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占领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推翻大明王朝,其实背后最重要的力量是来自河南千百万的百姓。也就是说,包括李自成在内的一些义军将领虽然是陕西人,但大顺军的90%以上的将士都是来自河南地区的百姓。没有他们的支持,李自成根本无法推翻明朝!
一、转战河南
李自成是在崇祯二年左右参加义军的,之后转战陕西、山西、四川、湖北等地,可是他却没能迅速壮大力量,反而打得非常苦难。崇祯十一年,李自成被孙传庭包围,打得只剩下十八个人,别说推翻明朝了,连保住性命都很艰难。第二年,李自成走出商洛山区,召集了一些部众,可是手下仍然只有一千多人而已。
崇祯十三年,李自成率领千余人进入河南境内,没想到力量迅速得到了壮大,“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之后,李自成在河南境内持续作战,击溃了明军主力,然后由此进入陕西,然后北上占领北京。如果不是进入河南地区,李自成根本就没有实力推翻明朝。那么,河南为何会成为明朝真正的掘墓者呢?
二、藩王压迫
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皇帝将皇子封到各地,其中河南境内先后有十一位就封藩王,到了明朝末年,仍然有七位藩王,宗室成员的数量是最多的。这些藩王们非常蛮横,通过各种手段侵占田地,欺压百姓,导致“中州之地半入藩府”,因此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周王府位于开封,当地百姓的“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
这些藩王不仅占领大量土地,同时还能够从朝廷那里领取相应的“俸禄”。通常的标准是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递减。到了明朝中期,整个河南的税粮就已经养不起这么宗室了,当时每年的存留米麦是八十四万三千石,而河南宗室居然需要一百九十二万石!这些负担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河南百姓的头上。
三、天灾人祸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不断,但最严重的当属河南地区。从天启年间,这里不是旱灾,就是蝗灾,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艰难。由于明朝战争不断,财政也出现了困难,所以没有能力赈济百姓。崇祯十二年左右,一场更大灾害席卷整个河南境内,赤地千里、饿殍遍地。可是明朝非但没有赈灾,反而催逼钱粮,搞得民不聊生。
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率领千余人进入河南,打击官府,开仓赈济灾民,从而迅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人们纷纷加入李自成的义军。之后,李自成将打击的对象对准了明朝在河南的藩王,比如南阳的唐王、洛阳的福王、开封的周王,汝宁的崇王。这样一来,李自成既扩充了经济实力,又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大,义军人数达到了百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