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和他的“斧声烛影”

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和他的“斧声烛影”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一场“陈桥兵变”而当上皇帝,建立宋朝的。

他原本是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一员猛将,因为战功卓著,而深得柴荣的信任。

所以,柴荣在临死之前,就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这等于就是,柴荣将他妻儿老小一家子的性命,全部都交给他所信任的这员猛将了。

而这样的信任和依靠,也就成为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基础。

因为,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当时年仅七岁,孤儿寡母,只能依靠柴荣给他们留下来的那些文臣武将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手下的那些将士们,却在一些人的煽动下,认为皇帝幼小,不能亲政,他们的为国效力,没有人知道。

所以,他们就不如先拥立自己的首领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去打仗。

赵匡胤就是这样,被“黄袍加身”了。

那么,赵匡胤“黄袍加身”,被他手下的将士们拥戴着当上了皇帝,他会不会害怕,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们也“依葫芦画瓢”,也会被他们手下的那些将士们“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呢?

所以,这就引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的就是赵匡胤借着一场酒宴,用和平的手段,就将他手下的那些高级将领们的兵权,给解除了。

据说,他是在酒宴上,和他的那些高级将领们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通过双方的换位思考,就让他的那些高级将领们,主动地以各种理由要求去职,从而交出了兵权。

当然,这样的“杯酒释兵权”的说法,其实,肯定是过于文学化了的。

真实的情况,会有这么简单吗?

那肯定是没有这么简单的。

不过,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在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从一对孤儿寡母的手中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又平定了对他不服的后周柴荣的两位忠臣——李筠和李重进之后,他的先前在“陈桥兵变”中拥戴他上位的那些高级将领们,就再也没有抛头露面过,再也没有领兵打过仗了。

从此之后,在各个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的,就全部是一些没有什么名望的新上任的将领。

当然,以害怕手下将领们再次上演“黄袍加身”,而对他们“杯酒释兵权”,不过是赵匡胤的一个借口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赵匡胤吸取了前朝历史中的经验教训,要针对前朝历史中所显露出来的那些弊端,来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杯酒释兵权”,不过就是这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的一环而已。

比如,在军事方面,除了“杯酒释兵权”之外,赵匡胤还至少有其它的四项改革。

第一,他建立了一个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实现了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

就是说,枢密院具有发兵、调兵的权力,但是,他们却不能直接掌管军队。

而直接掌握军队的三衙,他们又没有调兵和发兵的权力。

通过这样的调兵权与领兵权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皇帝,就可以实现对于军队的绝对掌握和有效的控制。

第二,在调兵权与领兵权相分离的同时,还有一个内外相维的政策。

就是说,赵匡胤把全部的军队分为两半,一半驻住在京城,一半戍守在各地。

京城的驻军,比任何一支外地的驻军都要多;而外地的驻军联合起来,又比京城的驻军要多。

这样,京城的驻军可以前去制止任何一支外地驻军有可能发生的变乱;而外地的驻军联合起来,也可以返回京城,制止京城驻军有可能发生的变乱。

第三,无论是京城内的驻军,还是京城外的驻军,都必须定期地进行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外地驻军也要相互轮流驻防。

这就是一个兵将分离的策略。

通过这样的兵将分离,就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那些将官们,就没有办法,在士兵中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也就不能将他们手下的军队,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从而就无法利用他们手下的军队,与朝廷或皇帝对抗。

第四,各个军种的最高职位,平时是空缺不授的。

这样,就降低、和分割了军队统帅的职权,使军权绝对服膺yīng于王权。

这是在军事上的改革,在政治上,赵匡胤也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上,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改革。

在中央方面,他就是侧重于削弱宰相的权力。

他将军政大权归于枢密院掌握,又将财政大权归于三司使掌握,这样,宰相所掌握的权力,就仅是限于民政了。

在这个军、财、民的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是“对掌大政”的,号为二府。

而皇帝则利用他们两者之间的对立,来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通过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来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以对各部门的长官形成制约,削弱各个部门长官的权力。

