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王安石、苏轼都是有宋一朝中才华卓绝的大才子,但是生于同一时代的二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却颇为微妙。一方面,对于双方的才华,他们互相欣赏,亦师亦友;但另一方面,在政见上却又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
王安石,人送外号“拗相公”,单从这个外号之中我们便已可见王安石的性格。性格执拗的王安石,对于北宋末年的“三冗”现状可谓是深恶痛绝,于是在他出任宰辅之后便推动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变法之一——王安石变法。
在“王安石变法”之中,王安石推出了“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旨在富国强民的措施,这些措施也大都是王安石在经过多年地方为官之后所积累的应对之策。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北宋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也触动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因此反对者亦是不计其数。
在众多的反对者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也赫然在列。不过相较于父亲苏洵的激烈措辞(在《辨奸论》中苏洵直指王安石
“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苏轼则显得要“温和”的多。对于王安石变法之中的举措,苏轼也曾上书神宗言说其中贡举之法的不当。不过,碍于王安石的宰辅之位,这些谏言却终究难以实施。
王安石、苏轼故事
而在王安石、苏轼的“对立”之中,也自然就衍生出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是有据可考的,一如:苏轼对于王安石编纂的《三经新义》这种“学源说”的讽刺。
故事的肇始是王安石凭借个人的幻想将每一个汉字解作一义,如“坡”字便解释为“从土从皮,言下之意就是乃土之皮”。
显然这种释义是无稽之谈,对此苏轼便毫不留情面地以“鸠”字来反讽王安石。王安石疑惑的问道,这个字作何解释?苏轼回道:正如《诗经》中所言“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这七个小鸟外加其父母,正好是“九鸟”。倍感丢了面子的王安石,对于苏轼也是将其贬谪湖州作罢。
但在王安石、苏轼的众多故事之中,更多的故事却应当只是后人的附会之语。其中载于明末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二拍》之中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便大抵如是。
不过虽然如此,但这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却在劝勉世人
“虚已下人,勿得自满”上仍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其中所说的王安石第三难苏轼之中的一联,更是堪称千古绝对,及至今日仍是无人能对。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一难:菊花究竟何时落?
话说苏轼在出知湖州刺史三年后返京,便前往相府拜谒王安石。怎奈这时的王安石,正在午睡,自然不好叨扰。
掌管门房的旧相识,便将苏轼引到了王安石的外书房之中等待。苏轼在书房之中倍感无聊,但见这案牍之上却有一首尚未完结的咏菊诗。
原是王安石只写诗中的前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何许人也,见到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不由得腹诽起来,菊花可以说是最耐寒冷的花了,又怎会被秋风吹落?
心中不自觉地嘲讽一番王安石的过错,便提笔写下: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而后苏轼便独自离去,王安石醒来之后,但见其诗句,便做出了一个决定_将苏轼贬谪到一个秋风能够吹落菊花的地方——黄州。
在黄州近一年后,苏轼偶然间发现黄州的菊花确实如王安石诗中所写一般,能够被秋风吹落。
第二难:三峡水之辨
在这第二难之中,王安石因为身染陈疾,觅得一个偏方,需要用三峡之中的中峡巫峡之水,恰逢此时苏轼回京要路过三峡,便托他能够捎带一些。
可是在途径三峡之时,苏轼不由得被两岸美景所吸引,待到他想到王安石的委托之时,船只早已过了巫峡,到了下峡归峡了。
怎么办呢?属下便建议到,反正这三峡相连,本就是一江之水,又怎么辨别呢?
苏轼万般无奈,便取了下峡之水,意欲蒙混过关便是。可是,就在王安石用苏轼所带之水之后,王安石却直言:你怎么又欺骗老夫,这是下峡之水。
苏轼自然不解,便询问王安石是如何辨别的。王安石便用《水经补注》中之语来告诉苏轼如何辨别,原来这上峡之水水性过急,中峡缓急居中,下峡太缓。
是以所烹出来的茶水,自然也就有了差异,由此便能辨别出来了。
第三难:蹊跷对联
在这一难之中,王安石用三幅对联来“为难”满腹才华的苏轼。适时,当年是闰年,闰八月,一年之中又有正月、十二月两个立春节气。
王安石便出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这一对联中便巧妙地结合到了时令这一特点,而苏轼在思忖许久后,终是难以对出,便服软认输。
接下来,王安石又出两联,以苏州、润州的地名嵌入其中。其中苏州对联为: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这一联中山塘、半塘、三山皆是苏州的地名;润州联为:“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这铁瓮城乃是润州古称,而金、银、玉三山乃是润州的地名。对于这样的两联,苏轼在思忖良久之后,终是难以应对,只得谢罪而出。
这样三个对联,即便是今天,也是难有良对。
小结
在这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末尾,冯梦龙写道“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此语可以说是非常的准确。一个人即便是如苏轼一般才华卓著,也仍有不足之处,便是明证。
对于我们而言,这也要求我们不能自满,更要多读书、多学习,如此方才是进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