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华夏北方乱哄哄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然而有一个问题估计困惑着很多人:西晋政权虽已无力,但胡汉杂居的北方,其主体民族仍旧是汉族,五胡各族人口不过数十万,他们是如何再这样的环境里扎下根基的呢?
换个问法,在遍地汉族的黄河流域,前后赵、前燕等胡族政权的统治基础是什么呢?
十六国中期,前秦一统北家
这一点,我们从苻氏前秦一统北方的过程中,或许能够勾勒出一条很清晰的线索。
少数民族崛起的第一步,往往是汉族的生产技术大输血。
不止前秦,几乎在崛起的每个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之前,都能找到相关的记录。
秦汉之间,中原混战,大量秦人投降后,匈奴迅速崛起,与西汉争雄;汉赵匈奴政权得以建立,也是刘渊父子及南匈奴部族长期汉化的结果;
乌桓鲜卑的崛起,是因为三国时期袁曹争雄,数十万不服从曹操的边民,退入东北与其杂居,比如田畴;
鲜卑段氏、慕容氏、乃至后来的拓拔鲜卑,都是由于晋末动乱,北方边民一次次地向边境迁徙,与其杂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后,才崛起进而逐鹿中原的。
甚至于后来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都能找到这样的记录,前秦自然也不例外。
前秦的主体民族是氐族。氐族大约与羌族同出一源,在两汉时期逐渐向中原迁徙,居于川陕甘交界的略阳到长安一带。
得到当地汉人长达数百年的技术输出,氐族终于在晋末崛起,齐万年、李特等大咖,还有建立前秦的苻洪、苻健父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氐族流民帅。
这么多事例,说明这并不是偶然。那么,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呢?
很简单,有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农业的发达,才能养活更多人。有了大量的人口,特别是脑袋活、身体强的青壮年,才能有更大的生产力,一切才有可能。
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决定了一切的因果。这就是背后的逻辑,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汉人政权能够长期居于东亚主导地位的原因。
前秦崛起的第二步,是关中坞堡主们的后勤支持。
生产技术的进步只是基础,而想要建立政权,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其一,较强的军事力量;其二,充足的后勤保障。
公元338年,身为氐族流民渠帅,苻洪又在后赵石虎那里获得了官方认证,受封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
官爵很多,但最重要的其实是最不显眼的那个-都督六夷诸军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需要先解释下六夷,所谓六夷主要指的是生活在并州一带的杂胡。他们种群复杂,人口众多,受压迫最重,而战斗力最强。
都督六夷诸军事,基本上意味着获得了杂胡的效忠,也就意味着军事力量的强大。在这之前,不管是刘聪、石勒,都是在获得这个官职之后登上帝位的。
当然了,乱世流民遍地,对于苻洪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兵源,而是后勤。那么,此时后勤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与东汉末年一样,掌握在汉族士族们手中。
晋末,眼看天下将乱,士族们一部分前往江左投入东晋,一部分前往边地,而更多的是就地结成坞堡。
坞堡是一种家族式组织,有防御工事,防止流民侵扰;内有家族武装,保卫家族的安全;同时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坞堡是士族们不得已的乱世家族延续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几乎是当时北方唯一的后勤来源。
为了坞堡内家族的生存,坞堡们往往会选择投靠较强的势力来保全家族,而军事集团们也依靠坞堡们的后勤得以建立较为稳固的地方政权。
之前的王浚、石勒都是这么做的,他们与遍地的坞堡更类似于一种松散联盟的关系。
而现在,前秦苻健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更加出色。
苻健继位后,意识到后勤掌握在士族们手中,而士族对于晋室的亲和力明显高于五胡(民心思晋),于是向东晋称臣,服从东晋朝廷的命令,以此来赢得关中士族的好感,得到关中坞堡们的后勤支持。
苻健此举,不仅让苻氏政权在关陇地区站稳脚跟,并且立国称王,与英杰辈出的慕容前燕并立于北方。
而苻秦崛起的第三步,是得到士族的拥戴和辅佐。
然而,这种松散的联盟是不长久的,一旦势弱,坞堡们便会很快另投明主,这就是为什么匈奴汉赵和石氏后赵一旦打了败仗,便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
而苻氏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而同时,士族们也在苻氏内部寻找更加合适的代理人,以便求得更加稳定的局面和更多的家族红利。
士族们最终选择了接受儒家系统教育的苻健之侄苻坚。
苻坚上位以后,以儒家的“圣”、“仁”等标准要求自己,力求成为华夏天子,并且注意北方各族的团结。
这样,以吕婆楼等氐族豪门为代表的军事力量,和以王猛、邓羌汉族士族为代表的后勤力量,都团结在苻坚的周围,前秦的统治更加稳固。
公元4世纪60年代,慕容前燕、张氏前凉政权都因王位传承而陷入了巨大的内耗之中,给了前秦巨大的机会。
