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作品《后宫词》一诗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却是如此,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帝王家是一个最无情的地方。为了争夺权力,能够父子相残,夫妻相残,兄弟相残,传统的“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在权力面前就是废话。今天要讲的就是叔侄相残的故事,也就是明朝的靖难之役。
这是一场比较诡异的战争,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靖难之役初期,朱允炆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原因何在?
通过靖难之役,我们能够联想到一个与它很相似的事件,就是西汉的“七国之乱”,同样都是因为中央“削藩”而引起的。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采用晁错的建议,开始推行削藩政策。随之引来以吴王刘濞为首的,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七国叛乱。
当时的吴楚联军实力很强,声势浩大,他们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清君侧”可以说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借口,朱棣同样是利用这个借口来发动战争的。
面对七国掀起的叛乱,汉景帝起初是诛杀晁错,这一个举动很关键,就是抹杀了七国起兵的合法性。皇帝自己做到了清君侧,在舆论,法礼上,七国已经不占优势,如果继续下去,就是谋反。在诛杀晁错的过程中,汉景帝显得很冷酷,面对自己的老师,自己的亲信,他没有丝毫犹豫,让人把晁错骗到东市,就地腰斩。
很多人觉得汉景帝刘启是比较懦弱的,是在军事压力,以及朝中达成的压力之下才妥协的。其实不然,他原本能够给晁错一个体面一点的处理,但是还是利用腰斩的方式,而且还是派人去骗晁错去东市,晁错死之前还穿着朝服。从这点就能够看出来,刘启并不懦弱,甚至还有一些残忍,冷血,没有给晁错留下丝毫余地,就是要用他的命去结束战争。
接着汉景帝就任用当时的名将周亚夫去平叛,在平叛的过程中,始终听从周亚夫的建议,不惜把自己的弟弟梁王刘武的封国作为屏障。不管七国对于梁国的攻势有多强烈,不管梁王,窦太后对自己以及周亚夫的压力有多大,都坚持下来了。
最后,七国联军在与梁国的战争中,锐气尽失,周亚夫乘虚而入,击溃七国联军,结束了叛乱。
相比之下,朱允炆要逊色得多。其实,在朱允炆被立为接班人之后,也曾和自己的亲信黄子澄谈论,如果藩王叛乱,应该怎么办,黄子澄信心满满,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例子来鼓励朱允炆。
但是,黄子澄到底是一个书生,书生误国,所言非虚。汉景帝时期的情况与当下是完全不同的。朱棣可不像吴王刘濞,是一个安享和平的王爷,朱棣生于战火,长期在边疆与北元交手,是一个军事能力,军事素养很强的人,不逊色与明朝那些优秀的开国将领。
同样是在开国之后大肆屠杀功臣,不过刘邦还是留下了很多名将,周亚夫就是开国名将周勃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则是屠杀得太多了,给朱允炆留下的都是二三流的将领,比如耿炳文,郭英等等,与朱棣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再者,朱允炆的削藩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最有威胁的朱棣反而没有先动手,先削其他藩王,甚至还弄出人命,湘王朱柏就不忍受辱,自焚而亡。把自己的叔叔逼到自杀,相比他后来对朱棣表现出来的“仁厚”,这实在有点讽刺。这样做也无疑把藩王都推到了朱棣这一方。后来宁王带他的朵颜三卫加入了朱棣,谷王朱橞在金陵金川门开门投降朱棣,这都是恶果。
而且,朱允炆过于仁厚,善良,或者说是太迂腐了,在将领出征的时候,都会说一句,不要让自己背上杀害亲叔叔的罪名。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允炆对朱棣没有多少感情,不过是害怕自己受到非议,要面子,这就是读书人的迂腐所造成的。
这无疑就是给朱棣一到免死金牌,在战争中,不管厮杀多激烈,将领和士兵都要记住皇帝的话,要保证朱棣活着。没有人敢对朱棣动手,即便后来的铁铉,盛庸,平安等人能够击败燕军,但是朱棣还活着,就能够再次卷土重来。
总结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这两次由藩王引起的战争,能够发现,朱允炆要比刘启幸运得多,他拥有天下大多数人的支持,手下不乏一些能够击败朱棣的将领,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依然输了。输给了自己迂腐的性格,错失了很多机会,最后失去了江山。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