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在三宝太监郑和的带领下,明朝使团进行了七次海上远航,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甚至到达东非和红海。因为船队曾经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所以称作“郑和下西洋”。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直到1911年,随着斯里兰卡一块石碑的出土,这个秘密才被揭开。
一、靖难之役
要谈论郑和下西洋,就不得不提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培养了大半生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病逝。痛失爱子的朱元璋没有在剩下二十多个儿子里另找继承人,而是将好学且孝顺的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这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早在洪武三年,为了加强统治、维护皇室地位,朱元璋便将二十四个儿子外加一个从孙封为藩王,驻守边境,希望靠他们来拱卫皇室。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初,势单力薄,又缺乏人生阅历,而藩王手握重兵,作战经验丰富。任由藩王发展,必定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建文帝决定先下手为强,连续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五位藩王的爵位削去,废为庶人,并将其囚禁。
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竟然带领全家自焚。如此惨烈的一幕让其他藩王胆战心惊。而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则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起兵反抗建文帝。
朱棣虽然是众藩之首,但毕竟只是二十五个藩王之一,其兵力与中央朝廷相去甚远,根本不足以与建文帝抗衡。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大肆屠杀功臣,原本的开国良将被他杀得一个不剩,以至于朱允炆即位之后,手上无将可用,只能起用年近七十的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
反观朱棣一方,由于长期驻守边疆,与蒙古作战,朱棣的军队作战经验丰富,将士配合得当,虽然人数上有劣势,但也有一战之力。
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建文四年,燕王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宣告结束。但是在燕军进京之时,宫中突然燃起大火。火灭之后,只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焦尸,无法判断是否是建文帝的遗体,一场阴谋的猜想也由此展开。
二、郑和下西洋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许多不同的猜想。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见到宫中起火,急忙找人救援,由于抢救不及时,只能将建文帝的尸体从火中拖出。随后,朱棣厚葬了建文帝,并为之罢朝三日。
但是无论是在官修史书还是明代人的私人笔记中,都没有关于这场葬礼的记载,可见《明太宗实录》中的记载并不可信。所以在清朝纂修的《明史》中推测:“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在民间,更多人推测建文帝流亡海外,希望借助海外诸国的势力重夺地位。登基后不久,明太宗朱棣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派遣郑和带领船队远航海外,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民间的猜测。
永乐三年,郑和带领的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洋航行。到了宣和八年,第七次航行结束,这场历时二十八年的海上航行活动才宣告结束。
远航期间,郑和的船队拜访了爪哇、真腊、暹罗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上船队规模最大、航行时间最久、船只和船员数量最多的一次海上远航活动。虽然在航海范围与航海目的上仍然存在争议,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无法否定。
三、《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1911年,在斯里兰卡南部城市加勒出土了一块石碑,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锡兰山即为古斯里兰卡。经研究发现,此碑立于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期,碑上的内容为我们揭开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谜。
早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时,就曾到过锡兰山。但锡兰山人对明朝的船队防备很深,很不友好,郑和只能暂时退去。
到第三次下西洋之时,郑和提前准备好大量金银财物以及这块石碑。希望能将财物布施于佛寺,再立下此碑彰显两国的友谊。
谁知锡兰山人经常打劫海上船只,国王亚烈苦柰儿见到郑和的船队富足,竟派儿子带领数万人直接抢掠。
郑和避其锋芒,攻入都城生擒国王,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惨剧。
郑和将亚烈苦柰儿带回北京,明成祖朱棣认为亚烈苦柰儿“蛮夷禽兽耳,不足诛”,又将他放回了锡兰山。虽然遭遇了这场意外,但《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还是留在了锡兰山,直到1911年英国工程师修路时发现了这块石碑。
这块高约1.7米的褐黄色石碑,现存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碑上共刻有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虽然大部分字迹模糊难辨,但开篇部分字体较大,依稀可以看到“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深赖慈佑,人舟安利,来往无虞……”
通过碑文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推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从明太祖朱元璋起,明朝就奉行“不侵占”的对外国策,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外交关系。
郑和下西洋正是秉持着和平理念,以赏赐财物等方式威服众邦的外交方式。
当然,这种和平是以大明朝的强大武力为后盾的。一旦遇到不愿和平相处的国家,明朝将会诉诸武力,解决争端。
结语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争议不断,有人认为是为了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有人认为是为了联合海外诸国对抗帖木儿帝国,还有人认为是为了防止张士诚旧部与倭国联合……
但根据《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来看,似乎“通好他国,怀柔远人”的宣扬国威说更具可信度。
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都是我国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