在地方上,对于原来的藩镇节度使,他也有几项改革措施。

第一,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他把节度使驻地以外所兼领的州郡--支郡,都直属于京师。

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直接对中央负责,而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并且,还要三年一更换。

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于一方的节度使,他又故伎重演,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他们逐一罢免。

后来,他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

就是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

第二,设置各路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各州县的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的经费开销外,其余的,都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

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于中央了。

第三,他还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的骁勇之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

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充当禁军。

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的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被编成厢军,只供杂役使用,地方上,就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相抗衡了。

通过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种专制一方的藩镇现象,就逐渐地消失了。

另外,赵匡胤还吸取了唐朝、五代时期的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防止科举考试的作弊。

其中最重要的就有:

一,锁院制度。

就是在确定了主考官和副考官的人选之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他们向他们的亲朋好友泄露试题。

二.弥封制度。

就是在考生考试结束之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表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

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姓名、籍贯,确认该试卷的考生是谁,否则,即为作弊。

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三,誊录制度。

在实行弥封制之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以向考官提示试卷主人身份的问题,于是,“誊录”制度就随之出现了。

就是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的书手,将考生的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给考官。

这样,考官就没有办法,知道考卷的主人是谁了。

四,别试。

就是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一个专门的考场。

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朝廷会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从而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五,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朝廷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对他们的无能子弟给予放水。

通过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赵匡胤,算是把唐朝和五代十国所有的积弊,都给全部清除了。

那么,他清除这些积弊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这个效果,就是他在当了十九年的皇帝之后,于五十岁的关口,突然“暴病而亡”。

那天夜里,赵匡胤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饮酒。

当晚,赵光义和他共宿宫中。

然后,到了第二天清晨,他就被宣布驾崩了。

继位的,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是为宋太宗。

那么,正是因为赵匡胤死得突然而又蹊跷,所以,“烛影斧声”的说法,后来就大行于世。

人们普遍认为,赵匡胤,是被他的意图篡位的弟弟赵光义所谋杀的。

而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也是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guì之盟”一说。

就是说,赵匡胤生前曾经承诺过他们的母亲杜太后,日后会将帝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

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又与赵匡胤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赵匡胤的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这个改革,肯定是比不改革要好。

起码,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所显露的那些弊端,通过改革,是大部分都没有了。

但是,他的这个改革的深度如何呢?成效,又能有多大呢?

这个改革,有没有改革掉私有制呢?有没有改革掉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呢?

都没有吧?

那么,既然你的私有制没有改变,你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改变,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你能不能够改变呢?

你是肯定都改变不了的吧?

那么,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是什么呢?

它就是“土地兼并”啊。

先进的生产力,总是先由少数人创造出来的,总是最先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

所以,在私有制这个大的前提之下,那些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少数人,就肯定会比其他人先富起来,会相对其他人多了一些更上一层楼的资本。

那么,在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之下,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他们要利用他们多出来的资本,去更上一层楼,他们就要怎么做呢?

那就是“兼并土地”啊,那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得到更多的土地啊。

而围绕着这个土地的“兼并”与“反兼并”,社会的整体与个体之间,就进行着一轮一轮的,不断的斗法。

中国社会,就是在这一轮一轮的围绕着“土地兼并”的不断的斗法之中,向前发展的。

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呢?

