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奸臣误国英雄死,千古遗碑夕照明”历朝历代都有令人痛恨的奸臣,而在明朝也有一人,他为四大罪臣之一,而且此人的罪孽深重,最后他的下场就是被李志成用酷刑折磨五天五夜后,脑裂而死,此人就是魏藻德。
据史料记载,在明王朝经历生死攸关之时,崇祯帝在思虑多日最后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他必须要舍弃关外土地,命令吴三桂带军队回京城援助自己。但这时崇祯帝心中也打起鼓来,因为他不知道吴三桂的这支军队战斗力到底怎样,也不确定他们是否能够击退李自成的军队。
所以随后崇祯帝变下令让吴三桂的父亲进宫。其实吴三桂父亲的仕途有一半是凭借着自身的军功,有一半也是靠着祖上家族联姻带来的荣耀。据史料记载在祖大寿投降后,吴家就成了整个辽西走廊人人惧怕的豪强。不过也有令人疑惑的地方,那就是吴襄把他们家拥有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分给了他的几千个家庭,这也不禁让人怀疑,为何这几千家丁能得无香如此器重?
事实上吴襄也不仅为这几千家丁分地,按照他自己所说,即便他们全家人吃的是粗茶淡饭,但也要让这3000家丁酒足饭饱。
即便自己全家穿的是粗布衣裳,但是这三天家丁穿的也都是绫罗绸缎。
而吴襄之所以对这些家丁百般好,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刻这些人能够为他拼死拼活。事实证明,这几千个家丁的确像吴襄所说的那样,在1630年建昌之战时,这3000家兵誓死保卫吴家,这才让吴襄能够从几万清军手中脱逃。
正因为如此,吴襄才自信满满的对崇祯帝说,李自成虽有雄军百万,可是真正具备战斗力的只有那几万。但也别小瞧他那3000家丁,完全不输几万勇士。但吴当时襄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当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为他这些家丁们凑足百万军饷。
而这个要求也让崇祯帝犯了难,其原因就是府库已经无钱,即便是收进拼凑最多也只有二三十万银两,可眼看李自成百万雄军逼进,崇祯帝也只好求助各位军旗大臣,希望他们能够慷慨解囊。
据了解,当时崇祯帝四处筹集银两时,魏藻德尤为出力,这也让崇祯帝非常感动,可是其他的文武百官却没有积极响应魏藻德的号召,因为那时候这些文武百官都信奉一句话:饷不出京。
通常来说如果有军事要员想要请求拨军饷,那么仅需要按数去户部领取即可,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单纯,因为掌管饷银的官员本身就有贪念,总是计划着吃回扣,所以那些军事要员也明白,为了能够领走饷银,他们也必须拿出20%~30%来打点这些管理人员。而且这些军事要员在领走军饷以后,也不会顺利回到边地,他们还会拿这笔钱给上头行贿,以此来获取庇护。
所以在一层层剥皮之下,最后到士兵手中的响应并没有多少,为此早已深知套路的各位官员自然不愿意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填补这些无底洞,但当朝廷一再逼迫之时,这也加剧了皇上与臣子之间的矛盾,更引发了群臣的不满。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也让崇祯帝的凝聚力和威望大大削减,所以后人也将当时大肆推行捐饷的魏藻德称之为明朝四大罪臣。
其实在魏藻德掌权时,明朝也仅剩一个月就灭亡,虽说他本人并没有什么过于突出的政绩,但也没有哪些令人痛恨的罪行。唯一能够拿出来说的就是当时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商议事情,崇祯帝想和魏藻德商量,但是魏藻德却始终一言不发,不肯为崇祯帝背黑锅,这也让崇祯帝愤怒不已。
等到后来李自成攻进内城后,也将崇祯帝逼的自缢。而在崇祯利死后明朝灭亡,当迎来新的政权时,魏藻德也没有受到重用。且在李自成登上皇位后,更是直白的质问魏藻德为何不殉国?虽然魏藻德回复称:方求效用哪敢死?但是在崇祯帝自缢身亡之前留下的遗言中能够感受到他对魏藻德的失望,而且还直接指责魏藻德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凶手。
//i1.go2yd.com/image.php?url=0Tu0llheAB
结语
事实证明,最后魏藻德确实也没有好下场,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魏藻德也被缉拿入狱,因为交不出足额银两,他也被李自成下令用酷刑折磨了整整5天5夜,最后因脑裂而惨死狱中。
《东松庵观岳武穆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