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历史揭秘-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揭秘-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一共育有26个儿子,其中不乏能力很强之人,比如:嫡长子太子朱标、四子燕王朱棣和五子周王朱橚等人,尤其宽仁善良的太子朱标和文武全才的四子燕王朱棣,都是竞争储君的不二人选。

那朱元璋为何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宁愿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不传给无论从文采还是武功来说,在众皇子中都十分出众的朱棣来继承皇位呢?

其实朱元璋无非有两个非常无奈的原因,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逐一讲解:

第一、朱棣不是嫡出身份影响:

朱棣尽管对外宣称自己的生母是马皇后,但关于马皇后的子女,后世一直存有争议。

据《明史》记载:马皇后前前后后共生有五个儿女,还有两个养子,也就是说她和朱元璋总共生有七个孩子。

五个亲生儿女分别是: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长女宁国公主和次女安庆公主。

马皇后的两个养子是: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

朋友们,在其它的史书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这马皇后是在21岁时嫁给朱元璋,之后两人虽然恩爱,也没有分开过,但两人却一直没有孩子。

但就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马皇后却突然就有了5个儿子,并且这几个孩子的年纪也相差无几,但这事在时间上是对不上的,不可信。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马皇后根本就没有生育的能力。

但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到底有几个孩子?我们也无从考察,百味与大家也就不做过多探讨了。

其实朱棣的生母并非马皇后,而是硕妃,是由高丽进贡来的女子,身份较为低卑。

而《明实录》中“朱棣生母为马皇后”的信息,很有可能是朱棣篡位后为了堵住众人之口而改动过,就是为了“反叛”而名正言顺。

朱元璋对朱棣很是钟爱,也很器重,曾毫不掩饰地对着手下众臣夸赞说:自己所有的儿子当中,最像自己的就属四皇子燕王朱棣。

朱棣曾经跟随征虏大将军蓝玉、元帅徐达征讨过蒙、元两国残余势力,立下了很多功劳。

朱棣也没让朱元璋大失所望,在他镇守北方边关那段时间里,曾率领手下的将士身经百战,威震边关,使得蒙、元两国不敢南下侵犯大明。

朱元璋当初在选取自己的隔代接班人时,曾考虑过长孙朱允炆年纪太小,无法驾驭那些桀骜不训的开国功臣。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朱元璋深恐人心疑惧不安,肯定不如立成年国君来得稳妥,再葬送了大明一统江山。

所以朱元璋还是非常看好四子朱棣的,认为他经过千锤百炼,对敌经验丰富,治军足智多谋,其能力和威望也不用质疑,很适合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但朱元璋内心又很怜惜年幼丧父的孙子朱允炆,所以他在立太子一事上,一直犹豫不决、彷徨不定,拿不定主意,使得立储之事一放再放。

立储的事情是一拖再拖,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立储之事已迫在眉睫。

朱元璋也经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对朱棣和朱允炆的考察之后,最终决定要立各方面都较比较优秀的燕王朱棣为太子。

据《明史》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召集文武群臣上殿议事,主要内容就是商议册立太子事宜。

朱元璋首先表态:“国之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何如?”

话音刚落,殿堂一片聒噪之声,只见众大臣表情各异,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过了一会,翰林学士刘三吾第一个出班奏道:“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僭越不得啊!”

紧接着众大臣也纷纷表示:“皇帝应谨遵礼法,父死子继,嫡庶有别。”

朱元璋也据理力争,表明自己的态度,说朱棣如何优秀,如何适合接替自己入主大明。

但他一张嘴哪里说得过众口纷纭,眼见众臣皆不同意立燕王为储,自己又无法说服众人,而且祖宗定制也不敢擅自更改。

无奈之下,性格刚猛的朱元璋只得含泪收回了立朱棣为储的提议,最终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隔代指定其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储。

第二、朱棣自身性格因素影响。

其实朱棣不被朱元璋考虑立为太子还有一点:就是朱棣自身性格的问题,这也让朱元璋有一些顾虑和忌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棣从幼年起就性格暴躁、顽劣倔强,可能这也与他从七岁时就开始参与战事有很大关系。

长期的军队生活也让朱棣逐渐地继承了朱元璋的大部分性格:勇武暴戾、心狠手辣、敏感多疑、杀伐果断。

等到朱棣长大成人被封为燕王之后,由于他长期镇守边关,经常与蒙、元两国余孽作战,过得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朱棣在这种环境下,暴虐的性格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他骨子里的暴虐性格被彻底的释放,“杀人见血”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而朱元璋担心,如果立朱棣为太子,一旦继位后,那么整个国家就会在其高压的政策笼罩下,这也非常不利于大明国家的良性循环发展。

也正是基于朱棣的这一性格,与朱元璋心中的储君形象完全不符,他认为朱棣的这样性格,不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

从一位父亲的角度来看,朱元璋没有选择朱棣,而是让仁厚的朱允炆继承自己的皇位,也是一种多么无奈的选择。

远在边关的朱棣听到立储无望的消息后愤愤不平,本以为太子朱标病死后,皇储的位置非自己莫属,因为无论从能力、经验还有战功来说,朱允炆哪点能比得上自己?

洪武三十一年(既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二十二岁的朱允炆继位,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因次年为建文元年,所以又称其为建文帝。

随着朱元璋的故去和朱允炆的继位,一场为了巩固和夺取皇权的争夺战,在两叔侄之间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

建文元年,既公元1399年7月,朱棣在其封地起兵,借口“清君侧”,发动“靖难之役”,矛头直指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四年,既公元1402年,经过4年时间苦战,燕王朱棣终于攻下当时的首都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下落不明。

随后燕王朱棣在文臣武将的前呼后拥下,终登皇帝宝座,是为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结语:

有人说,如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就应该力排众议,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就可以避免后来发生的“靖难之役”,也可以避免叔夺侄位、自相残杀的悲惨结局。

还有人说,如果朱允炆足够睿智,采取“温水煮青蛙”式的“削藩”策略,同时怀柔感化、赦免“参与者”,对诸王候采取分化、分片式瓦解,那燕王朱棣也只能束手就擒,同样也可以避免同室操戈的惨剧。

然而,历史不容假设和重演,更无法重来,该发生的一切终究会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马皇后,朱元璋,历史,性格,朱标,朱允炆,边关,大明,太子,朱棣,观点评论,马皇后,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马皇后,朱元璋,历史,性格,朱标,朱允炆,边关,大明,太子,朱棣,观点评论,马皇后,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马皇后,朱元璋,历史,性格,朱标,朱允炆,边关,大明,太子,朱棣,观点评论,马皇后,朱元璋,燕王,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