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南宋的社仓制度研究

南宋的社仓制度研究

天灾是人类历史中很常见的插曲,大到洪水泛滥,小到寒霜冻害,它们总是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给人类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

中国古代史上同样不缺少天灾,为了稳定民心以维护统治,每当天灾发生时,朝廷就得打开各地的粮仓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当灾难较大时,各地地方的资源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时,还需要从各地调集粮食,俗话说居安思危,朝廷在地方设立的赈灾用的仓库,就叫做义仓。

由于义仓设在县一级,农村地区获取赈灾粮不方便,加上官员贪污等问题,因为以上种种问题,南宋时期开始出现了“社仓”,并大规模推广。

因此南宋虽然多次遭受天灾,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大的损伤,社仓制度的优秀被事实所证明,社仓制度也成为南宋的一项常设制度。

一、社仓的发展历程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一口吃的,能活下去,断然是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的。

战国时期搅动风云的著名纵横家苏秦也曾说:“使我南阳有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因此让百姓吃饱活下去,是一个政权维持统治的基础。

而南宋一百五十二年间,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乃至危及统治,这与能让百姓即使在天灾中也不会饿死的社仓制度息息相关。

1、什么是社仓?

社仓是根据它所设立的地方也就是“社”来命名的,社是当时社会的基层组织,是“里”下一级的单位。

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统治期间),社仓首次出现:“今兹令乡里富庶人家,岁出粟、麦、米一石,贫富差之,寄存闾巷以备灾年,名之义仓。”

这时候就不叫义仓,而应该叫社仓了。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设立的位置,还在于其仓库中用来赈灾的米来自哪里。

义仓是由从百姓中收上来的税米、税银购买的米填仓的,而社仓是由民众自己在丰年时自己积攒的,以及官府帮助的。

这里就是涉及到谁是主体的问题,隋朝是出了名的富有,和社仓的推行不无关系。

2、社仓的发展历程

而唐太宗之后到南宋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社仓,常平仓、义仓是常设的赈灾仓库。

北宋熙宁二年(宋神宗赵顼统治期间),有一个叫做苏涓的知县给朝廷上书,建议开设社仓,但苏涓人微言轻,建议没有被采纳,此事便不了了之。

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赵构统治期间),大臣魏掞之到建宁府建阳县治政。

建阳县民风彪悍,前一年县里收成不好,是个荒年,众人便饿了一段时间的肚子。这要换别人,饿会就饿会吧,或者就行,但建阳县一些人立马就反了,组成队伍到处抄掠。

虽然很快便被官府镇压,可朝廷意识到了不对,便派魏掞之前来解决问题。

魏掞之向建宁常平仓要来粮米发放给百姓后,又按古法设置社仓,轻松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乡村百姓荒年无处受赈,二是防止乡民暴动。

说来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由第一个引发的,然而建阳的百姓们并没有安居乐业太久,随着魏掞之的离世,他创立的社仓便很快瓦解。

原来魏掞之的社仓对运营者的要求很高,要勤勤恳恳、公正廉洁、善于计算……这些条件魏掞之倒是符合,而后来的继任人就不行了,于是社仓再归沉寂。

1167年,建宁府再次发生饥荒,“理学圣人”朱熹奉命前往救灾。和魏掞之的救灾方法如出一辙。

朱熹同样向府中借了六百石米赈济百姓,而这些米是“借”出去而不是“送”出去的。

不论如何,百姓得到了赖以为生的米,就不会铤而走险发动暴动了。后来乡民将米连本带利归还之后,朱熹将这些米分置为三个社仓。

这三个社仓建立后在“青黄不接之时,平息借米以助百姓,故一乡四五十里之间,虽遇凶年,人不阙食。”

虽然试点很成功,但这时社仓制度仍未大规模推行。这之后也体现出朱熹的政治智慧强于魏掞之:光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成事的。

十年后,浙东饥荒,皇帝令朱熹前往处置。朱熹趁机上奏宋孝宗,将社仓制度推广开来,从此社仓制度便成为南宋的一项基本制度。

二、社仓如何运转?