那就是因为,在周朝之前的夏朝、商朝,都是在不断地发生诸侯、部落之间的“兼并战争”。

这些“兼并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兼并土地”,就是为了通过更多的土地,去攫取更多的财富。

所以,周朝就通过这种“分封制”,来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调这些人、这些地,都是属于我周天子的,你们都别想着去“兼并”。

但是,周朝的历史表明,这个“分封制”,并不能够制止土地的“兼并”。

因为,那些诸侯们,都有他们的武装,都有他们的军队。

他们的军队和武装,都比周天子的还要强大。

周朝天子,对他们无可奈何。

所以,到了秦汉,就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

这“郡县制”相对“分封制”,就是剥夺了地方个体的武装;不允许地方个体,拥有自己的军队。

这就使地方个体,再也没有办法以武力与朝廷对抗;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兼并战争”去实现“土地兼并”。

但是,“郡县制”,是不是就制止了“土地兼并”呢?

没有啊。

秦汉以来的历史表明,在“郡县制”的体制之下,地方个体虽然没有他们的军队,没有他们的武装,他们却还有他们的财富,他们还有通过财富营造出来的他们的社会关系。

而他们的这些社会关系,就助力他们进入朝廷的官僚系统,掌握了朝廷的权力。

于是,通过权力的运作,他们就不需要军队,不需要战争,同样也可以进行“土地兼并”。

好吧,这样一来,就又有了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那些具有财富实力的地方个体,通过他们的财富所营造的社会关系,进入官僚系统;就是为了避免,权力被沦为那些具有财富实力的地方个体进行“土地兼并”的工具。

那么,这样一来,那些具有财富实力的地方个体,不能通过社会关系进入官僚系统,这个“土地兼并”,就应该制止得住吧?

“科举制”下的历朝历代,就应该没有了“土地兼并”吧?

然而,“科举制”下的历朝历代,到底有没有“土地兼并”呢?

隋、唐、五代十国,都有没有“土地兼并”呢?

宋朝,有没有“土地兼并”呢?

明朝,有没有“土地兼并”呢?

回答是,她们都有“土地兼并”。

“科举制”以来的历史表明,“科举制”,制止不了“土地兼并”。

“科举制”下的宋朝和明朝,照样是以“土地兼并”为她们的社会基本矛盾的。

“科举制”下的宋朝和明朝,照样是因为制止不了“土地兼并”,才走向灭亡。

那么,“科举制”下,那些具有财富实力的地方个体,并不能够通过营造社会关系而进入官僚系统,以攫取权力,助力他们的“土地兼并”,他们,又是怎么实现他们的“土地兼并”的呢?

这就值得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这个“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之间的分别;值得我们好好地审视一下,这个“科举制”下的官僚系统了。

“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之间的分别,是什么呢?

“分封制”下,与天子对抗而进行“土地兼并”的,是诸侯。

“郡县制”下,与皇帝对抗而进行“土地兼并”的,是门阀。

“科举制”下,与皇帝对抗而进行“土地兼并”的,是地主。

那么,“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之间的分别在哪里呢?

就在于诸侯、门阀、地主之间的分别。

诸侯、门阀、地主,都要使用权力,才能够进行“土地兼并”。

而他们的权力的来源,却是不同的。

诸侯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军队。

门阀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于官僚系统的渗透与掌握。

地主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对官僚系统的贿赂,是来源于官僚系统对于他们的关照和保护。

那么,为什么地主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对官僚系统的贿赂,是来源于官僚系统对于他们的关照和保护呢?

这就是“科举制”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的分别了。

在“分封制”和“郡县制”阶段,知识,只是某个社会阶层的武器,她只是被某个社会阶层所利用的工具。

而到了“科举制”阶段,知识,就不再是某个社会阶层的武器和工具了,她发生了“异化”,异化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知识阶层的实力,就是他们手中的权力。

他们要取得自己的利益,就会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与其他的社会阶层交换。

这就是地主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对官僚系统的贿赂,是来源于官僚系统对于他们的关照和保护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伴随着“科举制”的产生,就同时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斗争现象,那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的斗争现象。

