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自成百万雄兵,轻松灭掉明朝,为何却打不过清军?

李自成百万雄兵,轻松灭掉明朝,为何却打不过清军?

顺军起义军被清兵打败,主要原因则是军队战斗力不行。

回顾那段历史,很多人心里会产生一个疑问:明军打不过李自成,但是却抵御清军几十年;李自成打败了明军,却在跟清军较量时一触即溃,兵败如山;8个月不到就土崩瓦解,被清军彻底打败了;这是为何?

三大军事集团,清兵战斗力确实最强

所谓三大军事集团,是指李自成起义军、明朝军队和清兵。

为什么清兵战斗力最强?这是由其生存环境、对手实力而决定的。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如关内,粮食作物一年只熟一季,因此以后金为主的满洲人为了生存,只能通过采集、狩猎的方式来弥补资源不足。

这就决定了满洲的成年男子,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马术、箭术。

努尔哈赤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遗甲十三副"起兵,其间经过无数次战斗,用了四年的时间,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才消灭了各部,统一了统一建州女真。

之后,努尔哈赤又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征服了野人和海西女真,建立起后金政权(天命元年、1616年),开始跟明朝叫板。

1927年,后金军还东征攻打朝鲜,双方爆发过一场战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此之后,努尔哈赤又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扫平了让明朝军队都忌惮几分并无可奈何的蒙古各部落。

这标志着努尔哈赤的军队战斗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收复蒙古各部落后,无坚不摧的蒙古骑兵加入后金军阵营,更让其战斗力大大提高,达到了巅峰。

蒙古部落骑兵骑术、箭术高超,能在高速运动中射箭,命中率非常高。

而且蒙古地区盛产的优质战马,更让后金军队如虎添翼。

总之,后金军(清兵)是在强者如云的环境中成长的,是在跟强者血拼中壮大,而脱颖而出的。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在厮杀,每一场都是恶战,都是高手的过招,都惊心动魄,让他们越战越勇,势不可当。

那么在跟明军较量中,清兵(后金军)表现如何?

萨尔浒之战(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后金军6万跟明军11万较量,几天之内消灭明军5万。

八年之后的宁锦大战,皇太极率领的清兵攻打锦州,坐镇指挥的是赫赫有名的袁崇焕,这场战役以清兵失败而告终。

但这是这次战争,清兵打的是攻坚战,清兵没有重炮,所以吃了亏,并非战斗力不行。

真正显示双方水平的是松锦大战,这场发生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的战役,历时两年,以明军失败而告终。

这场战斗对明朝来说是生死之战,对清来说是国运之战;因此双方都全力以赴,投入精兵,清兵只有十一万,对阵13万明军。

松锦会战后,东北除了宁远,全部被清军占领,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防线只剩下了吴三桂防守的山海关。

总的来说,明军根本无法跟八旗军抗衡,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也好,卢象升的天雄军也罢,在明朝军队中数量占比很低,根本无法扭转战局,也代表不了明军的整体战斗力。

清军前期的短板是没有攻城利器,一旦有了大炮,明军只能被动挨打。

为什么明军能抵挡清军那么多年?

萨尔浒战役之后,明朝在先外交困的情况下,硬撑了十八年才灭亡,而农民起义军只支撑了不到一年,有人看不懂。

起义军打败了明军,明军能熬了十多年,李自成为什么几个月就不行了?

首先后金军(清兵)不是一夜之间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个建立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就像婴儿一样,经历童年、少年、青壮年一样。

在前期、中期,后金的国力还不行,他的装备、军队规模都在逐步发展中,战斗力也是慢慢提高的。

而明朝国力一直比较强大,政府军战斗力比较稳定,所以清兵不可能一下子把明军吃掉。

但是到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时,清军战斗力达到了巅峰,消灭起义军自然不费很大力气。

事实上,跟起义军相比,明军战斗力并不弱。

既然如此,明军为什么还被起义军打败?

起义军打败明军,有很多偶然因素

政府军之所以败给起义军,要么是败在军队腐败,要么是败在战略。

起义军前期之所以做大,不是明军不能打,而是四个原因造成。

一是地方官不作为,二是遇到的官军将领是草包;三是将领和各派系之间勾心斗角,不同心协力;四是朝廷没有重视,为集中兵力。

起义军做大的时候,地方官员害怕问责,采取鸵鸟战术,对朝廷报喜不报忧,隐瞒真相,李自成顺利做大。

而且朝廷派系复杂,党争激烈,有能耐的将领得不到重用,或者朝廷不能论功行赏,将领之间矛盾重重,降低了明军战斗力,给了李自成发展机遇。

比如人称“贺疯子”的贺人龙,曾经把起义军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因为觉得朝廷赏罚不公,跟左良玉勾心斗角,不听主帅指挥,遇到起义军故意放水,最后被朝廷斩首。

比如孙传庭和杨嗣昌也因为战略主张不同而相互排斥,争斗不止,乃至孙曾经被剥夺兵权被囚禁,差点被害。

再比如,崇祯十五年襄城战役中,汪乔年率领的陕西兵前去解救左良玉的湖广兵,没料想湖广兵解围后竟然不配合作战,直接导致陕西兵失去斗志,不战自溃,汪乔年战败被俘,被李自成杀害,

而明末实力最雄厚,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左良玉,始终没有把朝廷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保存实力着想,不听朝廷调动。

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了明军战斗力的发挥,给了李自成做大的机会。

其实,如果明军战略得当,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战果的。

比如在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五省总督洪承畴指挥的明军围剿下节节败退,到处流窜。

第二年,高迎祥在安徽被新任五省总督卢象升击败包围在郧阳山区,眼看就要被消灭,这时候清军进犯,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担任救火队员抵抗清兵,濒临绝境的起义军趁乱突围,逃过一劫。

不久,高迎祥大军从子午谷进攻西安时再次被彻底打败,高迎祥被孙传庭俘虏押到北京处死,残部投奔李自成,李便被推为"闯王",开始跟明军较量。

1637年(崇祯十年),杨嗣昌走马上任,这个没有打过一仗的行政官员,有着超人的军事天赋,仔细研究后采取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把以流窜见长的起义军牢牢困死,最后各个击破,一举歼灭。

短短两年内,他的战略就开始收效:张献忠部被打垮不得不诈降,李自成部在渭南潼关南原被洪承畴、孙传庭率领的明军基本全歼,只剩下李自成、刘宗敏等17人杀出重围,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苟延残喘,一蹶不振。

就在此刻,清军再次入关,洪承畴“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被崇祯否决,明军把重心放在关外,起义军获得了喘息机会。

清军的入侵,让李自成得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一步步做大,夺取了明朝江山。

总而言之,不是明军战斗力不行,而是明朝政治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明军是两线作战,内有起义军,外有八旗兵。

每到起义军被剿灭的节骨眼上,清兵就会“配合”进犯,官军不得不将主力调到关外,给起义军减轻压力。崇祯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战斗力,明军,明朝,起义军,李自成,后金,清军,蒙古,清兵,军队,观点评论,明军,起义军,李自成,清军,清兵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战斗力,明军,明朝,起义军,李自成,后金,清军,蒙古,清兵,军队,观点评论,明军,起义军,李自成,清军,清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战斗力,明军,明朝,起义军,李自成,后金,清军,蒙古,清兵,军队,观点评论,明军,起义军,李自成,清军,清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