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太宗和刘邦的作业

唐太宗和刘邦的作业

文 / 子玉

有作业可抄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你作为参考的案例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就像领导交给你一个方案,你没有头绪,但是你可以通过参考别人做过的同类方案将框架先搭起来,然后在填充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有可能,你还会进一步创新,将同类方案作出一个新的高度来。

来看唐太宗李世民的镜子——

说实话,李世民的志向可能一点也不会比隋炀帝杨广小,而且,他是在群雄角逐的残酷竞争中筛选出来的胜利者,他的能力绝对是当时精英群体中的头部。

这样的人最容易有继续逐鹿的野心。

但太宗为什么不像杨广一样,一上位就是各种大动作,实现自己功比秦皇汉武的抱负。

太宗肯定想,但他看着隋炀帝留下的试卷就立刻将自己心中燃烧起来的火苗给扑灭,杨广就是因为想把几代人才能做完的事情一次性在自己手上做完。

结果呢,不仅葬送了隋帝国的江山,还将自己的性命留在了江都。

所以,李世民即位之初就迅速展开了一项工作: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是的,将隋炀帝当年踩过的那些坑汇总起来,然后自己再绕开,这样就能避免重复隋朝的命运。

▲隋炀帝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为了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太宗还鼓励大家积极向他提建议。一时间,以魏徵为首的大臣们彻底甩掉了思想上的包袱,踊跃向太宗提着各种建议。

怎么说呢,这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作为领导,谁愿意在公众面前总被下属各种挑刺。

说白了,太宗每天都在挑战自己。这中间,太宗的情绪就崩过一次。

有一次,魏徵为了向太宗提建议竟然拉着皇帝的袖子不让他下班,气得太宗回到后宫就无比愤怒地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瞧,太宗也是人。

但长孙皇后的一句话却让他瞬间惊醒——“君明则臣直”。

是的,隋炀帝当年就是自负聪明,说什么“自己的智商是全天下最高的”,禁止任何人向他提建议,结果呢,身死国灭。

于是,太宗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继续接受来自魏徵的“挑战”。

所以说,唐朝在太宗手里能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是有一定原因的,那是太宗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将杨广当年的“试卷”放在手边参考的结果。

在魏徵去世之后,太宗知行合一的力度大大缩水。贞观十八年,太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踏上了亲征高句丽的路。结果呢,白忙活一场。

太宗又想起了杨广的“试卷”,他非常后悔地说:

“要是魏徵在的话他一定会拉住我别干这件事的。”

是的,太宗是明智的,他知道及时止损的道理,不像杨广当年,关东已经一片混乱了,他还是不顾大臣的反对一力攻打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绝对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大原因之一。

有杨广这面镜子,太宗立刻就停止了对高句丽用兵,他可不想给唐帝国留下致命的后遗症。

▲隋炀帝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所以,仔细想一下,隋炀帝虽然经手了那么多的大事,但却成了亡国之君还落下一个臭名声。唐太宗呢,虽然没有大运河那般的大事业但却把唐帝国带入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农耕社会的巅峰。

但是,如果没有隋炀帝杨广那张考砸的试卷,唐太宗会不会忍下魏徵的臭脾气,会不会停止对高句丽用兵,都是未知。

同样,刘邦的汉朝也抄了秦始皇秦朝的作业——

汉承秦制,刘邦在汉中的时候就开始猛抄秦朝的作业:内政上以萧何当年从咸阳抢救的那部分资料为模板进行管理;军事上以秦朝的二十等军功爵进行改革。

结果是:萧何将关中及巴蜀治理得是蒸蒸日上,成为刘邦和项羽长期对峙的资本;韩信将汉军打造成当时诸侯中制度最为先进的一支军队,最终打败了项羽。

汉帝国建立之后,刘邦又将这套制度复制到了全国,只是进行了部分地方的小改动。

这个时候,刘邦依然是骑在马上一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的姿态。

▲刘邦 电视剧《楚汉传奇》/剧照

大臣陆贾看不下去了:

“陛下,您还是下来吧,马上打天下可不能马上治天下呀。”

原来,陆贾是要刘邦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于是,讨论并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就成了汉帝国君臣的一个大课题。

作为骨干成员的陆贾,以文字的方式将秦亡的教训写了出来。每写完一篇他都及时呈给刘邦看,每次都得到刘邦的疯狂点赞。

贾谊总共写了十二篇,最后汇集成一本书——《新语》。

刘邦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结果是:

以和平方式解决了南越问题,南越王赵佗只需承认大汉宗主国的地位就行;

将“无为而治,于民休息”的治理方式定为汉帝国今后一段时间长期发展的总基调,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努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白登之围后,暂时选择向匈奴妥协,以和亲的方式将匈奴稳住,待到将来机会成熟后再向其用兵;

......

试想一下,如果南越问题和匈奴问题搁到秦始皇和隋炀帝手里,这两人肯定会聚焦所有力量,直到彻底将对方打服。

但那样的结果是,自己也会元气大伤。

刘邦这人最大的优点是,他虽然有点无赖,但对于员工合理的建议他能够听进去,并能够坚决执行。

此后,汉惠帝、汉文帝也一直在调整全面复制的那套秦国的制度,比如:汉惠帝废除了“挟书律”;汉文帝废除了肉刑。

其实都在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汉文帝手底下的大才子贾谊还写了一篇《过秦论》,堪称总结秦亡教训的巅峰之作。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汉家天子在面对秦朝的作业时所持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刘邦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方式也是吸取了秦国全面采用郡县制结果天下大乱时无人勤王的教训。

想想,如果没有秦朝的作业,汉朝君臣得探索多年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论,而且,肯定会走不少弯路。

那样,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将会被大大推迟,汉帝国全面向匈奴亮剑也将会遥遥无期。

其实吧,如果秦朝不犯错,后来的刘邦也不会有机会。

这是治理国家的层面。在做人方面,汉宣帝绝对是一块很好的镜子——

汉宣帝是战战兢兢走上帝位的,当霍光和他同乘一辆车时,他简直就是如芒刺在背的感觉。

对于皇帝这张牌该如何打的问题,汉宣帝找到了两份试卷,一份满分的,一份考砸了的。

没错,正是汉文帝刘恒和汉废帝刘贺的试卷。

▲刘贺 电视剧《云中歌》/剧照

汉宣帝的开局几乎和这两人是同样的剧本,所以,自然将他们的试卷拿来研究一番。

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汉宣帝得出结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地位几乎就不可撼动,刘贺当年就是因为太急了才惹怒霍光从而被废掉的。最好的办法是,学习汉文帝,忍辱负重,积攒能量,等机会成熟了再出手。

最终,汉宣帝熬死了霍光,然后以明升暗降的方式麻痹了霍家人,最终以雷霆之势将霍氏集团连根铲除。

是的,汉宣帝的剧本比汉文帝还要复杂,但他一样考了个满分。密码就是:他既抄了汉文帝的作业,又参考了刘贺的试卷。

对,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在后来者手上都是宝贝。

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要对标那些优秀者,同时以那些失败者的案例为警钟,持续进化自己,持续创新,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勉之!

(全文完)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

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唐太宗的工作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刘邦,魏徵,作业,唐太宗,杨广小,建议,教训,秦朝,方式,隋炀帝,观点评论,汉宣帝,刘邦,杨广,隋炀帝,汉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邦,魏徵,作业,唐太宗,杨广小,建议,教训,秦朝,方式,隋炀帝,观点评论,汉宣帝,刘邦,杨广,隋炀帝,汉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邦,魏徵,作业,唐太宗,杨广小,建议,教训,秦朝,方式,隋炀帝,观点评论,汉宣帝,刘邦,杨广,隋炀帝,汉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