“皇权”,就是皇帝的权力;“相权”,就是官僚系统的权力。

因为,宰相是最高级的官僚,所以,就以宰相的权力代表整个官僚系统的权力,而称之为“相权”。

“皇权”是因为“家天下”的政治体制而产生的。

因为,只有天下安宁,“皇权”才得以安宁;所以,“皇权”,就是以天下安宁为己任。

而天下安宁,又要以底层民众的生活安宁为基础,底层民众生活不安,天下就不安。

所以,“皇权”所追求的,就是底层民众的安宁;“皇权”所代表的,就是底层民众的利益。

而“相权”,是依附“皇权”而产生的。

她是一种以为“皇权”服务为职业的谋生手段。

所以,在以职业谋生的过程中,因为意料之外的得利,就会使“相权”为“皇权”服务的性质,产生“异化”。

因为,“皇权”付给“相权”的职业报酬相对不够高,而地主的贿赂,相对“皇权”付给“相权”的报酬要更高,所以,“相权”就会背叛“皇权”,不为“皇权”服务,而去为地主服务。

另一方面,官僚,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上位的,他们比底层民众要高出一头,而在对财富的拥有上,他们又比不过地主,所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在阶级的站位上,就是倾向于站在比他们更高阶的地主阶级一边,而鄙视比他们更低阶的底层民众。

还有,他们是通过科举考试,凭本事上位的,而皇帝们却不需要考试,都是凭着血统世袭上位的。

皇帝没有本事,却还要管制他们,他们从心底里不服。

在他们的意念中,皇帝,就是必须听他们的。

那么,在这样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差异下,围绕着“土地兼并”的“皇权”代表底层民众的利益去与地主阶级的斗争,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呢?

就变成了我用武器去杀人,这个武器,却一下子智能化了,它有它自己的意识了,它就不听我的指挥,而反过来要杀我了。

就好比我用手机去跟网友骂架,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对方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敲。

忽然,这个手机它变了,它变得不用我敲,它自己就呼哩哗啦地涌出了许多字来了。

而悲催的是,它涌出这么多字来,所表达的思想,却不是我要的,而是对方要的,它是站在我的对手的那一边,来反对我的。

这还怎么玩呢?

所以,“科举制”下的皇帝,是比“分封制”下的天子,以及“郡县制”下的“皇帝”,还要悲催,还要无力了。

这也就是宋朝和明朝,经济实力更加发达,却再也没有周朝那么经典,没有汉唐那么豪迈的原因。

官僚系统,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之后,她就不受产业阶层的实力操控了,她们有她们的立场,她们有她们的利益。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这跟赵匡胤的“暴病而亡”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我们从赵匡胤的那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看到他,有没有相信过任何一个人呢?

他没有。

他没有相信过任何一个人。

他相信的,就是他自己所制定的制度。

那么,在他所制定的这些制度下,占据了各个职位的那些新上位的文臣武将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位升迁,而对赐给他们这个职位的皇帝赵匡胤,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呢?

事实上,赵匡胤只不过是把他们当作棋子使用而已,并没有从内心里信任过他们,所以,他们也不会感激赵匡胤,他们,是凭自己的本事谋得这个职位的。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君臣之间冷酷无情的氛围之下,赵匡胤,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他的身边,没有一个真心实意的帮手,没有一个真心实意地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这就是他,之所以会“暴病而亡”的那种社会环境,那种历史氛围。

而谈到他 “暴病而亡”的这个具体的事件,那就首先要谈到他们的母亲杜太后。

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第二年,他们的这个母亲杜太后,因为患病,自知不久于世,就招他们兄弟和他们的家臣赵普入宫。

她问赵匡胤:“你可知,你是何以得天下的吗?”

赵匡胤回答:“儿臣之所以得天下,是受父亲与母亲的庇荫。”

杜太后否定说:“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后周恭帝太过年幼。假使后周有年长的君王,你又怎么能得到天下呢?所以,切记,在你死后,要将皇位传给你的弟弟,由年长的君王来治理天下,才是社稷的福气。”

面对这个临死的母亲,赵匡胤只好说:“不敢不从。”

于是,这个杜太后就命令家臣赵普,将这段对话记录下来,作为一封誓书,藏在金匮 guì之中。

这就是赵光义所说的“金匮之盟”。

这个“金匮之盟”的影响就不必说了,关键是,我们怎么评价这个“金匮之盟”呢?

