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代即墨有个美男子,善于用兵作战,成为兵部尚书,获赠四世一品

明代即墨有个美男子,善于用兵作战,成为兵部尚书,获赠四世一品

史料是冰冷的,谁都可以百度,谁都可以复制粘贴。可是,我还是愿意用史料为基础,去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因为人的思想是鲜活的,所以我喜欢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历史,不喜欢人云亦云。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杀。我认为崇祯帝是勤政的,想有一番作为的,只是格局小了,犯了官场或职场上的大忌,那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杀了袁崇焕,他对孙传庭、卢象升等猛将半信半疑。明代的灭亡,不能全部归罪于崇祯帝。旅美作家黄仁宇先生写了一本《万历十五年》,从几个小画面,以小见大,捕捉出种种迹象,明代走下坡路了。所以史学家说:明亡,实亡于万历。

今天我要写的黄嘉善该出场了,明嘉靖二十八年,即1549年,黄嘉善出生于山东即墨,少年时在崂山石门山麓的上下书院学习,既聪明又勤奋。万历四年,即1576年,黄嘉善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再过一年步入政坛,担任河南叶县一把手。黄嘉善的一切都太顺利了,比他的前辈蓝田顺利多了。黄嘉善有才华,有胆识,有谋略,有情商,关键他还有高高的个子,宽阔的身躯,天圆地方的容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男子,优秀得不要不要滴。

黄嘉善是一名文官出身的将才,文武双全,有胆有识,运筹帷幄,令人敬佩。自黄嘉善之后,洪承畴、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等,都和黄嘉善一样,文官出身,但又是杰出的军事家,这是明朝后期的一种独特现象。或许,黄嘉善们天生体格强健,意志过人,善于学习,触类旁通,上马杀敌,下马读书,我称之为儒将。

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差点被鞭尸,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被万历皇帝废止了,包括一条鞭法。万历帝年纪轻轻,就提前建好了陵墓,这就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还经常去地宫里喝酒。万历帝性格有些怪异,生活奢靡无度,他因为立谁为皇后的事,与朝中大臣们斗气,竟然长达三十年不上朝,可江山社稷怎么办?

明朝边关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宣府、大同、蓟州、辽东为四大军事重镇。黄嘉善在大同、山西、陕西、宁夏一带,充分发挥出他的聪明、勇敢、策略、手段,在西北一带发展生产、抵抗蒙古军队入侵,成为西北边疆的柱石。戍边二十年,风餐露宿,黄嘉善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万历皇帝是信任黄嘉善的,因为人才难得,万历三十八年,即1610年,朝廷任命黄嘉善为总督三边军务,洪承畴后来也担任过这个职务,相当于西部战区司令员。三边即陕西安边、定边、靖边三个县,是当时的军事要地。后来,黄嘉善取得了著名的三边大捷,升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副国级的国防部长,褒赠“四世一品”。黄嘉善率军打出了大明王朝的威风,让大西北成为大明王朝的钢铁长城。

1615年,黄嘉善因病回到了即墨,关心家乡建设,积极扶贫济困,时年66岁。国难思良将,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攻占清河(今辽宁本溪),明朝起用老将黄嘉善,黄嘉善提出了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等待时机、一击而灭的战略,可惜其他人都认为黄嘉善太保守了,应该分兵主动出击,朝廷最终没有采纳黄嘉善的意见。一代名将黄嘉善是悲哀的,他能预见到失败却又无力制止,只能长叹一声:危哉!结局就是1619年爆发的萨尔浒战役,明朝军队大败。1624年,到了天启四年,黄嘉善因病去世,终年75岁,皇帝停止政务一天以示哀痛,又给了诸多荣誉职务。天启之后就是崇祯了,大明王朝迎来了他的黄昏。缺大将吗?似乎不缺,那为何大明王朝还是大厦将倾?黄嘉善若泉下有知,当死不瞑目。

有些人死了,但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为了回家,宁死不屈,比如黄嘉善。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清军入关,年底围困即墨城。黄嘉善的侄子黄宗昌率军守卫即墨城,黄宗昌的次子黄基英战死,一家五口殉国,这就是著名的即墨“一门五烈”。黄宗昌继续战斗,保住了即墨城,避免了清军的屠城。黄嘉善的后人,毕竟是黄嘉善的后人,传承着黄嘉善的忠勇精神,保家卫国,死亦不惧。

黄氏一族,在明清两朝考取贡生45名,贡监生170余名,举人34名,进士8名,担任各级官员的170余名,《明史》《清史稿》中记录了11人的事迹。

我最后写上这么一句话:不期即墨之乡,竟出蓝田之玉,不期即墨之乡,竟出黄嘉善国之栋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嘉善,崇祯,明朝,作战,尚书,皇帝,美男子,大明,王朝,即墨,观点评论,黄嘉善,黄宗昌,即墨城,即墨之乡,即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嘉善,崇祯,明朝,作战,尚书,皇帝,美男子,大明,王朝,即墨,观点评论,黄嘉善,黄宗昌,即墨城,即墨之乡,即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嘉善,崇祯,明朝,作战,尚书,皇帝,美男子,大明,王朝,即墨,观点评论,黄嘉善,黄宗昌,即墨城,即墨之乡,即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