线。
其它各路援军开始赶往潼关,准备形成合围之势。
至此,安禄山起兵未久,就陷入了“进无所攻,退失巢穴”的绝境。
在这关键时刻,唐玄宗下了一道影响了唐朝历史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命令:令哥舒翰放弃固守,领兵出击,消灭安禄山!
这绝对是一个愚蠢到极点的决定。为什么?看看潼关的地势就明白了。
潼关到东面的函谷关,是一个狭长地带,军队难以展开。如果是固守潼关,安禄山的叛军即使再多,也用不上力。
潼关到函谷关的狭长地带,易守不易攻
同样的道理,如果唐军出击,即使人数再多,也是无法施展,很容易就会限于被动。在狭长地带的两边,北有黄河,南有山岭。如果叛军在山岭设下埋伏,这样的狭长地带,唐军的人数优势反而会带来毁灭性的连锁反应,前后军互不衔接,很容易全军崩溃。
作为名将的哥舒翰,对这个问题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
唐玄宗做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容忍不了安禄山挑战他的皇威,他求胜心切,想速战速决以显示大唐王朝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按照唐玄宗收到的情报,说叛军在陕郡的兵力不到四千。
在杨国忠的鼓动下,加上错误的情报及判断,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郡和洛阳。
哥舒翰回奏说:
“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赢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
意思是说,
安禄山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现在造反岂能没有准备。这肯定是诱饵,如果去的话就中计了。
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上书反对潼关守军出击,而是建议固守,由他们继续领兵攻击叛军的巢穴—范阳,让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必然崩溃。
不管是哥舒翰,还是郭子仪、李光弼,但凡唐玄宗听取了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安禄山就完了。
但唐玄宗谁的也没听,坚持出击的命令。哥舒翰痛哭失声,带病出兵。
事情的发展完全在哥舒翰的意料之中。
叛军将领崔乾佑把精兵埋伏在了狭长地带的险要之处。唐军与叛军在灵宝相遇后,叛军一触即溃,唐军乘胜追击。这一追,就进了叛军的伏击圈。
崤函古道,道路极其狭窄,难以展开军队
一场军事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伏兵先在山岭上射下滚木檑石,唐军在隘道中人挤人,连枪矛都难以使用,更不用说去对付山崖上的伏兵。
哥舒翰想要以毡车开路,再用骑兵先冲破安史军防线,打出隘道,但是连天气也不站在唐军一方。这时刮起东风,崔乾佑焚烧了数十车草木,让唐军阵中完全被烟雾覆盖,唐军士兵无法视物,极度的慌乱让官军开始自相残杀。
这时候,崔乾佑的同罗骑兵从山谷中绕道而出,从唐军的后边进攻,唐军的阵型被彻底撕裂。唐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
失败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狭长的地形让唐军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这时候已经不是战斗了,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最终,唐军的二十万大军,最后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人。
这就是改变唐朝历史的“灵宝之战”。
潼关天险的失守,让安史叛军从势如累卵转危为安,也让大唐王朝的京都长安直接暴露在了叛军的铁蹄之下。
没用几天,长安就直接告破。
这才有了后来的唐玄宗逃亡西蜀,唐军苦战七年才得以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消亡,严重地破坏了唐朝的经济发展。
从此唐朝一蹶不振。虽然唐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但是当年的盛唐景象,已是追忆了。
而灵宝之战的前因后果,也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来胜券在握的大唐王朝,阴差阳错的因为一场小小的战役,从此由盛转衰。
这段历史,不由得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