显然,这个杜太后,不是一个明智的女人,就是她的这个不明智的遗嘱,导致了赵匡胤最后的“暴病而亡”。

赵匡胤他有自己的儿子呀,虽然当时还小,但是,到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也有二十多岁呀。

如果没有她杜太后的这个遗嘱,赵匡胤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然后,好好地加以培养呀。

而就是因为她的这个遗嘱,赵匡胤就没有办法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得不在以后的日子里,与自己的弟弟为了这个皇位的继承,而勾心斗角。

赵匡胤肯定是不想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的。

但是,因为母亲的临终遗嘱,他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所以,他就在母亲去世之后,先将弟弟赵光义任命为京兆尹。

这个京兆尹,就是首都开封市的市长。

因为,首都是天下的政治中心,在关键时刻,这个京兆尹,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赵光义担任这个职务,就是有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意思。

但是,仅仅是有这个京兆尹的职务,虽然他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却还是不能够登上皇位的。

即使是勉强上位,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所以,要想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并且顺利地登上皇位,赵光义必须还要有一个王的称号。

但是,这个王的称号,赵匡胤是一直都没有给他。

而到最后,赵匡胤终于给了他王的称号之后,赵匡胤就“暴病而亡”了。

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赵匡胤一直是在等着赵光义犯错误,一直在想抓赵光义的把柄。

如果赵光义犯有错误,让他抓到了把柄,那么,他就肯定不会让赵光义继承皇位;甚至,还会借机除掉这个给自己的儿子顺利登基造成障碍的家伙。

同时,他这样做,也不会违背他们母亲的遗嘱。

那么,赵匡胤怎么预料,赵光义会犯错误呢?

而赵光义,为什么又始终都没有犯错误呢?

这就又要牵扯到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赵普。

这个赵普,虽然也姓赵,但是,他跟赵匡胤他们并不是亲属关系,甚至,以前也不认识。

他之所以跟赵匡胤接触上,是因为,有一次,赵匡胤的父亲生病了,他受他的上司派遣,去照顾赵匡胤的生病的父亲。

结果,因为他照顾得好,赵匡胤的父亲对他很满意,就把他介绍给了赵匡胤。

然后,他就成了赵匡胤家的家臣,成了赵匡胤的亲信。

在“陈桥兵变”中,就是他和赵光义积极运筹,忙前忙后,才使事情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而在“陈桥兵变”成功之后,他就在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的手下,是三次为相,又三次罢相。

那么,为什么他会三次为相,又三次罢相呢?

他的第一次为相,表面上是因为他在“陈桥兵变”中有功,是赵匡胤信得过的人,所以为相。

其实,那只是表面啊。

真实的原因,就是赵匡胤要推他出来做一个“钟馗”。

赵匡胤,就是用他这个“钟馗”,来打赵光义这个“鬼”的。

可惜,他的道行太浅,“鬼”没打着,自己反倒被“鬼”打了。

所以,这就导致他的第一次被罢相。

正是因为他没有打着“鬼”,反而被“鬼”打了,造成了他第一次被罢相,所以,赵光义就被封为晋王,接着,赵匡胤就“暴病而亡”了。

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再讲。

我们先说说,赵普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为相。

在赵匡胤“暴病而亡”,赵光义登基为帝之后,赵光义又启用赵普为相。

那么,他赵普不是赵匡胤的“钟馗”吗?不是赵光义的死对头吗?赵光义又怎么会启用他为相呢?

