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前言

从周天子分封诸侯,授民授疆土开始,地方的管理就逐渐有了规模,逐渐发展为地方的权力机构,而地方吏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直到了元末年间,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蒙古可汗

元朝,是中国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元朝贵族阶级统治汉族人民,本身存在的争议性就很大,而原本从隋唐沿袭的三省六部制度,本身就对于中央集权有很大的局限性。元朝的统治者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被三省监制的行政模式,没过多久,就废除了尚书和门下二省,用枢密院和御史台用来监控三军,还对全国地方都实行行省制度,地方的州府开始有了军事武装力量,也受到御史台的监察,而行省制度也开创了我国划分行政区域的方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方叛乱,兵戈不止

1、行省制度出现

元朝的前身是古代的蒙古帝国,而蒙古国本身就经过了无数次的分裂和内乱,到努尔哈赤建立元朝根基稳定之后,也还有蒙古国的旧部前来求和,以至于元朝的藩镇割据一直比较严重,而元朝本就是依赖蒙古旧贵族阶级打下来,所以元朝的君主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绝对的地位,元朝的君王始终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由于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状一直激化矛盾,从而导致地方叛乱频繁,所以为了进一步把控地方的势力,行省制度应运而生。

▲成吉思汗

2、行省制度的优点

原本的蒙古族是古代蒙古汗国分裂出来的一脉,大部分都保留着草原的生活习惯,而曾经掠夺的大部分疆土该如何经营,成了元朝比较重要的问题。而大元朝建朝的数年间也一直受经济问题的困扰,财政时常无银钱可用,而行省制度的存在,可以让地方的官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治。

而监察的机构也能时刻把控地方的情况,减少冲突的同时,设立平章政事、左丞相等一系列行省官员,用于制衡各地诸侯王的势力,减少内乱的同时也让各省的自治机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于元朝的各部落都是世袭的诸侯王,所以州府的丞相一旦能够掌握军政大权也是能够对一方的诸侯造成震慑,以此来达到政治上的稳定和百姓生活的长治久安。

以南制北,军事割据

1、行省制度的起源

行省制度的本质是在地方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而这种方式最早源于金朝,最初金国常年部落之间频繁发生内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金国通过行省的方式给予地方行政长官以军事权力,并设立监察机构对军权进行控制,必要时期可以互相帮助,而这种行政方式其实就是蒙古六部的行政方式,各部互相独立但由互帮互制,统一受中央管辖。

▲元朝地图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元朝的军事化管理的遗留习惯,在唐宋的行政体系之中,除了大将军和世代的诸侯外,地方行省是没有太大的兵权,而地方的财政也会按年进行缴纳。但是到了元朝,出于统治者对于政权稳固的需要,元朝开始对省以及州府之间设置监察机构,明确这些地方郡县的活动范围。

而元朝统治时期疆域辽阔,北方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南方则相对开阔,一马平川。行省制度给予南方政权以领军的权力,而后来的明清更是在元朝的制度上进行加强,在南北设置路障和通关文书制度。这样一来,若是北方发生内乱,南方也能及时前去救援,而南北方都尚有军事武装,不至于关键时刻无兵将可调。

承上启下,分权制衡

1、行省制度建立以后

行省制度建立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缓和,通过枢密院与御史台的调和,地方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部队,而长时间也容易滋生贪腐,御史台的监察也时常偏袒北方的行省,而南方的行省地处江南地带物产丰富,却时常将大量的粮食和财物运往北方,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良久。元朝也通过不断选贤举能想要改变这种模式,但都未触及到贵族利益的根本,而长久的经济和文化制度改革也一直都被阻碍。行省制度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承上启下,既不会公认和君王有太多的权力重叠之处,也不会轻易受到诸侯的制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机构。

▲宴会

古语曾曰: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行省的官员出处也和元朝的其他官员类似,都是通过群策群力再进行地方事务管理,而行省官员通常包括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人共同组成。各位官员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但是一旦涉及到财务和军事、以及刑法的时候,就会采用会议表决制度和专官提调的方式来裁决,也就是现在比较常说的投票表决制度和专事专人专办制度。只有行省的长官可以拥有一票表决权,行省官员内部每个人所能拥有的权力也是有限的且一直处于相互制衡的状态。

▲元朝官员

一般来说,各地方行省的军事权会由丞相和平章知事进行负责,传说中的虎符便是调令,而财税等事务则会由中央直接派遣,不受地方的限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元朝的财政状况一直都不太理想。总的来看,行省制度的确赋予了地方很大的自治权,但其本身又没有太多可以独立行事的权力。不论是兵权还是财政大权都是至少有二位及以上官员进行共同裁决,在这样的制约下,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就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元朝推行的行省制度带有太强的军事化管理色彩,而在后来明清的基础之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中央辖治地方的管理手段。而这种行省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彻底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但从我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的角度上来看,这其实又是另外一种看似放权,其实在收权的方式,地方的行政细化和官员的任免权都经过了更一步的细化和制衡。

▲颁布法令

2、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就元朝而言,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参知政事和左丞相这两个官员,汉人并不能参选。元朝的军事化管理之下,汉人永远无法掌握军权,所以尽管元朝一直在推行汉化和汉治,大量地引入汉代的儒生进入朝堂,但大部分人都处于不太重要的虚职,从未掌握实权。

元朝的蒙古族本身又没有太多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才,元朝的汉官大多都被用以财政管理,所以元朝的国库一旦亏空严重,就会派许多大臣进行财税管理。历史明确记载,元朝晚年,沉苛杂税十分繁重,普通的老百姓无论是从商还是进行农业活动,都必须交付大量的税务。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的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元朝的贵族军阀拥兵自重。不但朝廷不敢擅动他们,还得收取大量税务以供他们取乐,而这些人往往能够躲避法律的制裁,堂而皇之地杀害汉人,而汉人的出路除了读书,便是从商,而这也是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元朝君主

元朝的历史光辉而灿烂,也有过将汉治推行的很好的明君。但为了维护其部族的统治,元朝皇帝一直用国库在供养贵族军阀,导致阶级矛盾激烈,通货膨胀更为严重,最终被明朝所取代,灭亡于自己的短见。

总结

而可喜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却长久留存了下来,转而成为中央更好地管控地方,防止贪官污吏存在的一个好的政治制度。而明朝的朱元璋也是如此,在他稳固住政治局面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权力三分,形成好的良好的制衡关系。明朝也正是在将地方行省制度发扬光大的基础之上,还对中央的集权进行进一步的把控,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跟元朝的行省制度进行互相配合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蒙古人

而明清之后的帝王都特别勤奋也是有原因的,地方和中央的大量事务都因为分权制衡都归于中央管理,所以清朝的雍正皇帝才异常的勤政爱民,一直到清末这样的局面都没有被打破。行省制度留存至今,与我国现行的地方省级自治制度其实很是相似,尤其是对比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和自治县,大部分的自治和管理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可谓是影响深远。除此之外,行省制度的很多规章条例也与现如今的许多政令很是相似,可以说是对于现在的吏治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例如,我国目前盛行的异地为官制度,就是对于官员的出生地和执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腐败的滋生。

参考文献:

《元史》

《行省制度研究》

《历代名臣奏议》

《中国历史地图集》

《经世大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进行,后世,地方,行政,权力,影响,军事,制度,蒙古,观点评论,元朝,诸侯,制度,官员,汉治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进行,后世,地方,行政,权力,影响,军事,制度,蒙古,观点评论,元朝,诸侯,制度,官员,汉治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进行,后世,地方,行政,权力,影响,军事,制度,蒙古,观点评论,元朝,诸侯,制度,官员,汉治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