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势单力薄的崇祯皇帝四两拨千斤,上台两个月扳倒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势单力薄的崇祯皇帝四两拨千斤,上台两个月扳倒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序言

朱由检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1627年八月进宫接替哥哥朱由校,继位为帝,年号崇祯,当时的朝廷内部,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从宫廷到朝堂,尽是其阉党羽翼。

毫不夸张地说,崇祯上台之初完全是个孤家寡人,可是仅仅两个月后,崇祯就实现逆风翻盘,治魏忠贤十大罪,逼令其自缢而死,盘踞朝堂数年的阉党被一网打尽,其中既有崇祯的高超政治手段,也有皇权专制制度性因素。

从信王到崇祯,孤胆皇帝朱由检的生死抉择

朱由检出生于公元1611年,是当时皇太子朱常洛的第五子,1620年,朱由检的祖父朱翊钧、父亲朱常洛相继去世,兄长朱由校继位。

朱由检作为朱由校唯一在世的弟弟,于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少年时代的朱由检喜欢读书,而且不苟言笑,常常静心养神、正襟危坐。

尤其是爱好史书,每读到东汉十常侍、董卓、曹操等擅权,欺压皇帝时时,都会“抚卷切齿”,他尤其痛恨魏忠贤专权,感慨“皇兄过忠厚,为所欺耳”。

但由于魏忠贤势头正盛,他从不表露对魏忠贤的厌恶,魏忠贤也时常派人给朱由检送一些名贵花果,朱由检表面上以厚赏回报,但实际上他不仅不喜欢这些花果,还暗中记住了魏忠贤的党羽。

同时朱由检生活节俭,为人谦虚,而且关心国家边防大事,朱由校对这个弟弟十分看重。

1627年朱由校病入膏肓,由于没有任何子嗣,召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宫,朱由校躺在病榻上,对朱由检说:

“吾弟当为尧舜。”

朱由检心中虽有预料,但还是推脱一番,不过接下来朱由校嘱托他信任魏忠贤,让其充任顾命大臣的角色,竟然吓得朱由检请求出宫。

在朱由检看来,魏忠贤掌权一天,自己这个皇帝就多一天危险。

那么魏忠贤的势力究竟有多大呢?

早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期间,魏忠贤就在朱由校的扶持下,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并联合齐、楚、浙等朋党击垮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东林党,掌控朝政。

在宫廷内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等三十余人做左右拥护,外廷朝臣有左都御史崔呈秀以及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五虎”,他们负责出谋划策。

武臣则有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等“五彪”,负责杀戮反对势力,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

总之,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都遍布他的死党。此外他还染指军队,他的同党全部坐镇蓟辽,以及山西宣府、大同各险要之地。

而魏忠贤本人更是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人们甚至只知魏千岁,不知朱皇帝。

有一次,他内心忌恨张皇后,诬告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纵奴犯法,然后假传中宫旨意,朱由校严厉责备张国纪,张皇后对此也无可奈何。

朱由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1627年八月,朱由校驾崩,魏忠贤率先出手,与党羽谋划。

让宫妃假称怀有身孕,而将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之子领入宫中,接替皇位,由魏忠贤辅佐,就像“新莽之于孺子婴”那样。

对于继承大统这样的事情,没有张皇后的支持是万万行不通的,于是派人婉言暗示张皇后,但被张皇后拒绝。

加上心腹兵部尚书崔呈秀也力谏反对,魏忠贤才作罢,只能接朱由检入宫,同时,由内阁起草遗诏,宣布朱由检继位。

在魏忠贤看来,自己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连那些老奸巨猾的东林党都被打败,朱由检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是对手。

就这样明末政坛上出现有史以来实力差距最悬殊的对垒,一边是未成年且没有任何势力支持的小皇帝,另一边则是五十九岁的魏忠贤和控制整个朝廷宫闱的阉党。

在内阁宣布旨意后,朱由检于当天夜里从王府入宫,张皇后虽然没能力给予他政治支持,但却以皇嫂的身份贴心告诉他宫中的一切需谨慎小心。

吓得朱由检自带麦饭入宫,不吃宫中食物,对宫中的一切保持高度警惕。

夜里朱由检秉烛独坐,偶然看见一名小宦官持剑而过,立即叫到跟前,索要其剑,一边许诺给他赏赐,另一边将剑留在自己桌上,目的是为了防止刺客以自卫。

当然,朱由检不避艰险选择入宫,要的不是苟且偷安,而是匡扶社稷,在他看来,魏忠贤就是最大的绊脚石,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魏忠贤及其“阉党”集团。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朱由检的权术之道

朱由检虽身处险恶,但绝不坐以待毙,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每当夜晚巡夜者在宫中巡夜,他都起身前往慰劳,并下令让光禄寺准备酒食,赐给宫中值班之人。

而且朱由检经常嘘寒问暖,平易近人,作为宫中的下人,能够得到来自天子的温暖,自然感恩戴德,宫内一时欢声如潮,朱由检内心得以稍许放松。

对于魏忠贤及阉党,朱由检的打法是示弱将其稳住,该赏赐的赏赐,该封官的封官。

史书记载:

“屡赐温词,曲加慰劳,以安其心。”

