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刚子聊历史
◆
原创作品,洗稿
、
抄袭必究
前言导语
万历十年,
潞王朱翊镠
已经十四岁,按皇家的习俗,他该大婚了。作为万历皇帝的亲弟弟,李太后溺爱的皇子,
潞王
的婚礼自然让礼部不敢怠慢,可是他的婚礼预算严重超标了,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不仅挪用了九十多万的军费,连京城的珠宝都买空了:
“京师虽百货所萃,此等珍奇与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凑买,难以时刻取盈。
可就是如此还是不够
,于是就有人给李太后出了个主意:抄张居正的家,如此就能凑够
潞王
婚礼的钱了。
让人想不到是李太后竟然同意了,而且立马督促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进行清算,抄没他的家产流放张居正的家人。
这就有点奇怪了,为了帮助张居正扳倒高拱,在张居正改革遭遇众臣攻击时,那个站在背后力挺张居正的李太后,竟然为了给儿子凑婚礼的钱,成了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帮凶”。
这让人一时间难以捉摸,难道是李太后糊涂了?或者她之前支持张居正都是假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她是太后,是万历皇帝的生母,还是从宫女一路爬到太后宝座的狠人!
从宫女到太后的艰辛之路
李太后生于公元1546年,十五岁进了裕王府,后来由宫女进封为侧妃,到裕王
朱载垕
继位
后,又进封为贵妃,到万历继位后,她又进位太后。
这一路走来,着实不易,要说仅凭美貌一路“高升”,这很难让人信服。只能说多年的宫廷生活,让这个美貌的女人颇具政治手腕。
单从她进位太后来说,这事就不简单!
公元1573年,年幼的万历皇帝刚刚继位不久,是为明神宗。按照礼制,皇帝继位,尊嫡母为皇太后,而万历的生母李贵妃,则不能有徽号,身份是要低于万历的嫡母陈太后的,但是她暗箱操作,授意司礼监太监冯宝与张居正联手,最后万历尊
明穆宗皇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尊李氏为慈圣皇太后
,
如此一来,两宫并制就形成了,李太后的身份也就和陈太后一样高贵了。
由此看来,虽然隆庆皇帝驾崩时,李太后还不到30
岁,但她历经多年的宫廷生活,已经具备十分成熟的政治手腕了。
身为万历生母,她得稳固儿子的皇位
隆庆驾崩时,万历还不到十岁
。此时的内阁是高拱一手把持着,身为托孤大臣,高拱则是想着如何把手伸到司礼监,高拱曾公然说出“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悖逆之言,更有甚者,他以太子年幼,先后推荐几人到司礼监,说白了就是想把司礼监的批红掌印之权也收归囊中。
此事如果真让高拱得逞了,万历皇帝无疑就成了橡皮图章,而身为万历的生母,自然不会容忍别人架空自己的皇儿,她需要一个共同对付高拱的政治同盟,身为次辅的张居正自然是不二人选。
于是乎,李太后力挺张居正,成了张居正与高拱博弈的最大靠山。最终,张居正胜出,高拱被勒令回家养老。
为了万历的皇权,李太后这一步走对了,而且,她为了皇儿的皇权稳固,她必须继续支持张居正。
在张居正当政的十年里,李太后都是他背后的靠山,她不断拉拢张居正,为的也是让张居正感恩戴德,不生谋逆之心:为了培养鞭策万历皇帝,她甚至动不动搬出张居正来,一边让万历敬畏张居正,一边又让他对张居正怀恨在心,好为日后的清算埋下伏笔。
身为太后,她该退就退
张居正刚去世,万历就想对他进行清算,李太后知道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有私怨,而且很多还是她自己让张居正“背锅”的,那么李太后为什么不阻拦万历的“报复”行为呢?是她也治不住龙性初成的皇儿了吗?
其实小编认为并不是,不光此时,就是在后来的“国本之争”中,李太后在万历面前也很有威信。
为了立朱常洵为太子,万历皇帝和大臣们争了好几年,最后闹到李太后那。李太后问万历为什么不能立长子朱常洛,万历以朱常洛是宫女所生为理由,气得李太后当场大怒:“你也是宫女所生”!最后,经过多年的较量,万历还是被迫立了朱常洛为太子,而自己喜欢的的皇子朱常洵则正常就藩了。
由此看来,李太后虽然身居后宫,但她在万历面前,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那么在万历要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为什么李太后不为自己的盟友说话?这其实也是政治需要。
此时的万历已经亲政,身为太后,不该过多干预朝政。而且,张居正虽然有能力有功劳,但他不过是大明王朝皇家手中的一枚棋子。
所以,贵为后宫之主的李太后,自然没必要为此说情。
结语
在小编看来,李太后早年拉拢张居正是为了皇权,现在清算他也是为了皇家的权威。说到底,此时的张居正,已经是用废了的棋子
。
不同的时间段,李太后对张居正的态度转变,也很好理解。她支持张居正是真,放弃他也是真。说她溺爱
潞王
更是事实,但断然不会仅仅为了筹钱,而去抄重臣的家。只能说,就算没有
潞王
的婚礼,她也会支持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行动。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李太后前后不一的行为呢?
参考文献
:《明史》
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