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托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福,让“皇叔”这个称呼尽人皆知。其实在明朝,“皇叔”这个称呼是不能随便乱用的。比如因为明武宗朱厚照绝嗣,朝廷让他堂弟朱厚熜从安陆进京继位。然而在皇太后张氏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看来,朱厚熜只有过继给伯父明孝宗朱祐樘,才能以武宗弟弟的身份入继大统。
于是礼部尚书毛澄上奏,认为新天子应该称伯父孝宗为“皇考”,称生父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毛尚书的理由很充分,本朝祖制,皇帝对尊长只称呼为“伯父”或者“叔父”,前面不加“皇”字。所以现在让陛下称呼兴献王为“皇叔父”,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不要给脸不要脸。
兴献王称号,臣等前议皇上宜称为皇叔父兴献大王,自称侄皇帝名。实以宋儒程颐之说,有可据也。本朝之制,皇帝于宗藩凡在尊行止称伯父、叔父,自称皇帝而不名。今皇上称兴献王曰皇叔父,曰大王,又自称名。尊崇之典,可谓至矣。—《明世宗实录卷二》
兴献王这个“皇叔父”,和明世宗朱厚熜之间自然是假的叔侄关系。那么大明皇帝和他们真正的嫡亲叔父之间关系如何呢?整个大明王朝276年时间里,总共出现了五对嫡亲叔侄,他们之间又有哪些故事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与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和马皇后之间共有五子二女,分别是懿文皇太子朱标、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
朱允炆登基之时,父亲朱标、二叔朱樉、三叔朱棡已经去世,剩下的嫡亲叔父只有燕王和周王二人。明初实行亲王戍边的国策,如燕王朱棣不但坐拥战斗力剽悍的王府三护卫,还能节制北平都司军事。这样强大的实力,自然会让大侄子朱允炆心生忌惮,必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燕王长久以来名声良好,朝廷一时找不到把柄,于是打算从他的亲弟弟,也就是皇帝的五叔周王朱橚着手。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嗣封曹国公李景隆打着备边的旗号率军北上,中途突然包围开封周王府,以谋逆的理由将周王一家老小全部锁拿回京。
不但如此,朱允炆还特意发敕书给四叔朱棣,让他给周王定罪。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定罪,于心不忍。脱罪,正好中了朝廷的奸计。于是燕王左思右想,写了一封全是废话,但绝对政治正确的回信,算是把这事暂且遮掩过去。
建文帝无奈,也只能先将周王废为庶人,再将其一家发配云南。朱允炆对五叔有多狠,我们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妻子异处,穴墙以通饮食,备极困辱”。
燕王虽然想着猥琐发育,朝廷却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在建文君臣的极限施压之下,朱棣不得不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朝廷势大,燕军虽屡战屡胜,但所辖之地不过北平一地而已。故而朱棣也曾多次给皇帝大侄子上书,打出自己是“兴宗康皇帝同产弟”的这张亲情牌,希望能够朱允炆能够放自己一马。
不过这场历时三年的靖难战争,最终以燕王胜利,建文帝失败而告终。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将靖难大军放入城中。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殉国后,四叔朱棣还不忘假惺惺哭一嗓子,顺带讽刺一下大侄子。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亮而遽至此乎?”—《明太宗实录卷九下》
周王朱橚与明仁宗
亲哥登基,朱橚自然也重获自由并且复爵周王。整个永乐朝,朱棣都对弟弟极好。其他亲王的生日自己过,周王的生日,皇帝会特意派驸马去送礼。不过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爆发了一场疑似谋逆案,朱棣趁势削去了弟弟的王府三护卫。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驾崩。扈从大臣一面秘不发丧,一面让大学士杨荣和御马监少监海寿奔赴行在向皇太子朱高炽报丧。八月初二日,皇太子收到大行皇帝遗诏之后,这才报讣天下各王府。
年事已高的周王朱橚听闻噩耗之后悲痛欲绝,立即向新天子仁宗朱高炽上奏,要求进京奔丧。不过这位周王殿下也已经六十四岁高龄,大侄子生怕他嘎在半道上,特意回信让叔父不必远道跋涉。
壬申,周王橚奏请躬大行皇帝几筵行祭礼。上遣书答曰:“叔同气哀感之情,至诚且切。但高年远道跋涉之劳,非独侄有所未安。计大行皇帝圣灵亦未必安也,宜止不来。”—《明仁宗实录卷二》
仁宗对待周王这位五叔,可比堂兄建文帝要好得多。他在继位之后封赏宗室,其中周王岁增米五千石,合计二万石。这二万石悉支本色,里面可没有滥竽充数的大明宝钞,确实是莫大的恩典。