魏忠贤作为政坛老手,显然不会放松警惕,反而愈加不安,于是便对出身信王府,同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徐应元毕恭毕敬,馈赠珍奇异宝,还结为兄弟,将其发展为宫中耳目。

九月初,魏忠贤上书乞求辞去东厂提督之职,当然,其本意并非辞职,而是借以试探虚实。

结果,朱由检不仅没有批准,反倒好言相劝,加以慰留,魏忠贤才得以心稍微放宽。

两天后,朱由校准许魏忠贤的宫中对食客氏出宫到私人宅第居住,魏忠贤再次试探,上书请免去户部丧礼香蜡三万金,朱由检立即表示同意。

魏忠贤警觉之余,与朱由检开始了第二回合的较量,客氏出宫的第二天,便示意其党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请求辞职,结果朱由检竟然驳回。

又过了半个月,魏忠贤上书请求停止为其建立生祠,朱由检批准以前生祠保留如故,不再新修,还夸魏忠贤“有功不居,更见劳谦之美”。

十月,朱由检又以拥立之功给魏忠贤、王体乾等的家属入锦衣卫为官,经过几个回合的试探,魏忠贤等阉党势力放松下来。

而朱由检通过一系列恩荫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也麻痹了他们。

同时利用皇帝威权笼络朝中大臣,此时朱由检犹如狩猎的猎人,只等待合适的机会,不久阉党内部发生内讧。

十月中旬,“阉党”成员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两度参劾崔呈秀各种罪状,崔呈秀在朱由校时期,谋划迫害东林党,是阉党的主要骨干,在桩桩罪行指证下,崔呈秀内心不安,请求回家守制。

没想到朱由检竟然批准其申请,其雷霆手段让阉党措手不及,没办法,崔呈秀只能卷铺盖卷回家。

崔呈秀的倒台成为阉党垮台的开始,嗅到政治风向的朝臣立刻躁动起来,魏忠贤成为下一个被弹劾的对象。

本就由一群贪官污吏和政治投机者组成的阉党马上散了架子,大臣们陆续弹劾魏忠贤罪状,列举其“并帝”“蔑后”“弄兵”“无二祖列宗”“克削藩封”“无圣”“滥爵”“掩边功”“朘民”“通同关节”等十条滔天大罪。

朱由检二话没说,命内侍当廷诵读该奏疏,魏忠贤跪在地上亲耳聆听,每一件事都是砍头的大罪,只吓得他失魂落魄,痛哭流涕,连呼冤枉。

而朱由检倒魏决心坚定,不为所动,不久魏忠贤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辞职。徐应元因为与魏忠贤相互勾结,见魏忠贤将要失势,也请求养病。

阉党已是树倒猢狲散,此时的朱由检已不再需要退让,顺势批准魏忠贤、徐应元辞去其司礼监秉笔太监以及东厂提督之职,准许他们回家养病,至此朱由检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朱由检的政治清算

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痛打落水狗是一招屡试不爽的招数,只有落井下石才能以绝后患。

魏忠贤虽然辞职,但朱由检并不打算放过他,十一月初,朱由检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正式下旨将魏忠贤之罪昭告天下,贬魏忠贤至凤阳祖陵管理香火,客氏送至浣衣局收管。

朱由检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魏忠贤身败名裂,以此告诫世人谁才是大明真正的主人,可魏忠贤出京时,依然带着大量随从,威风不减,这种公然叫嚣的行为,朱由检自然不能容忍。

仅仅三天后,朱由检以魏忠贤“将素畜亡命之徒,身带凶刃,不胜其数,环拥随护,势若叛然”为由,下令将其逮捕至京。

旨意还没传到,魏忠贤就从阉党成员那里提前得知这一消息,自知性命难保的魏忠贤选择自缢而死,明朝最大权阉就此殒命,而朱由检则继续政治追杀,不久客氏被杖杀,崔呈秀被逼自缢。

其后,朱由检召回各地镇守太监,为了彻底消灭阉党,朱由检平反迫害东林党的冤狱,将魏忠贤等255人定为“逆党”。

魏忠贤和客氏被凌迟戮尸,其党羽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以此实现拨乱反正,至此彻底肃清阉党势力。

小结

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检上台仅两个月就将盘踞朝堂数年的阉党一扫而光,可见其天才的政治手段,时人评论此举“不动声色,潜移默夺,非天纵英武,何以有此”。

另一方面,朱由检的成功夺权也得益于明朝的政治体制,明太祖朱元璋自废除宰相以来,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宦官司礼监不过是在皇帝的默许下,代替其行使权力而已,当皇帝懒政时,司礼监可以代替皇帝“批红”,趁势弄权,当皇帝想要自己处理政务时,秉笔太监也好,掌印太监也罢,只能退回打杂协助的角色。

而且宦官不掌握军权,再加上外廷有内阁牵制,所以即便出现魏忠贤一类的大宦官,但明朝的权力架构决定,宦官无法凌驾于皇权之上,所以宦官的权力大小随皇帝的意志伸缩变化,而不会失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崇祯,势力,皇帝,党羽,入宫,朝野,支持,观点评论,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阉党,崔呈秀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崇祯,势力,皇帝,党羽,入宫,朝野,支持,观点评论,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阉党,崔呈秀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崇祯,势力,皇帝,党羽,入宫,朝野,支持,观点评论,朱由校,魏忠贤,朱由检,阉党,崔呈秀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