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经历过弑兄逼父的李世民,对儿子们的继承问题非常谨小慎微,因为他很害怕这样的皇室惨案再度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在李世民心中,只有长孙皇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其他妃嫔生的儿子其实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而长孙皇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

李承乾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8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李承乾12岁开始,李世民就开始让他学习处理政务。

20岁的李承乾生病,不信天地鬼神的李世民破天荒地请了道士进宫为儿子祈福,等到李承乾病愈,李世民又召集了三千人一起剃度出家,并拨款修建西化观和普光寺,还为囚犯减免了刑罚,通过种种举措为李承乾祈福。

这样的大动干戈,足以看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重视。

如果李承乾一直保持谦逊友爱兄弟的态度,也许大唐的江山也不会被武周取代。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李世民的教育方式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对太子的过分爱重,李世民对太子的培养可谓是穷尽了心血,修建崇文馆,作为太子的私人图书馆,世界上最珍贵的典藏古籍都在东宫,世界上学问最高深、品德最高尚的老师也都聚集在东宫。

正因为人人都看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栽培之心,这些东宫的老师们对李承乾的一举一动都盯得死死的,李承乾只要稍稍流露出一丝想要寻欢作乐的迹象,这些老师们立刻就高举礼义廉耻、治国任君的大旗对李承乾一顿批斗。

李承乾从小懂事聪颖,青春期过去了还没有叛逆过,二十多岁了才开始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产生的叛逆心理,这些老师们批斗得越狠,他就反弹得越厉害。

年岁渐长,李承乾开始对这些时时规劝他的老师们感到厌烦,他不过是想建造一个宫殿,那些老师就跳出来说他奢靡,他养了一个男宠,那些老师就说他道德沦丧,这搁谁身上都受不了,何况他还是太子,一国储君,连这一点自由都没了。

与此同时,李承乾还有一个同母弟弟,李泰,与他年纪相仿,而且同样出色,很得太宗的喜爱。

这对李承乾来说,自然是一个威胁他地位的隐患。

同时,李承乾还有一个先天劣势,他患有足疾,走路有点不太自然,这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身为全国的公众人物,这样的一点瑕疵自然很容易成为世人的笑柄。

因此,李承乾内心是有些自卑感在的,再加上那些老师们日夜的弹劾进谏,更是对他的自信心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

面对越来越出色,越来越有野心的李泰,李承乾再也坐不住了,他采取了跟父亲李世民一样的应对策略,逼宫谋反。

可惜,他的能力不如李世民,谋反失败被捕。

尽管如此,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爱依旧深厚,即使儿子想要自己的皇位,但是李世民依旧是一个慈父,他甚至把对李承乾的处置难题交给了朝中大臣,在早朝上询问大臣们关于处置太子的方案。

大臣们面面相觑,按律当斩的案件还有什么好讨论的?谁都知道李世民的爱子之心,但是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只有一个通事舍人来济,说:

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来济大声说出了李世民的心声,慈父之心只愿能保儿子的命,于是,李世民把李承乾贬为庶人,发配到黔州。

来济也因为此事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太子被废,那么空悬的太子之位应该由谁来坐呢?

在李世民的心里,尽管有那么多的儿子,但是立嫡立长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条铁律。

三个嫡子,李承乾被废,剩下李泰和李治。

这道立谁为储君的难题,对李世民来说,就相当于农夫带着一只羊和一只狼要过河的难题,只有当农夫在场的时候,羊才不会被狼吃掉。

李承乾和李泰就是狼和羊,年纪小、性格又温顺的李治,就是那个农夫。

爱子心切的李世民,终于找到了两全之策,让李治成为储君,这样,三个儿子就都保住了。

千古明君李世民,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目光始终短浅,他只考虑到三个儿子能否保住,却没考虑到江山能不能保住。

因此,李治的上位,其实就是他命好,恰好托生在长孙皇后的肚子里,恰好两位大哥斗得你死我活,恰好李世民是一个爱子心切的慈父,恰好他性格温顺,没有参与谋反,这些所有的恰好成为推他走上帝位的种种推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李治,慈父,李世民,皇位,儿子,自然,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李治,慈父,李世民,皇位,儿子,自然,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李治,慈父,李世民,皇位,儿子,自然,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