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11月9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15万大军,打着讨伐奸相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今河北涿州一带)起兵,平卢兵马使史思明跟着响应,由此拉开了长达7年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开始由盛及衰,陷入了长达100多年的内忧中。
叛军一路南下,直取京城长安。在行至今山东境内时,遭到了平原(今山东德州一带)太守、书法巨匠颜真卿(709年——784年)的顽强抵抗。
颜真卿的直言不讳、耿言直谏,惹恼了权臣奸相卢杞。
卢杞怀恨于心,伺机报复。
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卢杞谎称:“李希烈年少轻狂,逞一时之勇,无需派兵镇压,最好选一位儒雅重臣,前往劝抚即可成功。颜真卿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是最合适的人选。”德宗不察真相表示赞同。诏令下达后,举朝震惊。颜真卿接受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前往。
刚到李希烈营中要宣圣旨,李希烈指使养子率一千多人围着他大骂,并拿着刀剑向他比划,以示威胁,颜真卿大义凛然,毫无惧色。李希烈只好自己出面解围。
面对着李希烈的威逼利诱,颜真卿对他们大肆斥责:“你们想让我给你们做宰相?你们听说过颜杲卿吧?那是我大哥。安禄山造反那会儿,他第一个站出来抵抗,到被杀的时候还在痛骂敌人。我现今都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官也做得够高了,我不能败坏哥哥的名声,人死就死吧!我怎么能接受你们的诱降呢?”李希烈黔驴技穷,只得将他囚禁起来,并在院中挖了一个坑,扬言要把他活埋。颜真卿泰然自若。在得知唐军打了败仗之后,他俯地痛哭,从此不与人说话。后来李希烈的大将周曾等人策划杀死李希烈,尊奉颜真卿为节度使。事情败露,颜真卿考虑必死无疑,于是写好了遗书、墓志、祭文。李希烈妄图称帝,向颜真卿问称帝仪式,颜真卿回答:“老夫已经年老忘事了,曾经执掌过国家礼仪之事,但却只记得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
颜真卿书《祭侄文稿》
后来李希烈军势渐弱,其弟亦被处死,愤怒之余,派人将颜真卿缢死,终年七十七岁。
颜真卿被害,在朝野中引起很大反响,三军为之痛哭,德宗为其废朝五日,谥曰“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