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重要的转折点,也终止了明朝国力的上升势头。朱祁镇本人也在这次事件中被南下入侵的瓦剌太师也先所俘虏,给明朝带来了灭国危机。在此国难当头的时刻,兵部尚书于谦站了出来。他否决了朝廷南迁避难的提议,力主郕王朱祁钰监国,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让明朝的江山社稷得以延续。这场大战前后发生的各种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后世历史爱好者们热议的话题。有的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当时明朝朝廷选择了朱祁钰,而没拥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登基称帝?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以于谦为代表的明朝朝廷选择拥立朱祁钰,得到了最好的结果,也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操作显然是不符合一贯做法的。在前任皇帝无法履行帝王职责时,嫡长子继承制度为皇帝的继承人提供的法律依据。从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形势来看,作为皇长子的朱见深显然比朱祁钰更具有继承皇位的资格。然后朝廷的选择却违背了这个制度,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这样的选择从古代礼法制度上讲是不合理的,也让很多读明朝历史的人感到难以理解。
当时朝廷为什么要如此选择呢,《明史》中给出的答案是主少国疑。史书中认为当时的朱见深只有三岁,不足以主持国家大政,所以需要年龄更成熟的皇帝继承人。刚刚过二十岁的朱祁钰是与朱祁镇血缘关系最近的兄弟,于是被认为是最具有继承资格,所以被朝廷大臣们拥立上位。这种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却有些似是而非。朱祁钰虽然年龄够大,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也没有什么执政经验,政务还是孙太后和于谦等人在操持,这与拥立朱见深区别不大。况且朱祁镇登基时也才七岁,为什么没用这个理由阻止他?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其实在朱祁钰和朱见深之间选谁的区别并不大,也不会影响北京保卫战的进行。而从史料来看,朝廷中首选的人物也不是这两位,而是朱祁镇的皇叔襄王朱瞻墡。这就更有意思了,因为这不但违背了皇家礼法制度,还把皇帝继承人的范围扩大到了明宣宗朱瞻基一脉以外的宗室,甚至是很可能引发明朝宗室内乱的操作。这样的选在在正常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的,即便是在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也是非常危险的。可孙太后还真的用金符千里迢迢到襄阳府召朱瞻墡进京,这就更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当时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已经进了外长城,与北京城近在咫尺。这样的危急时刻就算要拥立新皇帝,也最优先在北京城里面找。而北京城立的明朝宗室,除了朱见深和朱祁钰之外,并没有其他合适人选。从时间上也不允许调北京以外的藩王进京,更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朱瞻墡。从史料记载来看,朱瞻墡接受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而是把诏令婉拒回去,并推荐了朱祁钰监国的方案。其中的原因在前文已经讲过,因为朱瞻墡认为北京城坡就在旦夕,没必要北上送死。他只需要等北京城坡后,便可到南京继承皇位。
朱瞻墡的选择显然是趋利避害的,利用也先大军除去北京城里的阻碍,使自己能够在南京占据登基称帝的优势。同时他还不用担负北京城坡的历史责任,这完全是一石二鸟的打算。在召唤朱瞻墡失败后,孙太后这才和于谦等大臣定下了拥立朱祁钰的方案,却至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朱见深。这就比较让人可疑了,为什么法律上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却没有成为皇帝的候选人?这个问题在历史爱好者中讨论很多次,要解释其中的答案,还得从明朝朝廷中的内部纷争说起。从当时的明朝局势看,朱祁钰这个新皇帝完全就是个背锅侠。
面临瓦剌太师也先数十万大军南下,而北京城里兵力空虚的危局,明朝朝廷发生了极大的争执。以翰林院侍讲徐珵为代表的大臣率先提出迁都南京,而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大臣则坚持在北京抵抗瓦剌大军。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大臣都是支持迁都的,而且很多大臣已经在偷偷地让家人南逃。他们认为北京城兵力空虚,明朝主力军队在土木堡之变中全军覆灭,完全无力对抗瓦剌大军。由于于谦等大臣得到了朱祁镇亲征前留下的内阁大臣的支持,所以迁都才被否决,最终选择了在北京抗击外敌的方略。
从这样的环境来看,其实当时北京城中人心惶惶,南逃的舆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而于谦等人抗战的想法是靠着内阁权势的支持才稳住阵脚,而不是朝廷统一的应对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选择支持于谦的大臣们,又有多少人对于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具有十足的把握呢?实际上很多大臣都是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配合于谦做战争的准备,另一方面则把家小都送出北京,作出了北京城破的备用方案。大臣们如此,作为皇室最高地位的孙太后自然也会如此考虑。只不过她没有放到明面上,而是暗中进行布置。
孙太后先选择了朱瞻墡,其目的就有甩锅的想法。只要朱瞻墡在北京继承皇位,她就可以视情况选择带着朱见深南下。只要朱见深还活着,无论北城保卫战的结果如何,皇位永远在朱瞻基一脉的子孙手里。朱瞻墡不接招,孙太后就把主意放到了朱祁钰身上。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从资格上也是不缺的。而且朱祁钰并没有自己的私人势力,即便当了皇帝也很难控制住朝廷。孙太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临朝称制,也可以等朱祁镇回来后再发动政变。即便是北京城丢了,她也能带着朱见深在南京站稳脚跟。
如果按照皇族宗室的礼法拥立了朱见深,孙太后就没有这么大的灵活度了。朱见深只有三岁,自然是需要太后临朝的。在这种形势下,实际上孙太后就必须扛起抵抗也先大军的责任,代替朱见深行使皇权。而在也先大军兵临城下的危局面前,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都在做逃跑撤离的准备。
可作为皇族的最高领袖,孙太后是不能撤退的,她也没法留下个三岁的孩子背锅。在朱瞻墡不接锅的情况下,让朱祁钰接锅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即便最终战争失利,明朝朝廷被迫选择南撤,朱祁钰也必须作为断后的代表人物。而撤到南京后,孙太后还能借着朱见深掌控朝廷,另立皇帝。
从这些细节的分析来看,孙太后对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她支持于谦只是希望拖延北京城破的时间,为自己的小朝廷南下作准备,同样也是在观望局势的发展。按照这种策略,不论北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孙太后都能继续在朝廷政治上保持极大的权势。从朱祁钰执政期间的朝廷局势看,孙太后也的确成为朝廷中拥护朱祁镇的大臣们的后台,有效的避免了明朝朝廷被朱祁钰完全掌控的局面。可以说孙太后的这些小算盘打得还是非常精明的,将趋利避害的精致利己主义精神发挥到极点。
让孙太后没有料想到的是,于谦不但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且改组了朝廷和军队。经过这样的一改组,明朝皇帝在军政上的权力大了不少,朱祁钰甚至能够和于谦配合架空内阁。这就让孙太后迎回朱祁镇,再使其复辟的难度大大地增加,甚至连朱见深的皇太子地位都保不住了。如果不是后来于谦被王直等人说服拥立朱见深,并在夺门之变时装着看不见,朱祁镇复辟还是遥遥无期的。从政治上来看,孙太后的选择只是在政治利益层面作出的赌博性的行为,而保留朱见深则是在赌博失败后留作翻本的机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