不过此前仁宗的担心叔父的身子骨,没想到自己倒先于周王驾崩。而在宣宗继位不久,周王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闰七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宣宗为叔祖辍视朝二日,赐谥曰定。谥法“纯行不爽”曰“定”,也算是对朱橚一生的盖棺定论。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与明宣宗
仁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朱棣和徐皇后一共有三个儿子: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对于朱瞻基这位新天子来说,他那两位野心勃勃的叔父,就是眼前最大的祸患。
二王自永乐年间便存着夺嫡之心。结果汉王在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因为私下募集三千死士,而被朱棣削去二护卫,打发去山东乐安州就藩。赵王则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策划了一场未遂政变,导致赵王护卫中间层力量被清洗一空。
和当年的燕王相比,现如今汉王和赵王的实力严重不足,但是大侄子朱瞻基却并不打算放过他们。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汉王以朝廷变乱祖制为由,在封国乐安州起兵造反。然而这位在靖难战争期间战功赫赫的名将,似乎一下子不会打仗了,就龟缩在小小的乐安城中,等着大侄子来收拾他。
今朕亲征,其新聚之众已胆落,又敢出战乎?况天下无事,无故弄兵以毒生灵,天地、祖宗岂容之?大军一至,即成禽矣。—《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结果宣宗亲率大军御驾亲征,两天时间便攻破城池,将二叔一家全部废为庶人,然后带回北京,关押在紫禁城西安门内。汉王的最终结局,据说是被大侄子给做成了烧烤。
班师途中,户部尚书陈山建议“移兵彰德”,一鼓作气将赵王一同拿下。宣宗考虑到皇祖毕竟就三个儿子,要是把汉王和赵王一起干掉,只怕将来九泉之下见了朱棣不好交代。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宣宗将文武大臣弹劾赵王的奏章,打包给这位三叔快递过去,让他自己决断。赵王很听劝,立刻上交剩下的所有王府护卫,终于给自己换来了一个在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八月善终的结局。
伏惟陛下天地之量,容臣旧恶,当图自新。然兵卫未除,恐人言未弭。谨以常山中护卫及群牧千户所官军并仪卫司官校归之朝廷。伏望矜从,使得自安,即拜陛下保全之德。—《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五》
越王朱瞻墉、襄王朱瞻墡与明英宗
仁宗和张皇后之间共有三个儿子:宣宗朱瞻基、越王朱瞻墉和襄王朱瞻墡。由于宣宗子嗣不旺,故而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仁宗系诸王就藩之时,越王被留在京师作为备胎,襄王则就藩长沙府。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英宗朱祁镇年仅九岁,故而越王仍然被留在北京,一直到他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六月去世,始终都未曾之国。
壬寅,越王瞻墉薨。王,仁宗昭皇帝第三子,太皇太后出也。永乐三年生,二十二年册封,未之国。至是薨,年三十五。—《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六》
《明史》给了襄王一个"庄警有令誉"的评价,而在宣宗驾崩之后,宫中甚至有流言称太后准备立亲儿子襄王为新皇帝。故而英宗在继位之后,于正统四年以襄王在万寿圣节找道士扶鸾之事,对其好好进行了一番敲打。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反而在土木堡做了人家的俘虏。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以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文武高官几乎全部殉国,甚至皇帝都落到了瓦剌人的手里。大明立国近百年,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社稷覆灭。
在"国赖长君"的呼声中,英宗生母孙太后曾有意迎襄王入京继位,至少也要让其监国。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文官们的胁迫之下,孙太后最终只能尊英宗为太上皇帝,而让宣宗庶子郕王朱祁钰继位。
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不果召。瞻墡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在南宫蛰居七年的太上皇帝发动政变,重新夺回了皇位。由于当时传言于谦、王文等人企图迎立襄王为帝,史称"帝颇疑瞻墡"。好在此后英宗在宫中发现了襄王请求立皇长子为帝,以及要求郕王善待太上皇帝的两封奏章,才打消了对于叔父的疑心。当然为了彻底解开心结,英宗还是召叔父入京面见。
叔父云欲亲行朝觐,本不敢烦远来。第念先帝同气至亲惟叔父,宗室至贤亦惟叔父。于情于谊,不可不重欲得一见以笃亲亲。—《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六》
此后这对叔侄一唱一和,仿佛二十多年来突然发现了对方的好。英宗生日,襄王派人送来贵重礼物:玲珑碧玉带。英宗染病,襄王派女婿刘隆带上药方赶赴北京进献。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襄王再次进京,叔侄二人开怀畅聊之际,英宗还给了叔父几项特权:
