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中,因为一句话而遭到万人唾弃的官员比比皆是,而明朝就有这么一位大臣,他也是因为一句话而悔恨终生,为了能继续混迹官场而忍气吞声并改了名字达到升迁的目的,最终官至内阁首辅,他一生的最大劣迹就是建议英宗诛杀明朝第一能臣于谦,然此人确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这个人就是徐珵,又名徐有贞,天顺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
徐珵,吴县(今苏州)人,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进为翰林侍讲。
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对于大明来说是坎坷的一年,大明王朝的衰落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同样这一年对于徐珵来说也是最悲催的一年,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北部少数民族瓦剌部族迅速崛起不断骚扰大明边境,明英宗在大太监王振的唆使下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瓦剌也先,大军到达大同后折返,在土木堡(今张家口)被瓦剌也先率领的军队全歼,英宗被服,随行官员全部被杀,其中就有当时的兵部尚书邝埜。此消息迅速传到京师,朝野震动,一时间人心惶惶。朝会上大臣们商量对策,突然一个声音响彻大殿:而今天命已去,唯有南迁可以避祸。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徐珵。
他为什么敢说这句话呢?
徐珵是翰林官,可谓是学识渊博,除了四书五经、圣人之言,
对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也非常有研究。据记载,在英宗出征前徐珵夜观天象,大惊失色,慌忙对自己妻子说:我观天象,皇帝此战必败,你赶紧回苏州老家避祸,结果真如徐珵所言,英宗兵败被俘。结合阴阳方术之学及分析当前的时局分析,所以徐珵给出的答案是“南迁”。
“建议南迁者该杀”,于谦力排众议,建议抵抗。就是这一天两个人的命运彻底交织在了一起。
北京保卫战在于谦的带领下打响,并取得了胜利。而徐珵从此得到了众人的鄙视和嘲笑,被看做是贪生怕死的小人。被派往河南为监察御史之职,北京保卫战胜利后继续在北京担任翰林院侍讲。徐珵在工作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对当官的欲望非常强烈,多次走关系在景帝面前举荐自己,而景帝想到的就是建议南迁的那个无能之臣。
此时的徐珵虽然有一身真本事,但不能得到升迁,同时还时常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他冥思苦想到吏部改了名字——徐有贞。
景泰四年及景泰六年,徐有贞被派往山东治理黄河水患,因有功,封为左都御史。
徐珵从此走向了人生的正轨,然而这对于他来说终究不能忘记自己受尽屈辱的日子,还在继续等待机会。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他终于等到了机会,此时的明景帝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无法举行一年一度的郊祀活动,就找来了武将石亨代为行使祭祀权利,而这个决定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石亨早就不满足自己的位子,把兵部尚书于谦和景帝朱祁钰看成了敌人。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就此发生了。
“夺门之变”,此变故改变了四个人的命运,景帝含恨而死、英宗再次登上皇位、于谦被杀、徐珵官拜内阁首辅。
徐珵、石亨、张軏、曹吉祥这四个人都和景帝有仇恨:徐珵被压制不能升迁、石亨因诟病于谦被景帝训斥、张軏曾被景帝下狱、曹吉祥则是大太监王振的同党,此四人因此联合在一起,推举英宗夺权。徐珵作为“夺门之变”的智囊团并一举获得成功。
英宗复位后,徐珵被封为兵部尚书,入内阁。徐珵得势后首先就以于谦意图造反罪上奏英宗,经审理后而查无实据,徐珵不愧是博学多才,“虽无显迹,意有之”,这与“莫须有”罪名如出一辙。
徐珵被英宗尊为功臣成为内阁首辅,他毕竟是有理想和抱负的人,立刻着手国家大事,而另外的两个却是地地道道的小混混。
“道不同不相与谋”、“过河拆桥”这两句应用到夺门之变的四个人身上恰到好处。此后宫斗中在“夺门之变”四个月后开始了,徐珵失败,同年七月被贬为平民,充军云南。
天顺四年(1460年),英宗赦免徐珵,允许回乡。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贞获准“冠带闲住”,恢复官员身份,仍赋闲在家。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十五日,徐有贞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回顾徐珵得一生,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对于书法行草也有很深的造诣。著有《武功天全集》、《史断》、《奏疏》、《杂文》、《乐府通》若干卷。
徐珵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而封建帝王没有给他展示的平台或者说展示的平台时间太短,不足以显示他一生所学,如英宗,景帝真的是伯乐,则此“千里马”必将带领大明王朝走形不一样的结局。徐珵是悲哀的,有人认为徐珵就是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但小编认为他只不过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抱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