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自八王之乱后,天下基本上就处于混乱状态中,不久西晋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立了东晋王朝,而北方大地上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王朝偏安一隅,即使北伐也没能收复北方故土,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废掉晋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刘宋王朝,也是从此时起,中华大地上进入南北朝时期。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宋的地盘是最大的。期间也涌现出了一批名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刘宋王朝的四位名将。
1、檀(tán)道济
檀道济是今山东济南人,刘宋名将,也是南朝第一名将。檀道济很早就跟随两个哥哥投奔刘裕,而后跟着刘裕四处征战。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檀道济担任刘裕北伐大军的先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攻入长安,灭后秦。战后因功升任征虏将军、琅邪内史。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后,封他为永修县公,食邑2000户,准许他直入殿省,可见他深受刘裕的信任。
景平二年(424年),权臣徐羡之和领军将军谢晦谋划废掉少帝刘义符,把在外领兵的檀道济召回朝廷。在他们的“合作”之下,宋文帝刘义隆顺利上位,檀道济因拥立之功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赏给鼓吹乐队一部,进封为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
檀道济
此后多年,檀道济一直在抗魏前线,可以说是刘宋对抗北魏的前线总指挥,后因功升任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
因檀道济是刘宋的开国功臣,威望非常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很有才气。宋文帝刘义隆晚年多病,彭城王刘义康曾提醒宋文帝:如果他驾崩,檀道济将不可控制,就像谢晦一样。为此宋文帝也开始不断地猜忌檀道济。
元嘉十三年(436年),宋文帝将檀道济召到京城并将其逮捕,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捕,最终檀道济一家全部被杀。宋文帝就这样毁掉了自己的长城。可怜一代名将就因为皇帝的猜忌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2、沈庆之
沈庆之出身吴兴沈氏,是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曾参与了平定孙恩之乱。刘裕代晋建宋后,沈庆之被任命为殿中员外将军,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时期,沈庆之曾在檀道济麾下作战,而檀道济也非常欣赏他,在宋文帝面前极力赞美他。
元嘉十九年(442年),沈庆之率军大破缘沔诸蛮,俘获蛮民七千。他随后进讨湖阳蛮,又俘获蛮民万余人。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沈庆之又率领大军讨平驿道蛮、郧山蛮等蛮族,前后俘获近十万。
沈庆之影视形象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雍州再次发生了蛮族叛乱,沈庆之再次率军
在诸山大破群蛮,斩首三千级,俘获、招降蛮民五万余口。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沈庆之又督军进剿幸诸山犬羊蛮。可以说在8年的时间里沈庆之一直在与蛮族作战。
同年,沈庆之跟随王玄谟参加了第二次元嘉北伐,因队友不给力,所以这次北伐的战果并不是很大。
除了外部作战以外,沈庆之还参与了内部的刘劭、鲁爽、刘诞等叛乱。沈庆之一生历仕宋武帝、宋少帝、宋文帝、孝武帝、前废帝五朝,累迁侍中、太尉、车骑大将军。
永光元年(465年),屡次直言进谏,触怒前废帝,坐罪赐死,时年八十岁,谥号忠武。宋明帝继位后,赠司空,改谥为襄。一代名臣就这样被自己的皇帝给赐死了。
3、王仲德
王仲德是今陕西祁县人,他为人沉稳谨慎,文韬武略,东晋末年,王仲德追随刘裕北伐南燕,平定卢循,征讨荆州,北伐后秦,抗击北魏,屡次担任前锋。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代晋建宋后,王仲德被封为新淦县侯,增加食邑二千二百户,高于徐羡之、王弘、檀道济、傅亮、谢晦等人的二千户。刘裕临终前,诏令王仲德担任徐州刺史,进号“左将军”,并担任都督,都督淮北七州军事。
宋文帝元嘉年间,王仲德参与了元嘉北伐,期间对北魏敌情屡次做出正确判断,但统帅到彦之未曾接受,致使宋军战败。宋军溃败南撤后,王仲德又与檀道济率军北上救援滑台,斩杀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粮食用尽而退回。
元嘉十年(433年),王仲德在任徐州刺史的基础之上,又加领兖州刺史,宋文帝将边关诸州郡的军事防务全部委以仲德。王仲德以花甲之年肩负起为刘宋王朝镇抚北部边境的重任,北魏太武帝闻之叹服,王仲德镇边五年期间,魏人从未犯境,宋文帝几次下召嘉许。
元嘉十三年(436年),王仲德晋升镇北大将军,位列朝中武官之首,地位仅次于“三公”。元嘉十五年(438年),一代名将王仲德逝世,享年72岁,谥号为“桓侯”。
小结:
檀道济、沈庆之和王仲德堪称南朝刘宋王朝三大名将,都是刘宋王朝的柱石,可是檀道济因为受到宋文帝的猜忌被赐死,沈庆之因为屡次直言进谏被前废帝刘子业赐死。唯有王仲德,为刘宋王朝倾尽一生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