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朝一直都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随着了解越来越多,对于宋朝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一方面这个朝代仿佛是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封建王朝之中是个奇葩的存在,在另一方面,宋朝又是个没有实现大一统在辽国手下苟延残喘的朝代。
宋朝的文人辈出,但是武将却寥寥无几,就算是最后宋朝被元朝取代,也从宋朝开国的时候就埋下了祸根。
重文轻武的局面形成有其中历史原因,因为赵匡胤本身靠着武将上位,而且唐朝的祸乱也是由藩镇割据开始,简而言之,赵匡胤觉得武将掌权才是祸乱的根源,所以从最开始就重文轻武。
而在一代一代发展过程中,武将的职责慢慢被文臣所替代,甚至在打仗的时候,要不就是武将身边带着监军,要不就是文臣直接去打仗。
但是在大宋和周边国家发生摩擦,出现“侵耕”和反“侵耕”时,宋朝的战争策略却屡屡失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侵耕和反侵耕,地理位置劣势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般都会有主要的朝代占据疆域的主要位置,也就是中原地区,对于很多人皇帝来说,中原是最终的归宿。
西夏和宋朝交界
在古代时期就已经流行“逐鹿中原”,一直以来,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小国君,也对中原地区有很大的渴望,这主要是因为中原地区,物产丰饶,生活优渥。
在秦始皇修建长城之后,将蛮夷拒于长城之外,城墙高耸,天险艰涩,外民族不再进入关内,所以很少发生侵耕和反侵耕事件。
所谓侵耕就是外民族对于宋朝边境农业的侵占,反侵耕自然就是宋朝将外民族赶出自己的地盘。
那为何宋朝对于侵耕和反侵耕习以为常呢?其实这和宋朝的地理位置有关系,作为一个没有大一统的王朝。
宋朝的地理位置和西夏国交界,并且没有像是长城这样的人工屏障,交界处只是简单地种了树。
即使在西夏国人民恪守本分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瓜田李下的土地纠纷,何况西夏国人们生来彪悍,边境就容易起冲突,在这样的冲突之下,就容易发生侵耕和反侵耕。
生活在边境的人们,苦不堪言,就算是当时有相关的律法规定,不想和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所以宋朝会对侵耕这件事情进行处罚。但是宋朝的律法并不能约束西夏国的国民。
而且在古代时期,一般来说执法比较困难,毕竟山高皇帝远。所以在两国交界的人民就会互相过界。
“自兵兴以来,边人乘利侵垦,犬牙交错,或属羌占田于我境之中。"
这是《宋史》中对于西夏和宋朝侵耕问题的记载。
西夏
可见在西夏或是宋朝时经常发生这种问题,虽然朝廷严厉约束,但是还是不能禁止,甚至西夏的臣子还会告状告到宋朝来。
这种边境问题的不断摩擦其实是西夏和宋朝关系的不断变化而成,再加上宋朝军民心中也有对于西夏人的愤恨。
西夏从一个十分小的国家慢慢坐大到可以和宋对峙,宋朝自然也不甘示弱,所以宋朝官吏也会任由百姓发生摩擦。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宋朝在文人治国方面所缺少的全局观,致力于细小方面的得失,才导致这样的情况。
文人在治国方面的精雕细琢,不仅反应在侵耕和反侵耕上面,而且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表现。
二、宋朝士兵强壮,战争时胜时败
宋朝的问题不仅反映在侵耕和反侵耕上,更反映在军队和战争中,这种精雕细琢的作风,一直围绕在宋朝的周围。
1. 宋朝士兵来源,禁军强壮
虽然很多人对于宋朝一直都有弱宋的印象。但是事实上,宋朝的国力并不弱,士兵本身也不弱。
宋朝军队
作为一个募兵制的国家,宋朝对于士兵的待遇一直都很多好,毕竟能够只有钱多才能吸引别人当兵,相应的对于士兵的个人要求也要高很多。
不仅身高上有优势,在力气上也有优势,才可以在征兵时脱颖而出。
“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
这是《梦溪笔谈》中对于宋朝士兵的记载。
也就是在宋朝的士兵,力气甚至能够抵得上两个魏武卒,在完全肉搏的状态下,宋朝士兵占有的优势不可谓不大,那么为什么还会在打仗时总是失败呢?