这是因为,赵光义也要用他做“钟馗”,也要用他去打另一个“鬼”。

赵匡胤和赵光义,并不是只有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赵匡美。

所以,杜太后临终前的遗嘱,其实,不光是要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她还要赵光义再传位给赵匡美,最后,赵匡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这么一来,赵光义不想传位给赵匡美,而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他就必定要和赵匡胤一样,也是用一个人来帮助他,去除掉他的弟弟赵匡美了。

而这个人,就是非赵普莫属。

因为,赵普早就声明了他“父死子继”的立场,他是反对“兄终弟及”的。

那么,你在之前反对“兄终弟及”,你现在,就也要反对“兄终弟及”,否则,你这个人有没有原则呢?

这样,赵普就第二次为相,又当了一次“钟馗”,去打赵匡美那个“鬼”。

而在赵匡美那个“鬼”被打灭之后,赵普,就又被罢相了。

我们先不说他为什么又被罢相,还是先说说,他的第三次为相。

赵普为什么会第三次为相呢?

具体的原因,大家可以自己去琢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有文有武,聪明机警,本来好好的,应该被立为太子的,却突然地就疯掉了。

这个情形,是不是和先前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个太子李承乾的情形,十分地相像呢?

当然是像。

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种性质,同一个目的的事情。

那么,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面对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做的呢?

李世民,没有立大家都看好的魏王李泰为太子,而是出人意料地立了晋王李治为太子。

李治在登上了皇位后,就与武则天合谋,扳倒了以他的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勋贵集团和士大夫集团。

所以,李治,是不负他父皇的希望,很好地完成了他父皇交给的任务。

因为,他的哥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是被那帮人给废掉的。

那帮人就是想通过控制太子的废立,来控制未来的唐朝。

而现在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疯掉,其实,也是和当年的李承乾疯掉一样,也是被人给暗害了。

那些人暗害赵元佐的目的,当然也是想通过控制太子的废立,来控制未来的宋朝。

那么,赵光义这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他没有像李世民排除被大家看好的魏王李泰,而去出人意料地立晋王李治一样,排除被大家看好的陈王赵元佑,而去立其他的王子为太子。

他迎合了大家的心愿,立赵元佑为太子。

但是,他又出人意料地再一次启用赵普为相,而让太子李元佑与赵普靠近。

那么,到这里,我们能不能够看出,赵普被第二次罢相,却又第三次被启用为相的原因呢?

赵普是赵匡胤家的家臣,他不是一个读书人,他不是依靠科举考试当上官的,而是依靠对赵匡胤家的忠心当上官的。

所以,他跟那些依靠科举考试考上来的官僚们不一样。

他的第二次被罢相,就是因为他跟那帮靠科举考试考上来的官僚们搞不到一起,才被罢相的。

而太子赵元佐发疯,导致了赵光义与那帮依靠科举考试考上来的官僚集团彻底地决裂了。

所以,赵光义才第三次启用赵普,希望通过赵普,来影响到他的第二个太子赵元佑,让赵元佑明辨是非,知道谁是他们赵家的忠臣,谁是他们赵家的奸臣。

当然,他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他的第二个太子赵元佑,就又突然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由此,他知道,他们大宋王朝,是毁在他的手上了。

因此,他就对再立太子,彻底地灰心了。

在他不得已,再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为太子时,听说别人为此欢呼,他却很不高兴。

因为,他知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他们赵家,已经成了那帮官僚集团的傀儡。

那么,赵光义和他们赵家,是怎么成为官僚集团的傀儡的呢?