其一、两淮运司每年官舟载白盐三百引送襄府供给,皇帝特地声明“不为例”,意思就是别家王府不要眼红。其二、襄王庶长孙朱见淑被特旨册封为襄世孙,赐与郡王冠服。其三、襄王每年均可出城游玩,无需向朝廷申请。
桩桩件件,都是莫大的恩惠。而且在襄王辞行之日,英宗不但亲自送到午门,还一直目送叔父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才怅然若失地回宫。到了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英宗再次邀请叔父进京,已经五十七岁的襄王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实在是跑不动了。
六年又召,以老辞。岁时存问,礼遇之隆,诸籓所未有。—《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英宗,叔侄之间这段“真挚”的友谊才戛然而止。日后襄王去世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正月,享年七十三岁,谥曰宪。
崇王朱见泽与明孝宗
英宗原配钱皇后无子,他和周贵妃(即日后的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之间共有两个儿子:宪宗朱见深、崇王朱见泽。
朱见泽生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四月,当时英宗尚被软禁于南宫之中。夺门之变后,朱见泽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三月被封为崇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之国汝宁府(府治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宪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对于从小丧母的孝宗来说,崇王这位嫡亲叔父,和他之间血缘关系最近。不过由于孝宗的身份直到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才被承认,他和崇王很可能从未谋面。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十月,是太皇太后周氏六十岁的大寿。崇王向朝廷上奏,援引当年襄王进京的旧例,希望能够进京为母亲祝寿。襄王是英宗亲叔父,崇王也是孝宗亲叔父,这个例子引得很恰当。然而礼部表示汝宁府地方灾伤,崇王未可轻动,孝宗于是就坡下驴“贻书止之”。
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太皇太后病重,崇王再次请求入京探视老娘。明朝以孝道治天下,母亲病了不让儿子来探病,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但是文官们表示太皇太后都快圣躬康复了,崇王殿下来京途中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你看看这帮人,嘴巴又毒,又惯会胡说八道。崇王十月上奏,太皇太后直到次年三月才痊愈,中间的窗口期长达半年之久。
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七月,老太太亲自出马,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也活不了几年了,就想再见一眼亲儿子。祖母开口,孝宗自然不能当面回绝,但他也绝不想同意。于是孝宗一面派人驰敕去汝宁府召崇王入京,一面让内阁首辅徐溥查当年襄王入朝旧例。
其实皇帝真想召崇王,应该让徐首辅去查当年仁宗张皇后病重,召襄、郑、荆、淮四王进京的成例,也征召英宗系其他几位亲王:德王朱见潾、徽王朱见沛一同进京。但他只让徐溥查英宗召襄王的成例,其实就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能做到内阁首辅,自然是个成精的老狐狸。徐溥和皇帝演了一出双簧,愣是没有让崇王进京。
臣等仰惟太皇太后之圣慈,皇上之圣孝,皆天理人情之至也。但分藩建国,自有成规。奉旨入朝,原非常例。襄王之朝,乃在英宗皇帝复位之后,与今日事体不同。—《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二》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太皇太后崩逝,在颁布的遗诏之中赫然点名不许崇王入京奔丧。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七月崇王去世,享年五十一岁。不过此时虽然还是弘治纪年,但他的大侄子孝宗却已经在两个月前驾崩,新继位的武宗朱厚照为叔祖赐谥曰简。
结语:孝宗没有亲弟弟,武宗无嗣,世宗没有弟弟、穆宗没有亲弟弟,神宗的亲弟弟潞王朱翊镠死在他驾崩之前,光宗同样也没有亲弟弟,换句话说,自孝宗以后的历代大明皇帝,都不再有和嫡亲叔父打交道的经历。
若是朱标继位,还会不会为难燕王和周王两个弟弟?若是仁宗再多做几年皇帝,汉王还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吗?若是宪宗尚在,他会拒绝母亲的要求吗?如此看来,只有被称为“不是好皇帝只是个好人”的英宗,对待自己的叔父还称得上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