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嫡出的朱允熥为皇太孙,反而立庶出的朱允炆呢?

朱元璋为什么不立嫡出的朱允熥为皇太孙,反而立庶出的朱允炆呢?

明朝和清朝对继承人母族势力看法理解截然不同,明朝自从朱允炆开始之后的皇后基本没有过强的娘家势力。也就是说明朝皇后除了太祖和成祖外基本出身都不高,外戚干政的事情基本没有发生。清朝却正好相反,清朝最看重继承人的娘家势力,"子以母贵"是清朝的典型。

举几个例子:雍正母亲虽然只是康熙四妃之一,但养母是皇后,关键是养母皇后没有儿子,这身份就高贵了。还有乾隆一心想要立嫡子为继承人,因为清朝立国以来还没有一位是嫡子继位的皇帝。也许满人跟汉人思想不一样,他们根本不怕继承人母族太强大。这方面最有代表性就乾隆的富察皇后一族,富察氏基本上是最高贵的外戚和姓氏了。可能跟思想和制度都有关,明朝基本上不存在外戚荣宠的事情。

明太祖朱元璋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苦心栽培三十年,几乎把所有心血都倾注给朱标。朱标倒是非常合格,海内皆称其贤,朱元璋对朱标那也是一百个满意。可朱标百般合格,奈何天妒英才,三十七岁那年壮年而亡,把朱元璋的计划全部打乱。面对丧子之痛,朱元璋不得不从新布局。他也年纪大了,是立其他儿子还是立孙子为皇储是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储君就是国本,不得不慎重。

如果立儿子的话,马皇后共有五个嫡子,也就是前面五个最大的儿子都是马皇后所出。

《明史》记载:

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棡、成祖、周王橚。

《明太宗实录》也记载:

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王棡,次上,次周定王橚。

也就是说明史和太宗(朱棣)实录记载一模一样,都肯定马皇后有五个嫡子。

朱标去世后,后面四个都还在世。朱元璋是最推崇汉家嫡长子继承制的,摆在朱元璋面前有两个难题。到底是立马皇后嫡出的其他儿子还是绕过儿子直接立孙子 ,其实这是个极为难选择的问题。要是立儿子吧,另外四个儿子选哪个?老二秦王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就该立他。可朱元璋并不喜欢他,原因就是这家伙太混蛋了,朱元璋肯定不能立他。朱元璋最喜欢和器重的除了朱标就是老三晋王了,朱元璋对这个嫡三子从小就培养,他的老师和朱标的老师都是海内大儒宋濂。

而晋王也争气,文韬武略,起初也是个混蛋,后面被朱元璋骂了,连国号都废了。幸亏有大哥朱标从中说情才又放回封地,从此之后好像变了个人,老老实实的。老四朱棣不用过多介绍,老五周王算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嫡子了。也许是马皇后最小的儿子,朱元璋根本没让他吃苦,几位哥哥都在镇守边疆,他就不用去,封地还是富裕繁华的开封府。

朱元璋对朱标之后的四位嫡子到底选谁真犯难了,按立嫡立长制度就应该立秦王,可秦王根本不适合。晋王、燕王倒是文武全才,可前面还有秦王呢?最宠爱的还是周王呢!所以朱元璋再三考虑还是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为接班人,省的四位嫡子难以选择。可立孙子的话,朱标有两位嫡子,嫡长子朱雄英和嫡次子朱允熥。最后朱元璋并没有选择嫡出而是选择了庶出的朱允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跟其他朝代一样让自己的儿子女儿们都跟开国功臣联姻,一来是对功臣们荣宠,二来是强强联手共保大明江山社稷。朱元璋对太子妃的人选自然是非常上心的,亲自选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常遇春之女常氏册封为皇太子妃。

《东宫妃常氏圹志》也记载:

上以义兵伐群雄定天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实为开国元勋,女曰某,与储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年若干,为东宫元妃,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

朱元璋给朱标选太子妃一事自然是要门当户对,更要人品容貌都上佳者,常遇春的本事仅次于徐达,他的女儿跟朱标又同龄。勤俭节约,既孝顺又懂事,而且不骄不躁,立为东宫元妃最合适不过。

据说当年马皇后和常遇春的夫人蓝夫人同时怀孕,朱元璋攻下集庆的时候刚好朱标出生,朱元璋欣喜若狂登山刻石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就跟兄弟常遇春说你夫人一定生的是女儿,将来俩孩子成亲,咱们结为儿女亲家,这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太子妃。