朱熹设置的“朱子社仓”之所以强于魏掞之设立的社仓,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朱子社仓更容易管理,对接手人的要求并不那么高。

这就要求朱熹必须设置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必须将社仓运转的基础:有米入库、有米出库做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仓正是如此。社仓在各地因地制宜,各有差异,而在大体上还是基本相同。

1、社仓的管理人员

由于设置在社里,社仓的管理人员很自然地就从当地的小吏里挑选。并且当地的富商、富农也是社仓管理人员之中的一份子。

为了防止这些人上下其手、鱼肉百姓,朝廷也会另派地方政府的官员参与监督。

乡役是南宋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沟通员”,职责就是维护地方治安、收取赋税以及战时为朝廷征兵等,是南宋维持基层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社仓建立后,乡役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仓管理者,另外南宋朝廷还规定:“乡间士绅共预治之”。

这里的士绅不是我们想的城里穷凶极恶、横行霸道的“豪杰”,而是乡间有民望的族老、有美名的富户,另外地方政府会派遣“县吏”来监督社仓的账面情况。

古代皇权不下县,排得上品级的官不会做这种小事,于是知县就会外聘人员协助自己管理地方,这种人就是“吏”。

2、社仓的收入来源

社仓维持的基础在于有进有出,出米容易,入米就难了,正常来说,社仓的粮食应是周边的村民、富户在平年、丰年拿出一部分收获存储在社仓。

但收入完全是来自于村民的话就有两个重大问题:第一,总量不够。

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农民在生产活动中每年其实收获不了太多粮食,交上来的也少,总量不足以维持社仓的运转,即使加上富人的也是如此。

二来分配难:今年丰年我家交了两斤米,你家一斤没交,明天遇到灾年,总不可能看着你家饿死,但这样却是白白损失了我的米。

因此,社仓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府里的常平仓、县里的义仓以及社会援助等。常平仓和义仓属于国家机构,帮助社仓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一些富人出于积攒声望等原因,也会对社仓伸出援助之手,由于这种捐助只是偶然,因此大头还是在义仓和常平仓上。

后来村民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再自己出米粮汇于社仓了,因此又多出一项收入:息米收入。

社仓里的米是借不是送,然后收取利息,利息也成为收入的一部分,南宋后期,社仓的收入形势又有所增加。

粮食经年堆积在社仓里,保管不慎容易腐坏,因此政府直接拨款到社仓,鉴于荒年米价会飞涨,因此社仓中的资源储备是大部分米加小部分钱。

另外,南宋还将部分田地划归社仓,产出的米直接进入仓库,至此,社仓形成了米+钱+田产的储存模式。

3、社仓资源的发放方式

社仓设立的目的,是惠及常平仓及义仓照顾不到的乡村贫民,因此他们是社仓照顾的对象,也是支出的主力。

注意是乡村“贫”民,在乡村中的富农、地主等均不能从社仓中获取借贷,社仓也明确规定:“凡年产钱六百文以上及另营产业、足给衣食者,不得请贷。”

同时“因懒惰不劳致于困顿者,亦不在借贷之列。”可见社仓对于借贷的对象还是把控得比较严格的。

除此之外,对于管理社仓的人员社仓需要发放一定的补贴,直接进行管理的人员,每人每天补贴一斗米,县里监督的县官等,每天五升米,这些就是社仓主要的支出。

总结

社仓制度在隋朝首次出现,是为了惠及常平仓、义仓不能照顾的乡间,因为设置在社一级,因此被称为社仓。

至唐太宗之后融入义仓,北宋时期曾有地方官上书请求重新设置,未被通过,南宋时,由于天灾荒年对乡间百姓的影响,大臣魏掞之开始在建宁府试点。

然而魏掞之未能对社仓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导致社仓对管理者的要求极高,魏掞之去世后此事即告一段落。

朱熹在之后重提社仓的设置一事,并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成功设办了几个社仓。

随后朱熹奏请宋孝宗,社仓制度正式推行,社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常平仓和义仓,息米和社会援助作为辅助手段。

社仓的管理由当地的乡役等负责,县里派遣官员进行监督,社仓对贷款对象的选择严格,只给勤劳而未能摆脱贫困的人借贷。

支出的另一块就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南宋期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因此可以看到社仓制度对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宋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地方,统治,朱熹,朝廷,赈灾,问题,制度,百姓,研究,天灾,观点评论,建阳县,义仓,朱熹,常平仓,社仓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方,统治,朱熹,朝廷,赈灾,问题,制度,百姓,研究,天灾,观点评论,建阳县,义仓,朱熹,常平仓,社仓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方,统治,朱熹,朝廷,赈灾,问题,制度,百姓,研究,天灾,观点评论,建阳县,义仓,朱熹,常平仓,社仓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