公元369年,苻坚灭前燕;371年,苻坚灭仇池;376年,苻坚灭前凉;同年,灭族拔代。
公元376年,整个华夏大地上几乎只剩下两个政权,苻氏前秦和司马氏东晋。十六国中期的秦晋对峙,几乎是十六国时期最为稳定的时期了。
能够在十六国这个乱世之中,创造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时代,并不只是王猛出色的个人能力,更是苻氏前秦对北方胡汉融合局面下政治策略,比之前的汉赵和后赵都要成熟。
然而,盛世之下并不是没有隐忧,苻坚对士族们过多的分红,使得氐族各大族都有些不满,他们在苻氏内部推举了很多代理人(五公之乱),试图夺回政权,但都以失败告终,苻坚不得不让苻氏宗室出镇地方以首都长安的离心力。
同时,复杂的胡汉融合局面,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平衡,各种暗流涌动,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安定时期才可以趋于稳定。
而随着苻坚的好大喜功,淝水之战的失败让所有的隐患上升到了明面上,华夏北方的安定局面被迅速打破,后十六国时期到来了。
公元383年,苻坚身死,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前秦创造的安定局面,不过维持了不到10年而已。
后十六国时期,胡夏二秦三燕四凉
公元386年,这看似平凡的一年里,华夏大地上先后迎来了拢共14位皇帝。
虽然华夏大地人口众多、阶层丰富,但皇帝这种稀有物种,一般也就同时存在一位,就算是分裂时期也不过2-3人,但后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特例。
苻坚死后的几年时间里,原来前秦的疆域里,迅速出现了多个政权。到了386年,北方地区一共出现了八个政权,他们分别是:
关陇地区的前秦(苻氏,氐族)、后秦(姚氏,羌族)、西秦(乞伏氏,鲜卑)、后凉(吕氏,氐族)、后仇池(杨氏,氐族),关东地区则有后燕(慕容氏,鲜卑)、西燕(慕容氏,鲜卑)及北魏(拓跋氏,鲜卑)。
这些政权大多是苻坚征服的原各族政权后裔,以及苻坚手下的将领所建立。385-394年,是后十六国时期最为混乱的时期,频繁的战争催生了君位和政权的频繁更迭,因此仅386年一年,8个政权加东晋就贡献了14位皇帝。
然而,他们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一部分政权甚至连登上十六国的名录都没有资格。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数年的时间而已。
公元394年,前秦苻氏残余力量首先遭到了毁灭,继承前秦较多基础的是姚氏后秦,而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的独立(胡夏政权)使得后秦迅速衰弱,慕容垂的后燕政权趁势崛起。
与此同时,4世纪末,河西及西域也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和分裂,吕光死后,吕氏后凉先后分裂出南凉(鲜卑,秃发氏)、北凉(鲜卑,沮渠氏)、西凉(汉族,李氏),但存在的时间都不长。
进入5世纪之后,后燕先后分裂出南燕(鲜卑,慕容氏)和北燕(汉族,冯氏)两个政权;东晋于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川蜀地区又重新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谯蜀政权。
十六国中,前秦之前仅仅出现了7个,而后十六国的这40余年里先后出现了9国,还包括不在十六国之列的南凉、西秦、北燕、仇池、谯蜀等政权。
总的来说,前十六国一直到前秦,各个政权都是呈现出“合”的趋势,不管成功与否,前后赵、前燕、前秦都是将一统北方乃至一统华夏作为其政治目标的;
而后十六国时期呈现出“分”的趋势,除极少数政权如后秦称霸关陇、后燕称霸关东外,大多满足于自己麾下的一亩三分地,往往开国君主雄才大略,而后继之君却往往尸位素餐,两三代而亡。
十六国之中,国号使用最多的是燕凉两个政权。
除北燕以外,前燕、后燕、南燕、西燕都是鲜卑慕容氏一脉相承的,其中前燕后燕分别出现在前秦的前后,疆域范围都是关东地区;
而五个“凉”政权都建于河西及西域地区,除前凉单独存在以外,后凉、南凉、西凉、北凉都不过是河西走廊上的弹丸之地而已。
而当时间翻过5世纪的山顶后,十六国的终结者先后出现了。
他们分别是来自北边的鲜卑代国、后来的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拓拔珪及其子孙,以及来自南方、继承了东晋正朔的刘宋王朝建立者刘裕。
397年,北魏首先攻占了后燕都城中山,拉开了终结十六国分裂的序幕。
409年和416年,刘裕两次大举北伐,先后灭慕容氏南燕和姚氏后秦,占据了山东和关中之地;413年,刘裕灭谯蜀。
而北魏也不甘落后,拓跋焘即位后,430年,北魏灭胡夏;432年,北魏灭北燕;439年,北魏灭北凉。
至此,除半独立的后仇池政权以外,十六国的时代基本宣告终结。如果从刘渊308年算起,此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半世纪。
看完仍旧懵圈?子彧用三个问题和一句口诀,帮大家总结一下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
五胡有哪些?匈(匈奴)鲜(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有哪些?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胡夏;
谁前谁后?前六国,后九国,中有前秦统北方;
口诀:八王掏空区夏,五胡趁机乱华;一汉两赵燕凉,前秦一统北家;后秦三燕四凉,与夏并于魏下。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