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第一部中出现了一个看着就让人心疼的角色,他就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伯邑考在封神大战后被封为紫薇大帝,是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权力非常大的一个正神。而伯邑考只是一个凡人,并没有惊人的战绩,他能被封这么高的神位与他的仁德有关。
原著《封神演义》中的伯邑考是在西伯侯姬昌在羑里被囚禁七年之后才带着三件宝物前往朝歌为父赎罪的。在原著中伯邑考是一个纯孝之人,他不忍父亲八十高龄还要遭受囚禁之苦,所以不遵父命前往朝歌冒险的。
姬昌在前往朝歌之前通过演算先天数知道自己有七年之灾,也算到伯邑考一旦前往朝歌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才要求西岐众人只要等待七年即可,不要去朝歌冒险。尤其是伯邑考不能前往朝歌,否则有性命之忧。
伯邑考没有遵守姬昌的命令,前往朝歌之后果然遇害。不过原著中伯邑考是因为拒绝了妲己的引诱,不肯与妲己私会被妲己诬陷而被纣王杀害。纣王本来已经答应伯邑考释放姬昌,但妲己恼羞成怒诬陷伯邑考调戏自己,而伯邑考带来的那只白猿又袭击妲己,所以纣王才杀了伯邑考。
原著中伯邑考被杀还算事出有因,纣王有处死伯邑考的理由,而电影中的伯邑考被处死就完全超出了正常情况了。电影中西伯侯姬昌因为意图谋反被关入大牢,很快伯邑考就来到了朝歌。纣王接见了伯邑考,与伯邑考相谈甚欢。纣王挑明了姬昌犯的是死罪,而伯邑考则愿意代替父亲姬昌去死。
电影中的纣王看起来很欣赏伯邑考,让伯邑考参加了盛宴。纣王敲鼓,伯邑考吹笛(疑似),妲己献舞,看起来君臣非常和谐融洽。但转眼之间伯邑考就变成了肉饼被端到了姬昌的面前,这样的反差让人很不适应。本来觉得纣王应该很欣赏伯邑考的,怎么转眼之间就把他杀了?
不过联系一下电影中的设定,我们很容易就知道纣王为什么会杀掉伯邑考。纣王自己用阴谋诡计杀了自己的父亲帝乙,所以他不太相信父子之间会有真情。同时纣王又从西伯侯姬昌那里知道自己会死于血亲之手,那必然是自己的儿子可能会杀了自己。自己不是好儿子,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好儿子,凭什么姬昌会有一个好儿子?
纣王这是羡慕嫉妒恨了,伯邑考表现得越仁孝,纣王的杀心就会越重。于是在伯邑考跪下说愿意承担自己父亲的死罪之后,纣王不是被伯邑考的仁孝感动了,而是被伯邑考的仁孝激怒了:在我面前炫耀,我就毁灭你,这是纣王当时的心里所想,所以纣王杀害了伯邑考。
纣王知道伯邑考是无辜的,但他看不惯伯邑考。原著中伯邑考被妲己害死,电影中伯邑考的死和妲己没有什么关系。妲己只是勾起了纣王的野心,并没有迷惑纣王的心智。纣王的一切行动都是发自内心,确实改变了以往影视剧中妲己红颜祸水的固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