2. 宋朝战争频繁,胜少败多
研究宋朝的战争就可以知道,其实宋朝在和辽国、西夏国的对峙过程中,一直都是胜少败多。
宋朝又有钱,又有强大的士兵,为什么还总是失败呢?
“一岁所用养兵之数,常居六七,国用无几矣”
这是《宋史》中对于宋朝军队的记载,可见宋朝的士兵数量之多。
人又多,质量又高,就算是用人海战术填补战场。宋朝也不至于给当时其他的国家俯首称臣,在当时而言,虽然宋朝人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脑袋灵光,又会做生意。国家治理的又好,本来应该欣欣向荣的国家,为何会在辽国和西夏国的夹击下,苟延残喘呢?
其实这是宋朝文人当政的弊端,在宋朝成立之初,就是文人当政,宋朝的文人承平日久,已经不具备当初的血性。
宋朝文人
一直缺少精神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的。在宋朝和西夏国的对峙期间,很少是宋朝出兵攻打别国。
一般都是应对别国的入侵,正是因为这样宋朝的文人缺少血性,越来越习惯精雕细琢,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三、文人精雕细琢,缺乏机动力量
其实宋朝主要的弊病是精神意念并不强大,长久的和平已经腐蚀了宋朝文人的内心。种种吉祥度可以表明,宋朝全社会都弥漫着这种得过且过的风气。
甚至在宋朝文人的诗中,也一直都是用妇人自比,缺少男子气概,这种弊端在战争中更是显露无疑。
1. 好水川之战,缺乏机动力量
好水川之战在宋朝的战争史上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争,毕竟这一战奠定了西夏崛起的基础。
这一战也打落了宋朝在疆域版图上崛起的可能,其实西最开始的存在感十分的弱,只是宋朝的一个附属节度使,国力衰微。
好水川之战
但是宋朝和辽国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遏制西夏的发展,反而任由其坐大。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西夏慢慢强大起来,而后在对宋和辽的战争中胜利,才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这场对于宋朝的奠基之战,就是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开始是小胜,西夏军撤退,然后宋军追击,中了埋伏,损失惨重。
当然这是好水川之战的简述版,事实上,好水川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军队缺乏机动力,只能小打小闹,一旦打起大仗来,宋军就非常被动。
在好水川之战中,宋军沿山南下,然后再顺着河流西进,最后和西夏军相遇还是要北上。
在这样的行军方式下虽然安全,但是同样的,也牺牲了自己的机动性和速度。
在古代那个军事还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行军路线,一定意义上已经造成了宋军的被动。
你还没走到正面战场,人家已经设好了埋伏,这样的仗要怎么打?
兵贵神速,宋军的主要弱点并不是在于士兵,而是整个作战计划的制定。
辽末燕京之战
“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
这
是《宋史》中对于好水川之战的记载,可见宋朝的士兵并非不英勇,只是宋军的策略有问题而已。
2. 辽末燕京之战,毫无战意
燕京之战时辽国已经一分为二,宋朝和金国约定各自吞下辽国的一半。可是在出兵的时候,宋朝压根就没有想过真的要打辽国。
只希望能兵不血刃的收复故土,这也是宋朝人的天真之处。
金国在看到宋朝人面对将死的辽国都畏缩不前的时候,已经对于宋朝有了不小的歧视。
而后在宋朝已经走进燕京的时候,居然在辽国只剩下残兵残将的时候,被辽国打出了燕京。
转而向金人求助,这让刚刚成立国家的金人充分的感受到宋朝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
所以在和宋朝的交往过程中,不停地提出对于宋朝的要求。
宋朝在辽国已经灭亡的情况下,为了不和金人翻脸,竟然答应了金人岁供的要求。
这是因为宋朝完全没有打仗的意思,更是因为在长久的统治中,宋朝的统治者已经缺乏一统天下的气魄。
最终宋人养虎为患,被金人取而代之。
结语:
宋朝的军事力量其实一直都不弱小,在募兵制的基础下。宋军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应该在战场中节节失利。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治国的人偏于文弱,没有雄心壮志。
这不仅在战场上如实的反映出来,也同样在宋朝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反映出来,侵耕和反侵耕问题的处理,也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着眼于细节的性格。
这样的精雕细琢,在治理国家中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坏处,但是却不利于统治者的心胸和眼界的开阔。
正是因为这样,宋朝才会在主要的战争中失利,错失变得更加强大的机会。
参考文献:
《宋史》
《梦溪笔谈》
《宋夏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