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谈到了史上最弱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奈何自己势力弱小“王敦之乱”延续到儿子晋明帝司马绍那里才解决,然而司马绍亦是短命,飘摇的东晋王朝接下来又会有什么艰难险阻?
东晋皇帝身体如此之孱弱,皇位轮流如同过家家
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在位六年忧愤病逝;
司马绍继位,史称晋明帝,平定王敦之乱,在位三年,二十七岁病逝;
司马衍继位,史称晋成帝,年幼继位,在位十七年,二十二岁病逝;
其弟司马岳继位,史称晋康帝,在位两年,二十三岁病逝;
太子司马聃继位,史称晋穆帝,两岁继位,在位十八年,十九岁病逝。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之后似乎陷入了一个魔咒,看看哪个能活到三十岁?要说那些继位的小皇帝怎么能够处理政务的呢?当然少不了要倚靠太后和宰相。
皇帝轮流如同过家家
新官上任三把火
晋明帝司马绍时期平定“王敦之乱”任用了一个叫庾亮的人,他的妹妹庾文君是司马绍的皇后,然而司马绍英年早逝,晋成帝司马衍年幼继位(为什么说年幼,因为其二十二岁就薨了,然而却在位十七年,算一下几岁继位的?)。
庾太后开始管理朝政了,那么他哥庾亮能不受重用吗?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势必要使朝廷“焕然一新”(此处加引号表示贬义),一改之前丞相王导宽和的治国方针,重用严刑峻法,搞的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庾亮图像
接下来就是清扫那些有怨言的、看不顺眼的。司马宗因自己丢失官职而怨恨庾亮,并且司马宗与苏峻交好,准备联手废掉庾亮自己执政(野心还不小呢),结果被庾亮派兵镇压,司马宗被杀。后来庾亮又动手把两位皇亲国戚元老级别的司马族人给贬了,令天下人纷纷猜测这是在准备谋取皇位。
专业不对口,问题多严重
庾亮又闻得苏峻招揽许多亡命之徒,司马宗的同谋也逃到了苏峻那里,料想此人日后定会生出祸端,于是庾亮不顾满朝大臣劝阻下诏让苏峻做了大司农的官职(管理农业生产,什么谁家猪下崽了,谁家谷子长势喜人等等),苏峻可是武将,是带兵的,这专业压根不对口,怎么干的了呢?于是在其手下劝告造反了。
庾亮还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温峤率兵要来守卫京师,庾亮却认为苏峻不足畏惧,拒绝了,之后又拒绝了王导提出的把守各要塞的想法。
直到苏峻马上兵临京师,庾亮此时终于慌了,陶回又献策庾亮,断定苏峻必定绕路,可以在半路伏击,然而庾亮又没有采纳。
庾亮
不慌你可别逃啊
果然苏峻绕路而行,庾亮得知后悔没听从陶回的计策。朝廷有令让庾亮等人率兵在宣阳门外阻挡苏峻,然而士兵不战而怯,纷纷丢盔弃甲而逃。
庾亮等人慌忙乘坐小船逃走了,慌忙到什么程度呢?加上兵乱,庾亮的随从拿起箭乱射,不分彼此,竟然把开船的船家射死了。
后来庾亮逃到了温峤处,温峤敬重庾亮,与其推举陶侃一起准备击退苏峻,庾亮带兵又一次失败了,后来竟然有一次带兵两千就守住了苏峻带兵一万来攻打。
过家家
真是没脸做官了
公元329年,“苏峻之乱”平定后,晋成帝下诏说明苏峻之乱不是庾亮的过错,就是原谅他了,但庾亮心知肚明,坚决请求将自己免职,能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了。
后来因为庾亮是晋明帝舅舅的缘故,又多次下诏让其担任要职,都被其拒绝了,无奈之下做了芜湖的一个内史。
后来庾亮又与陶侃平定了郭默的反叛,天子有意嘉奖他,升他的官职,庾亮连同奖赏一同拒绝了。
再后来,后赵皇帝石勒去世,其子石虎继位(五胡乱华时讲过),庾亮有意收复中原,率军十万有意攻之,但因为没有去救援邾城,导致邾城失守,请求晋成帝降罪,请求给自己降职三级,后来让其官复原职,又是拒绝。
自从邾城失陷之后,郁闷成疾,不久便去世了。
关于对庾亮的评价,褒贬不一,苏峻之乱由他而起,不采纳忠言,犹如井底之蛙盲目自大,后来却改过自新,平定苏峻叛乱之后,多次有功却不再受官,此时倒是为国家大事而担忧,抛却私人小利了。
也许,人就是如此的奇妙,总需得经历点什么,才能完成之后的蜕变,无论好与坏,一生中经历的大小事情又何尝不是真实的在影响着我们呢?我们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呢?
作者‖ 小末故事君 冰心文学活动成人组一等奖 立志带来更多优秀作品
图片‖ 来自网络 读史明智 阅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