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每个王朝都有安身立命的本钱,统治中国500余年的商朝的终极武器

每个王朝都有安身立命的本钱,统治中国500余年的商朝的终极武器

商朝,传国550余年,历17世30个帝王,开创了灿烂的殷商文化。我们知道,每个王朝要想统治国家都得有过硬的本事,比如汉朝的军事,宋朝的财政,明朝的律法等。那么,商朝作为世袭制的第二个政权,整个朝代经历了五兴五衰,又是靠什么统治中国550余年?

商朝的五兴五衰

商朝从商汤建国开始,经历了五次兴盛和五次衰败,最终在商纣王那里灭亡。

一盛一衰。商汤建国到太甲治国,为一盛。从太庚到雍己,为一衰。对应的是第1至14位帝王。

二盛二衰。太戊时,为二盛。从中丁到河亶甲为,为二衰。对应第15位至第18位帝王。

三盛三衰。祖乙时,为三盛。从祖辛到阳甲,为三衰。对应第19位至第24位帝王。

四盛四衰。盘庚时,为四盛。小辛时,为四衰。对应第25至26位帝王。

五盛五衰。武丁时,为五盛。从祖庚到纣王,为五衰。对应第27至31位帝王。

这些盛衰变化,衰败的原因不需要多说,大部分原因都是帝王无道,不尊重祖先优良品德,导致治国无方,百姓生活不安宁,诸侯也不来朝贡。

而兴盛的原因,则是每次各不相同。

一盛。商汤不必多说,商汤代夏的故事非常经典,商朝的建立本来就是众望所归。一来,商汤就是以民为本,非常仁义,关注百姓生活,又治国有方,处处以社稷为重。曾说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的千古名言,也曾创造出“网开三面”的成语。二来,有名相伊尹、仲虺的辅佐,在商汤被夏桀囚禁在夏台的时候,正是他们拿着珍奇异宝换来了商汤的自由,也是他们这些大臣帮商汤打败了夏桀。

到了太甲即位。太甲不好好治理国家,就被伊尹流放到商汤墓地桐宫守孝,直到变得悔过自新品德变好后才把政权还回去,因此太甲成了好皇帝,诸侯都很钦佩,商朝变得很兴盛。

所以,一生有商汤和太甲的功劳,也有大臣伊尹的付出。

二盛。太戊即位时,国家逐渐衰败,诸侯都不来朝拜,太戊就任用伊陟为相治理国家。伊陟正是伊尹的儿子,非常注重德治,相传在朝堂上出现怪事,长了一棵桑树和毂树,一晚上就长到双手合抱的围度,太戊就非常害怕,因为在古代认为所有怪异现象都是不吉利的象征。伊陟却说“美好的德行能够战胜怪异的事物”,让太戊修整德行,果然怪树消失。

从这里可以看出,伊陟是注重德治的,也因有了他的辅佐,太戊重新振兴了商朝而被尊称为中宗。

三盛。祖乙时,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曾两次迁移都城,这期间巫贤当政。巫贤的父亲是巫咸,主要负责王室内部的治理,也就是内政。其实,从他们的姓“巫”就能看出,他们负责祭祀一类的家族,古代帝王都很迷信,巫贤帮祖乙占卜的时候,引导祖乙向治国安邦、成为一个好皇帝方向努力,才有了祖乙时商朝的兴盛。

所以,大臣巫贤对三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盛。盘庚之前连续九朝,都因为争皇位而内乱,废嫡立庶、叔侄相争的事情比比皆是。盘庚即位,最大的成绩是盘庚迁殷,把都城定在了今天的安阳,也使得安阳成为了自他之后的商朝稳定都城,出现了灿烂的殷商文化。当他准备迁都时,商朝已经多次迁都,大家都不愿意再迁,盘庚就对大臣说“昔日,商汤与你们的祖先一起安定天下,不能舍弃祖先的法度,这样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就强硬要求大家迁都,并且治国方面施行商汤的仁义之政,商朝出现了繁荣。

盘庚迁都,其实是对固化的贵族阶级的一次打击,是对商朝子民的一次利好,到了新地方就能重新制定规矩,实行更多利于百姓的政策。

五盛。武丁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帝王,即位后一心想要复兴商朝,却没找到合适的辅佐大臣。于是,即位三年都不理朝政,就是观察整个国家,谋划怎么治国。终于,得到了得力助手傅说。

按照《史记》记载,武丁是做梦梦到圣人,就“说”,然后就拿着梦中圣人的画像逐个对比大臣都不是,接着又在民间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傅说,这时傅说是修城墙的奴隶。傅说成为宰相后,直言朝政,发展生产,外联诸侯,商朝大治,国力变强。

此外,武丁时还有一个名臣叫祖己。武丁祭拜商汤时,一个野鸡飞到鼎的耳朵上叫,武丁很害怕,祖己就让武丁勤修政事。并且还对武丁进行了一番说教,说:上天考察民众主要看他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不守道德就会受到惩罚,所以大王应该恭敬爱民,遵守天道。也因此,武丁治国成效明显,商朝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兴盛。

可见,伊尹和祖己还是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德治。

从以上五点,不难看出商朝的五次兴盛都是帝王贤明再加上有贤臣辅佐。而这五次兴盛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化或者德治。而德治就是商朝统治中国500余年的终极武器,为什么这么说?要从根上说起。

商朝的祖先叫契,是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也是尧的兄弟。尧时契就被举用而没有官职,舜时被任命为司徒主管百姓教化,后来又帮助大禹治国。不难看出,商朝历代国君都是负责教化的,所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善于说教,也非常注重品德培养。也正是靠着帝王的品德,任用贤臣,爱护百姓,才有了五次的兴盛,而不幸的是商朝最后的几位帝王都不注重德治,要么淫乱无道,要么辱神射天,最后到了纣王,终于无可救药的亡国。

一人不修德而立不正,帝王不修德而国不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国家,统治,商汤,帝王,伊尹,武丁时,终极,德治,本钱,中国,观点评论,商汤,帝王,伊尹,武丁,商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家,统治,商汤,帝王,伊尹,武丁时,终极,德治,本钱,中国,观点评论,商汤,帝王,伊尹,武丁,商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家,统治,商汤,帝王,伊尹,武丁时,终极,德治,本钱,中国,观点评论,商汤,帝王,伊尹,武丁,商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