洪武四年(1371年),朱标十七岁大婚,朱元璋册封常氏为太子妃,是为朱标东宫元妃。朱标和常氏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两人共生下两男两女四个孩子。既长子朱雄英和次子朱允熥,另外两位女儿都太小没有记载。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允熥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太子妃福薄,红颜薄命,刚生下朱允熥当月就病逝了,才二十四岁。

从史料记载来看,朱元璋对这个儿媳妇是非常喜欢的,正如史书记载一样勤俭孝敬,不以富贵娇。太子妃死后,朱元璋为她举行隆重葬礼。朱元璋穿素服还辍朝三日,上谥号"静懿"。

庚寅皇太子妃常氏薨。 上素服,辍朝三日, 中宫素服哀临。皇太子服齐衰,葬毕,焚于墓所,常服还内。皇孙服斩衰,置灵座傍,遇祭奠则服之。诸王公主服如制。

常太子妃去世后朱标妾氏吕氏被立为继妃,比起元妃常氏的高贵身世来吕氏根本不够看。吕氏的父亲吕本最高也只是礼部尚书和太常司卿,还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也不是淮西功臣,而是寿州人氏。

吕氏跟朱标感情倒也不错,朱标五个儿子,其中元妃常氏生两个,继妃吕氏生三个。

吕后生惠帝、衡王允熞、徐王允熙。

建文帝就是吕氏的长子,朱允炆登基之后尊追尊父亲朱标为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生母为皇太后。"靖难之役"后,朱棣对嫂子和侄子倒是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将皇嫂吕氏降为懿文太子妃,安排她跟幼子徐王朱允熙搬到懿文太子陵寝。

介绍完朱标前后两位太子妃和子女情况,那么问题来了,原配和继妃都是太子妃,都有几个儿子。既然朱元璋决心跨过儿子立孙子,立哪位太子妃所出为正朔,才是让朱元璋头疼的事情。按古代汉家正统原配的儿子最有话语权,嫡长孙朱雄英八岁早逝,嫡次孙朱允熥成为嫡长子。朱标原配常太子妃早逝,又立了有三个儿子的次妃吕氏为继妃。这样一来除了早逝的朱雄英之外其他四位都是嫡子了,朱元璋必须慎重考虑,立皇储是千秋大业,容不得半点差错。

朱元璋本人是非常重视立嫡立长不立贤的继承制度,他也是这么遵守的。朱标是马皇后嫡长子,朱元璋对朱标的爱如同寻常百姓一般宠爱,只要能给的都给他了。按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程度,爱屋及乌,他最宠爱的孙子一定是嫡长孙朱雄英,可惜夭折。再看朱元璋对朱标元妃常氏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显然对继妃吕氏远不及常氏的待遇。

朱元璋最终放弃身份更高贵的朱允熥而选择继妃所出的朱允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熥的母族势力太强大了,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外戚干政大权旁落。朱允熥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外孙,凉国公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太子妃是蓝玉的亲外甥女。看太子妃的这关系了不得,蓝玉的本事大家都清楚,他是死保太子朱标的,也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万里长城。还有一位跟蓝玉一样本事的开国功臣傅友德也是朱标的死党,朱标跟他俩感情深厚,可朱标儿子们对功臣无恩。何况蓝玉后面站着一堆的淮西功臣,朱元璋能不担心吗?

朱标英年早逝之后,朱元璋对他们可不放心,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第二年就发生蓝玉谋反案,其中淮西功臣基本被牵扯进去,数万人死于非命,明眼人都清楚这是给朱允炆铺路,因为朱允炆对蓝玉无恩,难免将来不会为朱允熥抢朱允炆皇位。

如果立朱允熥,又担心蓝玉会成为权臣外戚,虽然朱允熥跟蓝玉有亲情,年纪只比朱允炆相差一岁,但古代外戚干政的事情可没少发生。所以朱元璋放弃太子元妃的儿子立继妃的儿子为皇太孙,情愿背负恶名捕杀功臣也要为朱允炆铺路。

但朱元璋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最后自己孙子的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给抢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马皇后,常遇春,皇太子,太祖,女儿,朱允熥,朱标,继承人,儿子,晋王,观点评论,吕氏,朱元璋,朱允熥,朱标,朱允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马皇后,常遇春,皇太子,太祖,女儿,朱允熥,朱标,继承人,儿子,晋王,观点评论,吕氏,朱元璋,朱允熥,朱标,朱允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马皇后,常遇春,皇太子,太祖,女儿,朱允熥,朱标,继承人,儿子,晋王,观点评论,吕氏,朱元璋,朱允熥,朱标,朱允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