就是因为,他和赵普的争斗;就是因为,他和他哥哥赵匡胤的争斗。

熟悉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赵匡胤执政十几年,对内大刀阔斧地改革,对外也积极进取、南征北战。

他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江南,已经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他打了很多的仗,都是每战必胜。

但是,到了赵光义登基之后,他除了最初凭借他兄长的余威,逼迫吴越王钱俶chù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附,又通过亲征太原,消灭北汉之外,其余的战争,他都是每战必败。

往南打,打不赢;往北打,也打不赢;打一仗,败一仗。

这都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他是依靠那帮官僚集团,斗倒赵普和他的皇兄赵匡胤,而夺取皇位的。

他的哥哥赵匡胤,大刀阔斧地改革,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官僚们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所以,他的哥哥就能够很好地控制那帮官僚们,从而连战连捷。

而他为了和赵普争斗,为了和他的哥哥争斗,就去依靠官僚集团,就去悄悄地把那帮官僚集团给联合起来。

结果,官僚集团联合起来了,他就成了那个官僚集团之外的人,他就成了那个官僚集团的对头。

他不仅是毁掉了他哥哥的改革成果,他也是给自己挖坑,给他们赵家的大宋江山挖坑。

他之所以每战必败,就是因为,那帮官僚集团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反对战争的。

话题扯得太远了。

回头,我们再来说赵匡胤的“暴病而亡”,再来说赵普为什么会被赵匡胤当作“钟馗”去打“鬼”,他为什么又没有打倒“鬼”,反而被“鬼”给打了。

赵普是赵匡胤家的家臣。

他对赵匡胤一家忠心耿耿。

那么,像他这么一个对赵匡胤一家忠心耿耿的人,在听到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的临终嘱咐,叫赵匡胤不要“父死子继”,而要“兄终弟及”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

这不就是杜太后只相信他们一家人,而不相信其他的任何外人嘛。

包括他赵普这个忠心耿耿的家臣,杜太后也是不信任的嘛。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普,会不会回头想一想,自己是在图什么呢?

他会不会回头想一想,他自身的利益呢?

那么,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他赵普,是要赞成“父死子继”呢?还是要赞成“兄终弟及”呢?

如果是“父死子继”,那么,在新皇帝还很年幼的情况下,他这个外人,就有可能会得到幼年皇帝的信任,也会有机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而如果是“兄终弟及”,那么,他会得到新皇帝的信任吗?他会有机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吗?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嘛。

所以,赵普,是反对“兄终弟及”,而力主“父死子继”的。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赵匡胤一边的。

而赵匡胤也希望和他联手,抓到赵光义的一些把柄,从而除掉赵光义。

事实上,在他们君臣的配合下,他们还曾经有意地激怒赵光义,以刺激赵光义犯错。

赵匡胤有一个舅舅,叫杜审肇。

虽然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却因为他是赵匡胤的舅舅,所以,赵匡胤就不能不给他一个官做。

但是,这个官,他肯定是做不来的,就必定要给他找一个帮手。

那么,找谁呢?

因为,赵普是宰相,他有推荐权,所以,他就推荐赵光义的一个幕僚姚恕,去做杜审肇的帮手。

那么,赵光义一看,这不是个好差事啊,这明显是要害姚恕啊。

而赵普害姚恕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打狗欺主啊。

所以,赵光义当即就回绝了,说这个姚恕走不了,我这里离不开他。

但是,赵普不管,他一定要推荐这个姚恕,去做杜审肇的帮手。

而赵匡胤在赵普的强烈推荐下,也就坚决下令,姚恕必须去做杜审肇的帮手。

赵光义顶不住,也就只好放行,让姚恕好自为之、自求多福。

结果,杜审肇任澶州的知州,姚恕去任通判。

不久,黄河决口,赵匡胤下令追查责任。

然后,杜审肇就被罢官,姚恕就被弃市。

姚恕被杀了之后,还被穿着官服,给丢到黄河里。

而且,他被杀了,他的家人,也没有得到通知。

直到人们在黄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家里人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所以,这件事情,明显就是挑衅啊。

