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代第一忠臣被冤杀,刽子手自刎谢罪,太后几天不吃饭,名字耳熟

明代第一忠臣被冤杀,刽子手自刎谢罪,太后几天不吃饭,名字耳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人总是很奇怪的,只喜欢听好的听的话,有的人甚至听不得半点坏话,所以人与人相处非常复杂。在古代,尤其是历朝历代的忠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因为他没不喜欢阿谀奉承,为人刚正不阿,非常的忠心却总是被奸人所害,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在明朝的时候,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忠臣,为人十分的清廉,并且敢于说别人不敢说之事,也敢于做别人不敢做之事。不过却也因此不讨周围的人喜欢,周围的那群臣子,一个个都中饱私囊,并且总想着如何捞好处,因此谁会喜欢忠臣呢?

不仅奸臣不喜欢忠臣,有时候就连皇帝也疏远忠臣,喜欢听奸佞小人的阿谀奉承,也对这群人听之任之,实在是让人感到气愤。于谦生于1398年,他是明朝的一位大臣,始终都恪尽职守,并且敢于为民请命,是一位难得臣子。

于谦8岁的时候,就能够跟人对对联,对联工整并且非常有气势,到了12岁的时候,他还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小小年纪就有着如此的志气,以及高尚的气节,足以预见其未来的人生将多么的坎坷。

抱着远大的志向,于谦在23岁的时候,终于考上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1426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并且同明宣宗一起平定了叛乱,并且深受明宣宗的赏识,还让其巡按江西。于谦在巡视地方的时候,审理了数百起冤案,帮助很多的百姓平反了冤情。

1441年,于谦又根据各地情况进行上书,使得河南、山西等地的百姓生活安康,地方官员恪尽职守;并且积极的防治水患、指挥百姓在道路两旁种树挖井,方便路过的行人;还根据官员治理区域范围的大小,建议增减官员进行治理,还征收私恳田地等等。

这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举措,使得百姓生活无忧,国家发展稳定,为当时的明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谦的这一股清流,使得很多人都为之侧目,同时也对他充满了怨言,因为为官如果都学于谦清廉,那么这些当官的就无利可图,自然都厌恶起于谦来。

1449年,明英宗被奸臣怂恿亲征,于谦劝谏无果,随后明英宗被俘虏。在于谦的决策下,终于保住了京师,等到郕王摄政时,于谦继续进行辅佐,并且尽心尽责。于谦的行事风格,历来都被人忌惮,所以不久于谦就被人陷害了。

1457年,明朝发生了“夺门之变”,由于代宗朱祁钰生了重病,所以上皇被群臣迎上帝位,其中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依仗着自己是拥戴的臣子,所以跟明英宗说道:“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在这群人的怂恿下,明英宗最终将于谦斩首,并且这群奸佞小人,还要求把于谦推荐的文武官员全部杀了,好在刑部有几个明事理的人,拒绝了以后。这群人有要求,书写于谦的罪行,并通告全国,明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被斩首以后,朝廷马上派了锦衣卫前去抄家,结果发现于谦的家里根本就没什么钱,只有代宗赐予的一些东西,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于谦死的那一天,全国的人都为他哀悼,大家都认为他是被冤枉的。

有一位叫朵儿的官员,他知道于谦是被冤枉的,但是人微言轻,自始至终只能看着这样一位忠臣被杀,所以心中满是悲愤。于谦死的那一天,他在于谦死的地方敬酒,并且大声的哭泣,他的上级斥责他,并且拿鞭子抽他,他第二天仍旧来此进行祭奠。

皇太后一开始被瞒在鼓里,所以并不知晓于谦的事情,等到她知道的时候,于谦已经被杀了。随后,皇太后哀悼了好几天,这几天都没有吃饭,为于谦的事情感到难过,这个时候明英宗才感到有些后悔。

于谦死后不到一年,贪污之风就开始盛行起来,尤其是当初那群拥立明英宗复位的大臣,一个个中饱私囊,累计的赃款达到了上万。此后的几年里,明朝边境屡遭外敌侵扰,而明英宗此前重用的那几个大臣,都显出了原形,有的被充军,有的谋反被灭族,这个时候于谦才得以沉冤昭雪。

据传,刽子手在得知真相以后,知道自己错杀了明朝第一忠臣,内心百味陈杂,于是自刎谢罪。《明史》给了于谦很高的评价:“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同样也是复杂的不行,所以有的人为此刻意的去专研《厚黑学》,为的只是自保。世道或许就是如此吧,因此我们既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又要做一个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字,进行,于谦,地方,明朝,忠心,明英宗,百姓,忠臣,时候,观点评论,于谦,明朝,官员,明英宗,忠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进行,于谦,地方,明朝,忠心,明英宗,百姓,忠臣,时候,观点评论,于谦,明朝,官员,明英宗,忠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进行,于谦,地方,明朝,忠心,明英宗,百姓,忠臣,时候,观点评论,于谦,明朝,官员,明英宗,忠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