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上学时,课本上就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光荣事迹,这个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司马光也因为打破陈规、机智救人的壮举成为了我们童年时期的榜样。
但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只有司马光一个人的名字,那个被救的小孩又是谁呢,专家学者们研究发现在司马光的文字里,从未提起过他砸缸救人的事,让人不禁怀疑难道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吗?
其实历朝历代不少学者,都对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指出北宋时期只有“瓮”,根本没有“缸”,又何来“砸缸”一说!
但这个故事是有史料记载的,在《宋史》中,写着:“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从此可见,司马光当时砸的应该是瓮,可能在流传中被误改成了“缸”,但不代表司马光救人的这个故事不存在。
结合司马光当时的权势和地位来看,根本不需要借助这样的童年故事,给自己脸上贴金。而且他一生诚实守信,哪怕晚年生活拮据,迫不得已卖马,他也嘱咐老仆卖马时要诚实,一定要把马的毛病告诉对方知道。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他年少时就已经传开了,若是他真的没砸缸救人,按照他的性格应该会出来澄清。
既然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真的,那被救的小朋友又是谁呢?故事中没有写,难道不值一提?
被救的孩子确实不算什么大人物,他叫上官尚光,出身于名门望族之家,与司马光是童年玩伴。
上官尚光一直感激司马光对自己的救命之恩,长大后,他把司马光的恩情写进了上官家族的族谱之中,还特意在城西龙堤南坡修建了一座感恩亭,来表达对司马光的感恩之情,后人为了纪念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
一个机智救人,一个感恩图报,如果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面加上上官尚光修建感恩亭的这段,不是更加美好,更具教育意义吗?为什么课本却对后面这段避而不谈呢?
其实问题不在上官尚光身上,而是司马光。长大后的司马光虽然位高权重,一生诚实守信,堪称儒家典范,但他思想守旧,将王安石变法,无论好坏全部废除。
被废除的其中一条就是“民兵闲时练兵,忙时种田”的兵役法,当时王安石的兵役法一出,宋朝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空前的强大,连对宋朝虎视眈眈的契丹人,都不敢来犯。
但司马光却以朝廷的安全考虑废除了兵役法,还把王安石当年在北宋西北与东北设立的国防军队,全部裁掉了。这也埋下了北宋灭亡,“靖康之耻”的祸根。
另外,司马光把北宋领土中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吴堡等地割让给西夏,还美其名曰彰显大国风范。
司马光尽管一身优秀品质,为国家鞠躬尽瘁,但他却因为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而误国,这也是因为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和他个人的眼界所限。
小时候我们思想单一,很容易把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当成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课本中的故事,只能保留人物光辉的一面,让我们去学习,给我们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
所以课本不会告诉我们:“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贪赃枉法的贪官。“四岁让梨”的孔融,死于“不孝之罪”,“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实际上是个攀附皇后,陷害妃子的宦官,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是个贪官污吏。
小时候那个勇敢机智、打破陈规的司马光,长大后变成了一个墨守成规、迂腐守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