这是挑衅赵光义,让赵光义不得不发火。

但是,对于这个事情,赵光义忍下了。

他的心理强大,能装下事。

而且,他不光是心理强大,他相对赵普,还有一个优势。

这个优势就是,赵普是宰相,为文官之首,麻烦事多,出的纰漏也多。

许多人会求他,巴结他;也有许多人会因为求不到他,反过来恨他。

而赵光义呢,作为一个京兆尹,地方实权派,他管的事不多,也就得罪不了多少人;相反,因为他的皇族成员的身份,加上他是住在京都,和一些官员离得很近,许多官员有难处,就容易想到他,容易去求他,而他也有那个能力,去帮助大家排忧解难。

所以,赵普想抓赵光义的把柄,不容易。

而赵光义要抓赵普的把柄,却是一抓一大把,春风拂面之际,但见刀刀见血。

赵普,被许多人告状,是接连不断地告。

而压死他这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对父子。

这对父子中的父亲叫雷德骧,儿子叫雷有邻。

雷德骧作为判大理寺,对赵普擅自增加刑罚名目不满,就去求见赵匡胤报告此事,还没有被引见,他就直接进去了。

这样,赵匡胤不但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反而把他给贬官,贬到外地去了。

而且,他被贬之后,又受到了赵普的打击报复。

这就惹怒了他的儿子雷有邻。

雷有邻通过卧底,从他父亲的同年进士、他自己的朋友、他自己的同事那里,掌握到那些人对赵普行贿的确凿证据,然后去击鼓告状。

虽然,因为他出卖自己父亲的同年,以及自己的朋友、同事,导致这些人都死的死,罚的罚,但是,他总算是把赵普给告倒了。

赵普被罢相,面对赵光义,彻底地输掉了。

而赵普输掉了,也就是赵匡胤输掉了。

赵匡胤本是想利用赵普,扳倒他的兄弟赵光义,结果,赵光义没事,赵普倒有事了。

而赵普一倒掉,赵光义,就来到了他的皇兄赵匡胤的面前,就要和他的皇兄赵匡胤当面对决了。

那么,赵匡胤,就这样认输了吗?

他不认输,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其实早就在培养他的儿子了。

早在乾德二年,在他的儿子赵德昭13岁的时候,他就任命赵德昭为贵州防御史。

开宝六年,赵德昭22岁的时候,他就任命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在各种岗位上锻炼他的儿子。

他怎么会认输呢?

这时候,他要以退为进。

在赵普被罢相之后,他就立即封赵光义为晋王。

但是,在这同时,一些以前由赵光义所做的工作,他却交给他的儿子赵德昭去做了。

比如,吴越王钱俶,在联合宋朝征讨南唐之后,主动要求入朝觐见大宋皇帝。

按照传统,迎送外邦君主,一般是要由亲王出面的。

而当时,赵光义是唯一的亲王。

所以,出面迎接吴越王钱俶的,应该是赵光义。

但是,赵匡胤却是命令他的皇长子赵德昭,前去迎接吴越王钱俶。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意味,很深长,却明显地是对赵光义具有威胁性的。

而且,就在赵德昭迎接钱俶后不久,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年满十八岁出阁,也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所以,赵光义虽然是京兆尹,虽然是晋王,但是,形势,是会不断地变化的。

只要赵匡胤不死,赵匡胤,肯定会让形势朝着有利于他的儿子的方向发展。

而这,就迫使赵光义,不能坐等形势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他必须在局面相对自己还算是很好的时候,进行抢班夺权。

这,就是赵匡胤“暴病身亡”的根本原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柴荣,驻军,权力,赵匡胤,开国皇帝,中央,京城,改革,军队,节度使,观点评论,姚恕,赵匡胤,赵光义,赵普,杜太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柴荣,驻军,权力,赵匡胤,开国皇帝,中央,京城,改革,军队,节度使,观点评论,姚恕,赵匡胤,赵光义,赵普,杜太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柴荣,驻军,权力,赵匡胤,开国皇帝,中央,京城,改革,军队,节度使,观点评论,姚恕,赵匡胤,赵光义,赵普,杜太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